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靖文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坐在乐手与指挥之间 在交响乐的中心聆听乐曲
坐落于柏林东边米特区的柏林音乐厅(Konzerthaus Berlin)是德国历史悠久的著名表演场馆,在二战前曾为普鲁士国立戏剧院,不仅上演戏剧、也常举行歌剧和音乐会。1826 年,贝多芬的第9交响曲即在此举行柏林首演;1829 年,传奇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也受邀在此客席演出。二战重建后,此地转型主要作为音乐厅使用,近半世纪以来,为柏林音乐厅管弦乐团(Konzerthausorchester Berlin)的表演场地。
-
法兰克福
《魔法女仆》 以舞蹈反思女性雇佣移工的身体凝视
历经两年的发展,菲律宾编舞家伊萨.江森(Eisa Jocson)与斯里兰卡舞者维努里.佩雷拉(Venuri Perera),于9月中在德国法兰克福的莫索顿艺术中心(Knstler*innenhaus Mousonturm)发表新作《魔法女仆》(Magic Maids),之后即展开到柏林、汉堡、维也纳、洛桑、新加坡等11个城市的巡演。 江森的创作向来聚焦于与身体有关的劳动服务产业,如2018年台北艺术节演出的《猛男之舞》(2013),即是将菲律宾夜店的猛男舞蹈转化于她自身的女性表演身体中,叩问在色情行业消费行为下刻意建构的男子气概。 其他作品则有也以马尼拉钢管舞女为题的《钢管舞者之死》(2011)、以在日本当色情艺妓的菲律宾女子为题的《女公关》(2015)和以在香港迪士尼乐园演出幸福童话世界的菲律宾群舞者为题的《公主炼成记》(2017)等,在每个作品里,她都以娱乐产业的凝视和反凝视放在她自己的身体上,在剧场脉络中呈现。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昔热今冷的抗议 乌俄战争渐被遗忘?
2024年5月4日,在俄国歌剧明星安娜.涅翠柯(Anna Netrebko)于德国威斯巴登黑森州立剧院(Hessisches Staatstheater Wiesbaden)登台演出《杜兰朵》的几小时前,剧院正门前聚集了30、40个抗议民众,主要由支持乌克兰的艺术家和民众组成,喊著口号:「拒绝涅翠柯!」,令人想起前去年5月初更为激烈的示威抗议,当时,整个剧院正门回廊被上百位激动抗议民众团团包围,使得要看歌剧的观众几乎无法接近剧院入口,民众们甚至带著锅碗瓢盆或简易乐器来制造巨大噪音,试图让噪音干扰歌剧院里的演出。今年和去年,抗议的焦点是同一位歌剧明星安娜.涅翠柯。 去年「五月艺术节」点燃抗议 2023年1月,德国黑森州和威士巴登市政府就联合发表声明,公开反对威斯巴登黑森州立剧院连两年邀请涅翠柯在「五月艺术节」(Maifestspiele)演出,表示安娜.涅翠柯名列乌克兰政府的制裁名单,请剧院总监劳芬贝格(Uwe Eric Laufenberg)慎重考虑取消与她的合约。并说明要是剧院总监一意孤行坚持邀请,黑森州和威士巴登市政府将拒绝出席所有艺术节相关活动。劳芬贝格对此感到愤怒和不能理解,他以艺术自由之名,坚持履行与涅翠柯的合约。 此举引发了3个艺术团体的不满,包括来自乌克兰卡尔可夫(Charkiw)的Taras-Schewtschenko-Theater剧团、乌克兰国家交响乐团(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of Ukraine)和来自俄国的女权运动和行为艺术团体暴动小猫(Pussy Riot)。他们表示,因涅翠柯要在五月艺术节登台,决定取消与剧院的演出合约、退出同年艺术节。当时剧院总监劳芬贝格回应表示不能理解其他团体退出的理由,并认为这是「歇斯底里式的非理性反应」,此话一出立即引发大批媒体不满,并在2月中的剧目说明记者会上多次打断剧院总监简报并大声询问:「你们说今年的五月艺术节是献给世界各地的政治犯并和乌克兰站在同一阵线,但安娜.涅翠柯却同时在受邀名单上!」劳芬贝格则大声驳斥:「你们要是不想听我说话,请离开这里!」这段争执影片在当天在各大新闻台播出,一夕之间成为黑森州的热搜话题。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翻转以往结局 打造「非中国」的异域幻境
德国威斯巴登黑森州立剧院于今年4月中旬推出的歌剧《杜兰朵》,首演后引起了各家媒体的一致赞赏,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这个版本特有的新结局,与现存普遍演出的3种版本截然不同。5月初,剧院的戏剧构作门德(Constantin Mende)受访述说了发展新结尾的历程。 「这要从大约4年前开始讲起。当时的前任剧院总监劳芬贝格(Uwe Eric Laufenberg)听了一场由作曲家兼指挥甘佐(Yoel Gamzou)花了10年完成的马勒第10号交响曲(马勒在去世前并未完成)后大为惊艳。听完后,劳芬贝格立刻跟甘佐说『还有一个作品等待结局被完成,那就是《杜兰朵》』并问他是否愿意担任该作品的音乐总监,甘佐答应了。」门德说。 戏剧构作门德、作曲家甘佐和歌剧导演克尔克(Daniela Kerck)的讨论从大约3年前开始,他们想尝试回答一个音乐史上未能被解答的疑问:浦契尼在去世前有好几年的时间,看似时间十分充裕,但为什么到死前都没能完成《杜兰朵》最后一幕的结尾?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杜兰朵》里柳儿自杀的情节与浦契尼家中年轻女仆曼弗雷迪(Doria Manfredi)自杀的事情之间,似乎有些隐晦的相似性。柳儿是为了保护王子的生命,宁愿寻死也不愿在公主面前说出王子的名字,曼弗雷迪则是无故被浦契尼的太太栽赃,指控她与浦契尼有染并四处宣扬,使她身败名裂。她最后选择自杀,并在死前坚持不透露浦契尼实际上是与她的表姊有染,她只是代为传递情书。
