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剧本的编写一向是普遍的难题,因此演出尽管声光十足,却不容易产生令人激赏兼顾教育、娱乐与幻想的作品。
「鞋子儿童实验剧团」所制作、演出的儿童剧《无鸟国》,不但是「鞋子儿童实验剧团」今年的年度大戏,更是作家黄春明为儿童创作的第一个儿童剧剧本。以儿童剧的标准来看,《无鸟国》在制作上的用心可见一斑,布景与道具设计亦有可观之处,简单可互相镶拼的抽象景片造型多样、色彩绚丽,不论在使用的方便上或是视觉的变化上皆有拼图的童趣。再如阅兵典礼上娃娃兵们所使用的「武器」,夸张的弹弓、三轮车的「坦克部队」……等等,都极富童趣与游戏的本质。这些都是《无鸟国》极为成功的地方。然而以一个「专为儿童创作」的剧本和演出而言,尽管对黄春明的小说成就,我们致以极高的敬意,对「鞋子」的制作用心,我们深感认同,但是《无鸟国》在舞台上的呈现却也有其可议之处。究竟什么样的儿童剧才是真正属于孩子们的?一出够水准的儿童剧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表现?以下我们就以《无鸟国》的演出为例,在编、导、演,以及音乐、语言等各方面,作一个全面的鸟瞰。
生态保育的命题
《无鸟国》的情节很单纯,是透过一位游历四海的探险家诉说无鸟国的故事:老国王在阅兵大典上心脏病突发死了,唯一的小王子虽经王后百般威胁利诱,仍不肯继位为王。无计可施的王后命令大臣们说服小王子,并以宰相之职作为报偿。一班大臣无不使出浑身解数,以他们对小王子的了解进行劝说,最后是农业大臣以一棵长满各种水果的「百果树」赢得了小王子的信赖,小王子终于继位为王。
为了要让百果树上的果实不被鸟儿们偷食,小国王命令各大臣研究捕鸟的方法,全国兴起一阵捕鸟风,当鸟儿被捕杀殆尽,这个国家也改名为「无鸟国」。正当小国王兴高采烈地准备迎接丰收,赫然发现百果树凋零,农民亦贫困潦倒。了解了自己所犯的错误之后,小国王怀了一颗忏悔的心,带著大臣们和侍衞,在探险家的引领下,前往鸟儿藏匿的小岛上负荆请罪。最后终于获得鸟儿们的谅解,共同迎接一个百果丰收、「百果国」的新时代。
无庸置疑地,这样一个著眼于生态保育的命题,是如此单纯而一贯的牵动著全剧,当儿童甚至成人沉浸在戏剧所制造出来的情境中时,的确可以发挥其寓教于乐的功效,这当然是儿童戏剧无可逃避的重要特质。但是正面的教育意义,却往往偏失在编、导乃至于表演的处理疏忽上,而使创作者的美意打了折扣。
人物丑角化的负面影响
就编剧而言,以农业大臣的最后胜利作为情节的第一次逆转,固然传达了作者回归土地、重视自然的用心,但是在国防、教育、财政乃至于内政各大臣的劝说过程里,我们却明显听到超乎常理的主张,以教育大臣而言,其讨好小王子的方法是建议全国学生可以任意放假,不必上学。这虽是童言童语,颇能获得儿童的共鸣,但是在一个正常现代化概念中,如此不负责任的主张却是一种负面的教育。换句话说,我们所带给儿童的至少应该是一个大家认同的可行之道,而不是一味的讨好的溺宠。诚然剧中小王子拒绝如此的建议,表现出小王子(也是儿童观众的认同对象)的「智慧选择」,但是小小的心灵中其实是容易种下偏执的概念。这就好比时下年轻人流行的广告用词:「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在发展个性自由的角度来看,的确没有什么不可以,可是当它变成一种放纵的借口时,便失却了平衡的意义。再者,除了农业大臣之外,所有的大臣皆为丑角化的人物,在戏剧上固然有其趣味的效果,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却也抹煞了一个国家机器正常运作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虽说一个病态的社会中不无存在这类情形的可能,但是讽剌的寓意在成人来看,浅而易懂,儿童却不见得能够明白嘻笑怒骂背后的作者真意。这也是儿童戏剧的不易之处,成人们往往一厢情愿地以成人理解的方式灌输教化,忽略了儿童世界的单纯逻辑。迂腐的耳提面命式的教条对儿童而言确实无趣且无效,但是不遇延的玩笑对儿童来说,毋宁更存在著负面教育的危机。在这两个问题的处理上,正因为我们对黄春明的认识,了解他对于儿童教育的独到看法,因此提出如下一个可能性:既然可以将小王子设定为顽皮但是善良,是不是可能由大臣们正面提出教育中的真正改革建议,在与小王子童稚单纯想法的冲突中,稍稍表现出作为一个有心于正常教育的人一点诚心的希望?