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舞家黃翊的舞蹈創作計畫《SPIN-轉》與國內數位藝術創作團隊「朗機工」合作,研發出手臂型機械攝影裝置,透過攝影機的升降與旋轉,捕捉鏡頭下的舞者百態。(黃翎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兩廳院特別企畫Feature of NTCH/台灣國際藝術節─未來之眼.劇場科技進化論 表象和幻象、真實與虛擬的多重辯證

科技+劇場=表演藝術的實驗進行式

將科技藝術放在表演藝術的脈絡上討論,不是去談誰比較「高科技」,應該將焦點放在當代劇場中,創作者運用科技的創意與互動性。再前衛的東西都會老舊,藝術跟著環境與思想而進展,在數位時代,所有的改變都與科技有關,創作者的思維也是;一個好的跨領域創作,一方面要讓人感受到科技性,另一方面回歸到劇場本質的表現,展現藝術的內涵。

將科技藝術放在表演藝術的脈絡上討論,不是去談誰比較「高科技」,應該將焦點放在當代劇場中,創作者運用科技的創意與互動性。再前衛的東西都會老舊,藝術跟著環境與思想而進展,在數位時代,所有的改變都與科技有關,創作者的思維也是;一個好的跨領域創作,一方面要讓人感受到科技性,另一方面回歸到劇場本質的表現,展現藝術的內涵。

二十一世紀,全球表演藝術發展最值得關注的變化,莫過於數位化浪潮下,當科技走入劇場,影響所及在工作型態與思維,創作形式與內容上,所產生的不同面貌。以往被視為「手工業」的表演藝術,如今因為電腦科技的快速發展,而有了更多元、更豐富的表現方式,過去依賴文本、表演為核心的劇場,現在舞台上的視覺裝置、多媒體影像、數位聲音都可能是表演的主角。這種高度影音化ㄓ覺化的劇場無疑是當今表演藝術舞台上的新主流,甚至成為劇場這門綜合藝術普遍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當數位技術全面入侵劇場,感性思維如何與理性技術相互平衡融合,不讓高科技只淪為一種「炫技」?創作者如何掌握影像與聲音挾其對觀眾造成的巨大感官衝擊力,並突顯以「人性」為本的劇場特質?

科技與表演藝術的結合,其實源於「跨領域」的概念,在台灣這股趨勢可追溯於八○年代後期,因為威權政治解禁與經濟起飛的激勵,小劇場率先打破藝術疆界的限制,以跨界、跨媒材的種種實驗展現生猛活力,整合各領域藝術家,其中又以舞蹈、戲劇和美術三界創作者的合作居多。九○年代,「編舞家、導演加上視覺藝術家」漸漸衍生為跨領域創作最常標榜的組合,其中更以多媒體影像與現場演出的互動為形式大宗。視覺藝術策展人王嘉驥認為,與其說這是跨界或跨領域藝術的一種表現,不如說是因為今日社會已經進入新影音媒體的世界。「這是一個媒體奇觀的社會,人們每天接收訊息的方式,也隨之影音化。影音的無所不在,不但掌控了我們生活的節奏,也取決了我們絕大部分的需求。」

在國內,莎妹劇團導演王嘉明於二○○二年發表的《Zodiac》,是探討影像與劇場結合最常被提及的例子,該劇將影像裝置帶進劇場和真人表演互動,延伸了劇場有限空間,並探討了媒體和劇場的關係。創作社導演周慧玲二○○四年發表的《Click,寶貝ㄦ》找來王嘉驥參與,並由張耿華、張耿豪兩位視覺藝術家擔任影像設計,標榜著「虛擬世紀的情愛綺境」,藉由舞台實景與影像情境的錯置反差,呈現真實與虛擬世界的分歧。

舞蹈方面,影舞集藝術總監陳瑤著力於多媒體舞蹈作品,過去《@夢》、《非愛情故事》多以影像與舞者共舞,去年新作《隨之變/風花雪月》更實驗影像、音樂、舞蹈和表演者隨機即興結合的「當下性」。新銳創作者黃翊自二○○六年後開始發展的舞蹈創作計畫《SPIN-轉》與國內數位藝術創作團隊「朗機工」合作,研發出手臂型機械攝影裝置,透過攝影機的升降與旋轉,捕捉鏡頭下的舞者百態,再經由末端投射出流動的光源,塑造新的空間概念。以「動態舞蹈」與「靜態舞蹈/即時互動裝置」的影片互相交替,創造出銀幕影像與真實空間連結、旋轉時空落差的錯覺。該計畫甚至獲邀赴法國參與安亙湖市雙年數位藝術節演出。

除了影像,聲音的運用也因為數位科技而有新的可能。王嘉明在二○○四年發表的《家庭深層鑽探手冊》,堪稱是一場大型的聲音裝置表演,十六個喇叭在實驗劇場同時輸出的環場效果,讓聲音在觀眾前後左右,層層交疊,就像不經意會從家裡後街防火巷傳來的左鄰右舍八卦,營造一個「偷聽、竊聽、幻聽」的情境。二分之一Q劇團的《小船幻想詩》找來媒體藝術家姚仲涵、王仲堃合作,將文武場的伴奏以音像互動裝置呈現,透過視覺去突顯聲音,讓文武場在中國戲曲中的剪接概念被運用為轉換舞台空間的樞紐。

國外表演團隊的跨界科技實驗更是不勝枚舉,如二○○四年新舞風邀請日本的「蓮妮.巴索」(Leni-Basso)和「蠢蛋一族」(Dumb Type),其對影像和聲音使用,均展現了超出國內劇場界的技術純熟度和細緻度。法國萌荷舞團(Compagnie Montalvo - Hervieu)將舞蹈和影像巧妙融合所產生的幽默趣味,向來讓觀眾拍案叫絕,前年來台的《拉摩的異想世界》更玩到盡興,視覺的變形想像與舞者分秒不差的互動,展現高超的影像創意及精準的製作技術,觀眾分不出看到的是虛幻還是現實,大呼過癮。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安徒生計畫》的影像雖不複雜,卻是將劇場的幻術推到極致,簡單卻聰明地創造一個豐富的獨角戲形式。

為兩廳院「台灣國際藝術節」策劃「大幻影」新媒體藝術展的王俊傑說,「科技藝術」是當代藝術範疇中的一種類型,它包含了以「影像」、「聲音藝術」、「互動裝置」和「網路藝術」為主的創作,將科技藝術放在表演藝術的脈絡上討論,不是去談誰比較「高科技」,應該將焦點放在當代劇場中,創作者運用科技的創意與互動性。王俊傑認為,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才是好的科技劇場作品,「再前衛的東西都會老舊,藝術跟著環境與思想而進展,在數位時代,所有的改變都與科技有關,創作者的思維也是;一個好的跨領域創作,一方面要讓人感受到科技性,另一方面回歸到劇場本質,展現藝術的內涵。」

王俊傑強調:「身處在數位時代,實際存在的現象跟我們看到的事實是不一樣的,於是真實與虛擬、表象跟幻象的糾結辯證和其中的曖昧、可能性,便成了許多當代藝術所探索的概念。」

台灣科技藝術與劇場的相遇,仍是實驗的現在進行式,但以台灣致力發展高科技產業的環境,應可提供藝術介面所需的技術與媒材,藝術家將科技發展影響下的社會總體現象,透過科技藝術形式表現出來,藉以探索身處於科技文明中的經驗感知與人文省視,是未來相當值得期待的一條路。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