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生传奇,却小看了电影人的力量
看戏不忘电影

一生传奇,却小看了电影人的力量

1968年2月,马乐侯突然开除电影图书馆馆长昂利.朗瓦。朗瓦从二战期间广收拷贝,建立保存修复与独特放映方式,奠定日后电影图书馆规模的先驱,受到年轻学生与新浪潮导演爱戴,所以马乐侯此举引发学生抗议,希区考克、黑泽明、费里尼等大导演也声援,间接点燃1968年5月学潮的罢课罢工潮……马乐侯承袭了戴高乐主义的霸气,叱咤风云一生,竟在电影界踢到铁板……

1968年2月,马乐侯突然开除电影图书馆馆长昂利.朗瓦。朗瓦从二战期间广收拷贝,建立保存修复与独特放映方式,奠定日后电影图书馆规模的先驱,受到年轻学生与新浪潮导演爱戴,所以马乐侯此举引发学生抗议,希区考克、黑泽明、费里尼等大导演也声援,间接点燃1968年5月学潮的罢课罢工潮……马乐侯承袭了戴高乐主义的霸气,叱咤风云一生,竟在电影界踢到铁板……

台北文学.阅影展今年以「法国新浪潮」为题,虽然因疫情取消,但先前启售划位抢购一空,完全在意料之外。这回有亚伦.雷奈(Alain Resnais)的《去年在马伦巴》,这算是我的电影启蒙,因为看不懂的挫折,化为想要看懂的动机,每每看到关于此片不同的论述,都会再看而获得新的启发。这片的第二副导有之后以《锡鼓》闻名的德国导演雪朗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以及芙罗伦丝.马乐侯(Florence Malraux),雷奈之后的每部电影几乎都由她担任副导,8年后成为雷奈的妻子。

芙罗伦丝16岁时认识小她两岁的法国女作家莎冈(Françoise Sagan),情同姊妹的两人不仅长得像、名字也相似,在电影《莎冈日安忧郁》中也提到两人间的关系。提到马乐侯是不是有些耳熟?文建会在新世纪开始时,连办了11年的「马乐侯文化管理研讨会」迎来如今的文化部。

传奇一生的文化部长

研讨会是以亚伦.雷奈的岳父安德烈.马乐侯(André Malraux)命名,他是法国第五共和总统戴高乐所任命的法国首任文化部长,1959至1969任内10年间大刀阔斧高瞻远瞩地制订文化政策,是法国作为文化大国的基础。他不仅要让人民接触艺术品,还要让他们打从心底喜爱艺术,迄今虽然政府历经左右派轮替,历任部长的政策都与1959年马乐侯法案如出一辙。他任内最大的文化工程是地方分权,在全国广设「文化之家」,因此有「44个文化部」之称。

马乐侯任内政绩非常多,除了清洗巴黎古迹墙面、找来当代画家夏卡尔来画巴黎歌剧院内穹顶,将电影图书馆迁至夏佑宫,预支电影票房给年轻导演作为拍片基金,同时推广国际交流,在法国举办大型的他国艺术特展(如印度、伊朗、埃及等),同时不顾反对将罗浮宫镇馆之宝出借到海外巡回展出,这也让他的交游与足迹广阔,会晤许多重量级政治人物,在白宫见到甘迺迪、在北京会晤毛泽东,甚至美国总统尼克森访问中国前,也先请他到白宫咨询。

马乐侯的前半生仿佛电影《百岁老人跷家去》,从养老院逃出来的百岁老人,竟有段轰轰烈烈的过去:他和西班牙佛朗哥将军称兄道弟、与史达林喝酒打屁,甚至连雷根总统和爱因斯坦都和他有交情。马乐侯是公共知识分子,小说家、冒险家还拍过电影。他高中都没毕业,就开始发表专栏担任艺文主编;20来岁带著妻子来到中南半岛的柬埔寨,在吴哥窟的女王宫偷走了4件女神像,马乐侯因此被逮捕,案件轰动一时,当时他的出版社老板欣赏他的才华,联名廿多位作家签署保释,让他提早出狱。回到法国不到两个月,他又去了西贡办报,加入共产国际。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他立刻成立一个空军中队,担任总指挥,加入西班牙政府共和军,对抗佛朗哥的国民军。二战时加入陆军,1940年被德军俘虏,后来逃脱并加入法国抵抗运动,领导好几支游击队,在1945年解放阿尔萨斯的战役中,担任纵队总指挥,受到同样身高超过一米九的戴高乐重视。战后被授予抵抗运动奖章及英勇十字勋章等。

他把自己的冒险历程都改写成小说。中南半岛经历的小说拿下Prix Interallié文学奖,用西贡经验写下的、以上海国共斗争为背景的小说,拿下法国最高荣誉的龚古尔文学奖。西班牙内战的小说甚至被他拍成电影,在1945年拿下路易.德吕克奖(Louis Delluc PRIX)的最佳影片。1968年他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同年的竞争对手,有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最后得主是贝克特。

踢到电影界的铁板

1968年2月,马乐侯突然开除电影图书馆馆长昂利.朗瓦(Henri Langlois)。朗瓦从二战期间广收拷贝,建立保存修复与独特放映方式,奠定日后电影图书馆规模的先驱,受到年轻学生与新浪潮导演爱戴,所以马乐侯此举引发学生抗议,希区考克、黑泽明、费里尼等大导演也声援,间接点燃1968年5月学潮的罢课罢工潮。楚浮在1968年《偷吻》片头放进了大门深锁的影图来向朗瓦致敬,贝托鲁奇《戏梦巴黎》也重建了这个事件,2006金马影展的《昂希朗格瓦:电光魅影》,也呈现当年学生为了挺他引起的革命浪潮。68年学运一发不可收拾,戴高乐见苗头不对逃亡到德国,被1974年的电影《巴黎红祸》以此调侃,拍出中国解放大军长征欧洲解放巴黎,法国总统逃到美国的片段。

马乐侯承袭了戴高乐主义的霸气,叱咤风云一生,竟在电影界踢到铁板,因阿尔及利亚问题与他反目的女儿嫁给新浪潮的导演,想开除影图馆长,却被全世界围剿而只能让其复职收场,成为日后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

(本文出自OPENTIX两厅院文化生活)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