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尼黑室内剧院的KAMMER 1的日景外观。(Gabriela Neeb 摄 Münchner Kammerspiele 提供)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要革命、还是爱情?《夜半鼓声》百年后的两种结局

《夜半鼓声》首演之地 布莱希特发迹之城

「慕尼黑室内剧院」不为人知的过去与现在

慕尼黑室内剧院是德国最重要剧院之一,和慕尼黑国家剧院、王宫剧院并列慕尼黑三大公立剧院。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艺术总监法肯贝格的领导下,打造了慕尼黑室内剧院的璀璨传奇,而他也因缘巧合地让布莱希特的剧作第一次被搬上舞台,让此处成为后者剧作家生涯的起点。如今的慕尼黑室内剧院看似平和繁荣,却也正在经历一场剧烈的动荡,现任总监利林塔尔的诸多改革,令人耳目一新也引发风波,导致其不被续聘,剧院未来的发展,也是德国剧场人的关注焦点。

慕尼黑室内剧院是德国最重要剧院之一,和慕尼黑国家剧院、王宫剧院并列慕尼黑三大公立剧院。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艺术总监法肯贝格的领导下,打造了慕尼黑室内剧院的璀璨传奇,而他也因缘巧合地让布莱希特的剧作第一次被搬上舞台,让此处成为后者剧作家生涯的起点。如今的慕尼黑室内剧院看似平和繁荣,却也正在经历一场剧烈的动荡,现任总监利林塔尔的诸多改革,令人耳目一新也引发风波,导致其不被续聘,剧院未来的发展,也是德国剧场人的关注焦点。

不同于一般欧洲剧院建筑,慕尼黑室内剧院(Münchner Kammerspiele)的前方没有空旷广场、没有上升的台阶衔接到入口大门、也没有引人注目的入口意象、甚至没有单独的建筑个体,而是和周边街区建筑无缝连接在一起——而它却是德国最重要的剧院之一,和慕尼黑国家剧院(Nationaltheater München)、王宫剧院(Residenztheater)并列慕尼黑三大公立剧院(注1,在此上演的作品几乎年年受邀至柏林「戏剧盛会」。这里是布莱希特的剧作第一次被搬上舞台的地方,是他剧作家生涯的起点、也是他试图建立史诗剧场风格的发源地;甚至,也有人说,这是希特勒最爱的剧院。究竟,慕尼黑室内剧院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在两次大战的烟硝中  奠定「法肯贝格传奇」

慕尼黑室内剧院的前身为喜剧院(Lustspielhaus),创始于一九○六年,初创时期的喜剧院还不在热闹的麦斯米兰大道(Maximilianstraße)上,而是座落于市区西北方的奥古斯特街(Augustenstraße)。尽管经历过一八七一年德国统一,此时的慕尼黑仍为巴伐利亚王国的王都,是文学和艺术汇集的中心,喜剧院为当时慕尼黑的第八个私人剧院,在自由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屡屡接近破产,经营者也数度更换。一九一二年,从柏林重金礼聘而来的艺术总监罗伯(Eugen Robert ),将剧院的名称改成「慕尼黑室内剧院」(Münchner Kammerspiele),“Kammerspiele”德文字面上的意思是在小空间里的演出,实际上是指以小编制的行政策划团队、有限的资源做出精致的写实主义戏剧或卡巴莱音乐剧(Kabarett,又称小品剧)演出。

自一次世界大战开始那年,便进入慕尼黑室内剧院当驻院导演的法肯贝格(Otto Falckenberg),在一战结束前不久的一九一七年九月,接手艺术总监一职,直到二战结束前夕的一九四四年为止,可谓慕尼黑室内剧院的「法肯贝格传奇时期」。他不仅以个人独特的导戏风格,让慕尼黑室内剧院在自由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在一九二六年将剧院迁至优雅精致、充满新艺术风格(Art Nouveau)的麦斯米兰大道上的戏剧院(此场馆即是今天的慕尼黑室内剧院),并于一九三三年,以优越的名声将剧院从私立推进市立体系。

在纳粹党执政初期,全剧院的演职人员,几乎都因追求创作自由,或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而纷纷辞职离开德国,身为大家长的法肯贝格不但坚守总监岗位,还曾数度协助收到拘捕令的犹太裔演员、职员、行政总监逃亡,将同事们偷藏于私人座车,开车越过第三帝国边境。法肯贝格的行动,使他立即受当局逮捕,最后虽被无罪释放,但从此,他必须面对的是充满监视系统的慕尼黑室内剧院。他在私人笔记中写下:「今天我在剧院说过的话,明天就会被写成报告出现在柏林纳粹总部办公室的桌上。」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