-
威斯巴登
纪念卡夫卡逝世百年 舞作以当代日常翻译卡夫卡式的世界
法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于1924年过世,他逝世后的百年里,世界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希特勒掌权而后战败、二战爆发又结束,冷战开始又瓦解,许多国家成形又消亡。随后,工业化、现代化、数位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大大改变了世界的样貌。2024年,我们该从什么样的角度去阅读和理解卡夫卡在当年,在现今已不复存在的波希米亚共和国里,所写下的文字? 为了纪念卡夫卡逝世一百年,许多德语剧院以此提问出发,在2024年发表以卡夫卡为主题的新作。其中,有以卡夫卡单篇小说结合当代元素、重新改编成戏剧的,有维也纳城堡剧院《变形记》、科隆戏剧院《审判》、德勒斯登州立戏剧院《城堡》和斯图加特戏剧院《美国》。也有从卡夫卡的随笔、草稿和日记改编的戏剧,如汉堡戏剧院《八本八开笔记本》和巴塞尔剧院《卡夫卡计划》。此外,捷克与德国两国的文化部共同策划为期一年的「卡夫卡2024」系列,与欧陆各国艺文场馆合作,让观众从年头到年尾有看不完的戏剧、电影、电视、展览、音乐会、对谈与读剧等。
-
特别企画 Feature
「我们能做什么?」 以艺术揭露残酷真实
深受左派思想影响的瑞士导演米洛.劳,在东欧、俄国共产体制解体后,仍不断思考著:当左派知识分子不再从这些革命家的角度观看世界、不再自诩为工人阶级的代表之后,还能做些什么?于是他从社会学的批判角度出发、从社会运动的方法切入,探讨各种禁忌议题。他的创作题材总是围绕在历史上的暴力事件,也因此他备受争议,米洛.劳说,他用看似激进的方式处理敏感题材,是希望透过在剧场中重现暴力,透过各种形式来挑战观演经验的极端边界,反思人性的本质。
-
特别企画 Feature 瑞士剧场导演
米洛.劳 剧场里有意义的事,在于倾听与同理
年轻时曾说过自己的人生志愿是:社会学家、艺术家、战地记者,现在身为剧场导演的米洛.劳,透过剧场工作,他与人一起创作、观察社会现象,还到战地研究调查,似乎可说是三个愿望一次满足了。剧场对他而言,有意义的事情在于倾听、存在、理解、同理、在那一刻升起的情感、带著反思的观看,「在过程中,或许是排练或许是演出,如果有那么一个短暂片刻让任何一个人感动,让任何一个人了解一些什么,或许仅仅只是走进剧场的意义,那对我来说一切就值得了。」
-
特别企画 Feature
一具尸体、一座城市 我们身处的社会现实
一具被弃置荒郊的尸体,一桩恐同的谋杀案,将之重现╱重述于舞台上,导演米洛.劳想谈的,并不止是社会案件而已。《重述:街角的凶杀案》是米洛.劳发表「根特宣言」后的第一出作品,透过征选素人演员、实地田野调查,米洛.劳关注的视角更拉大到城市规模,在剧中带入工业没落造成严重失业问题的无奈现况,寻找犯罪行为背后可能的社会结构。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夜半鼓声》首演之地 布莱希特发迹之城
慕尼黑室内剧院是德国最重要剧院之一,和慕尼黑国家剧院、王宫剧院并列慕尼黑三大公立剧院。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艺术总监法肯贝格的领导下,打造了慕尼黑室内剧院的璀璨传奇,而他也因缘巧合地让布莱希特的剧作第一次被搬上舞台,让此处成为后者剧作家生涯的起点。如今的慕尼黑室内剧院看似平和繁荣,却也正在经历一场剧烈的动荡,现任总监利林塔尔的诸多改革,令人耳目一新也引发风波,导致其不被续聘,剧院未来的发展,也是德国剧场人的关注焦点。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专访《夜半鼓声》导演
克里斯多福.鲁宾 在剧场里,解决心中「悬而未决」的谜
年方卅三岁的德国剧场导演克里斯多福.鲁宾(Christopher Rping),已是德语剧坛的当红炸子鸡,已在德国各市立剧院发表过将近卅个作品,并曾两次入选柏林「戏剧盛会」。鲁宾表示自己选择文本和题材没有固定偏好,但这个题材必须是让他看完之后挥之不去、像是有什么东西卡在脑中的感觉,这次带来台湾演出的《夜半鼓声》是戏剧大师布莱希特最早期剧本,鲁宾坦承:「其实我不喜欢布莱希特大部分的经典作品。」但「但在他很早期的作品里,你可以看见有些正在发展的东西。」而他选择《夜半鼓声》的原因是想探讨它的中心主题:我们愿意牺牲多少个人幸福,去换取一点改变世界的可能?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五出戏码 寻探独特风格
为何克里斯多福.鲁宾能以卅多岁之龄,就在剧坛立足并树立自己的独特风格?本刊特邀克里斯多福.鲁宾选出自己的五出作品《沃伊采克》、《那一个晚上》、《一百秒(为何而活)》、《第一个坏人》与《哈姆雷特》,介绍给台湾观众,透过他的作品自述,也能让读者看到这位才华洋溢的导演,是如何思考作品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