後現代舞蹈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1945-1990s 台灣現代舞蹈流變小史
舞蹈的核心精神,是以身體作為語言,表達人類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因此,舞蹈從來就不單純只是舞蹈,它必定和創造者(編舞家)、演出者(舞者)和觀看者(觀眾、評論者)的內心世界息息相關。而作為一個人,我們並非單獨活在這個世界上,實際上,個人的內心世界來自他所生活的環境,個人的生活、想法、思考方式,都與社會環境,經濟發展,政治情勢等大環境的動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因此,舞蹈看似是種讓身體自由發展、自由表達的藝術,其實早已受到許多規範的限制。其中,現代舞蹈的發展就是20世紀的人類(尤其是女性)追求自由與解放,最具代表性的象徵。現代舞蹈從歐美傳入亞洲,再從日本傳入台灣,它反叛的不只是古典芭蕾,也不僅僅是單一帝國主義的殖民體制,更是禁錮人的身體和心靈的傳統價值。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身體的思考 舞蹈的明日
被歸類在舞蹈演出的節目,舞台上舞者不是起身舞動,應該說,不是一般印象中的舞動,他們也開口討論、表演、做動作,於是舞蹈不只是「舞蹈」,更多是概念的表達所謂的「概念舞蹈」,從現代舞、後現代舞蹈到法國的Non Dance,編舞家透過重新思考與部署身體、舞蹈、空間的本質,切切思考的是,在當代脈絡下要說什麼?怎麼說?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動就是存在—後現代舞蹈 Post-Modern Dance
什麼是「後現代舞蹈」? 為什麼我們在此時此刻還要去回顧一九六○年代紐約下城的舞蹈現象? 歷經半世紀,後現代舞蹈的繼承者們又走到了何方? 在伊凡.瑞娜等先驅者以連珠炮的「不」宣言,振聾發聵又自信地問「什麼是舞蹈?」之後,現代的大敘事高牆瓦解了,編舞家力求成為自己,也讓舞蹈成為舞蹈自身,在後現代編舞家眼中,世界必須回到初始,萬物得索討回原本的名字,他們要無限地伸展自己,直到觸碰邊緣。 從觀念發展到風格,後現代編舞家們走到自己的邊緣形式。比利時編舞家姬爾美可(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堪稱後現代編舞家後繼者之代表,她說:「自由之內並不存在自由,但結構之內卻存在著自由。」 拜姬爾美可的經典作品即將來台之賜,讓我們得以檢視那個輝煌的年代,舞蹈的脊梁。當時的紐約沒有邊緣,顛覆與開創,風吹所及,全球眾星閃耀。
-
特別企畫 Feature
我舞故我在 不受「意義」捆縛
什麼是「後現代舞蹈」?穿球鞋一直跑一直跑,是舞蹈;一個人從樓梯上走下來,是舞蹈;在街道上的兩人三腳(並歡迎路人沿途加入),是舞蹈;更後來,在如跳針般反覆的樂句中重複相似的舞步,當然更是「舞蹈」了。到底「後現代舞蹈」與之前的舞蹈有什麼不一樣?「後現代舞蹈」要怎麼「看」呢? 趁著「後現代舞蹈」的重要創作者姬爾美可創辦的比利時羅莎舞團訪台演出,透過幾個問題,我們打開這扇大門,讓讀者一起走進這個開闊、美麗的世界。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傑德森教堂出發 他們讓舞蹈走得更遠
一九六二年七月六日,紐約下城傑德森教堂,正進行影響美國舞蹈史的重要運動由約翰.凱吉(John Cage)的學生,音樂家羅伯.鄧恩(Robert Dunn)策畫的第一屆編舞營發表,參與者包括日後知名的後現代舞蹈家如伊凡.瑞娜(Yvonne Rainer)、崔莎.布朗(Trisha Brown)、史提夫.派克斯頓(Steve Paxton)、大衛.高登(David Gordon),後期加入的露辛達.柴德茲(Lucinda Childs)、梅芮迪斯.蒙克(Meredith Monk)等,更不乏視覺藝術家如羅伯.羅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劇場導演彼得.舒曼(Peter Schumann)等人。其中數位舞蹈家,持續在舞蹈實驗道路上前進,成為談及「後現代舞蹈」時,必得認識的大師。
-
特別企畫 Feature
自由之風所及 跨界各自繽紛
源起於美國的「後現代舞蹈」風潮,也因緣際會地傳播到歐洲與亞洲,比利時羅莎舞團所展現之重結構邏輯的理性極簡風格,可視為某種美式「後現代舞蹈」思維與方法跨大西洋發酵的一例。然而,歐洲當代舞蹈的樣貌與其戰後多元的現代舞蹈脈絡,還有其他繁複的交織。若要思考後現代舞蹈在亞洲的狀況,則更加複雜;不同的地域政經文化與歷史契機產生了類似的同代反叛精神,或已經揉合諸多在地與國際的「現代」、「後現代」、劇場元素、跨界實驗而成多元紛陳的當代舞蹈藝術。
-
特別企畫 Feature 獨家專訪比利時編舞家
姬爾美可 結構之內,存在無限自由
她的舞,讓人感受到理性之美精準的結構、順暢的動作、與音樂無縫的契合與呼應她的人,也如同其舞:嚴謹分析、重視思考、要求細節。但姬爾美可也說,她不是會說:「所有人去左邊,然後去右邊」的編舞者,她與舞者一起分析舞作結構,提出一個框架,而舞者提供她們的答案。她說:「自由之內並不存在自由,但結構之內卻存在著自由。」暌違九年,羅莎舞團終將再訪台灣,趁著這次機會,本刊特邀舞蹈學者林亞婷越洋專訪姬爾美可,讓我們在經典將臨之前,了解這位當代舞蹈的領航人物。
-
特別企畫 Feature
以舞寫詩 聲影構築時間的畫格
除了舞台上的翩翩身影,姬爾美可更把她的舞蹈美學以影像方式無限延伸,透過與多位導演如彼得.格林納威、科爾布、提耶瑞.德.梅的合作,影像中的舞蹈不只是動作的再現,更是與鏡頭、空間、音樂共構的美麗詩篇。看姬爾美可的舞蹈電影,像旅行,可以保持距離,察覺、整理、分析、比較小細節的變化,也可以像孩子一樣,忘情神迷。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作預覽之一
Rosas danst Rosas 重複中的無限風景
在Rosas danst Rosas中,姬爾美可創造了幾何重複的動作模式,搭配上極簡主義的音樂,使舞者的個人性消失。舞者在建築物的內外出現,她們的身體無法從環境中脫離,主體性與客體性互相依存,而觀者也因此與表演本身產生互動性的關係。在建築物中舞動的身體使空間更為具體,舞者在空間中,一開始是以直線的方式探討空間,接著進入對角線和原形的方式來舞動,在時間和空間中的純粹動作書寫,精準捕捉動作和音樂之間的關係,使這支作品進入抽象而純粹舞蹈的藝術領域。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作預覽之二
Drumming 貌似輕鬆嬉戲下的嚴謹
雖然只是簡單的節奏和身體動作的排列組合,Drumming卻帶有著嚴密的邏輯結構,在這樣的結構中,產生了無限的變化。整支舞曲給人的感受是輕快而愉悅的,像是在公園之中的嬉戲,只有在鼓聲停歇和動作停止的時刻,觀眾才彷彿從迷人的饗宴中驚醒,驚覺這是一場純粹舞蹈與純粹音樂的旅程。
-
專欄 Columns
穿高跟鞋搞革命
以《交際場》來看鮑許的「舞蹈劇場」,或許就比較能夠具體呈現自六〇年代以後的現代舞,更重要的使命不只是開創出後現代舞蹈的革命美學,而是讓當代劇場的意義,演變成直接針對當代人在現代生活中的一次反思儀式。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娛樂到藝術的舞步
二十世紀是舞蹈藝術從娛樂到藝術的大分水嶺。從掀起現代舞革命狂潮的鄧肯,到後現代舞蹈的天外奇想;從富勒如夢幻影的《火之舞》到碧娜.鮑許詭譎多變的舞蹈劇場,這一世紀的舞蹈家們不僅脫下高貴的白紗舞衣,以雙足撼動大地證明肉身的存在,更以精編細織的肢體流動,體現形而上的哲學辯證。 我們企圖從幾個面向一窺這一巨變的面貌: 《在世界的舞蹈潮流裡尋求自身的認同》,記錄了在世界脈動的衝激之下,舞蹈前輩們的創見、流派的興起與轉變和重要事件。 《百年來的觀舞之道》 側重在舞蹈美學的興起與理論的建立,對舞蹈發展產生的重大影響。 《從舞台舞上螢幕》 則從舞台技術的運用到影像媒介的介入,特別是被稱為新藝術形式──舞蹈影片──的產生,書寫了科技為舞蹈帶來的重大改變。
-
新浪潮
六〇年代的反叛者,九〇年代的偶像
崔莎.布朗是美國六〇年代傑德森舞蹈劇場時期,碩果僅存的少數編舞家之一。多年來,布朗不斷實驗、經營、妥協和蛻變,從一個在六〇年代充滿理想主義的反叛者,到九〇年代主流舞台的常客。如今,布朗獨特的舞蹈美學,不但爲二十世紀末的新潮流導航,也繼續爲後現代的舞蹈理念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