同时可借由最后的抉择,肯定小王子的心志成长。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此外,环绕戏剧重要的主题之一:鸟儿不该捕杀。透过整个故事,相信观众可以同意这个结论,但是为什么不该捕杀?是不是也许淸涤的作用,但是对儿童剧来说,无趣且关系到对生命的尊重和思考?生态平衡的破坏究竟会带给我们身处的环境多少灾害?身为编剧,是不是可能再多一点创造力,多一点想像的空间,让充满疑惑的孩子得到多一点解答?而不是偷懒地归纳为「鸟儿被杀➝虫儿危害➝果树死亡➝农民贫困」这样简单的推论而已。再举例来说,小国王发现真相时对农民道歉,且不提那种呼喊口号式的语言究竟有多少效果,面对这种惩诫的宣泄,我们悚然想起小学老师处罚犯错学生时,令其面壁朗诵「我不该上课说话」一百遍的情境。这样的安排,比之同样在《无鸟国》剧中,让幼儿扮演阅兵仪队的幽默处理,是不是显得僵硬且不近情理?毕竟在儿童戏剧的创作领域里,讲道理的包袱过重确实使戏剧变得无趣,但是概念化的思想灌输甚至为娱乐而制造出胡闹的逗趣也是过犹不及,失却儿童戏剧的重要意义。剧作家们何妨发挥更大的想像力,包装成人世界中用心良苦的教育涵意,赋予类似像「百果树」这样童趣的逻辑,建立起儿童戏剧更广大的空间?
在导演的处理上,在许多小地方显然也犯了「以成人之趣味,度儿童之心」的毛病。最严重的地方在于小国王带著大臣、侍衞们负荆请罪的一场上。小国王令善良的农民手执手掌状的皮鞭,一路鞭打伏地爬行的小国王与大臣们,台下的孩子们不断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台下的成人们也尴尬于「善良的农民竟以这样的方式出气?」我们当然明白创作者同情农民、体恤善良百姓的本意,这从鞭子的意象上我们可以看出,但是同时会不会有「平反者亦若是」、「报仇就是这样出气」的仇恨主张在无意中弥漫?事实上,赎罪绝不是对犯错者的直接报复,如此的行为和语言,我们只能说导演「临时」忘记了所导的是一出儿童剧。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主张,在成人的悲剧中或能带来些恐怖,值得再三思索。
不对等的交流
在儿童戏剧的演出上,创作者经常使用与台下观众对话交流的技巧,在《无鸟国》中也运用了这个方法。但是所谓「交流」,即使是设计出来的,也必须有其对等呼应与基本的真诚。一般的电视儿童节目或是学校里的教学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主持人或是老师对著孩子们说:「小朋友,刚才的表演好不好看?」「你们高不高兴?」然后我们听到完全一致的回答:「好看!」「高兴!」,甚至孩子们的声音不够响亮还必须被迫重来一次。这是一种不对等的交流,表面上征询意见,其实是主持人或是老师在自说自话,不论回答是什么,与实质毫不相干,只是一种变相的强制行为,就好比强迫观众说「好」一样,发问者其实是不在乎观众的真实感受的。在《无鸟国》中,例如探险者利用遥控器控制台上的表演速度,并且请台下观众上台协助,这是一个不错的交流,引发了台下的兴奋与期待,也让观众有机会参与戏剧的进行。但是演员的经验稍嫌不够,在场面超出预设的状况时,扮演探险家的演员立刻慌乱地收回交流的诚意,自说自话地「度过难关」。我们可以理解必须让戏剧进行的苦衷,但是这也暴露出我们的演员缺乏临场的机智与应变的能力,以及导演对这种技巧的设想不周延。在排戏的沙盘推演上,如果能够多作预设,或许能改善这种尴尬并且带给观众除了情节之外的真正沟通与交流的温暖和乐趣。
在整体戏剧的演出中,节奏基本上是快速的,但是由于演员动作的不纯净、肢体与语言基本训练不足、以及导演对舞台画面的处理有芜杂的嫌疑,有时出现双重甚至多重焦点但却互相干扰的遗憾。此外戏剧节奏的控制快而不当,观众在观戏时固然目不暇给,却缺少思考回味的余地,其特质十分像我们的电视卡通,有的是声光的闪动喧哗,缺乏的是美感的沈淀与交融。这对看电视长大的这一代来说,或许稀松平常,但是舞台的创作者却不该遗忘了舞台之所以别于电视的庸俗,它所必须掌握住的自在和从容。
在音乐上,除了中场休息前后的音乐为呼应剧情,悲伤情绪的煽情过重而与全剧的风格不合之外,整体的氛围的掌握是朝向适切的欢乐与轻快的发展;而歌谣的使用,除了为戏剧带来更丰富的娱乐效果之外,在引起观众共鸣、台上台下交流上,也有其惊人的功效。但是在《无鸟国》剧终前国台语夹杂的一首〈庆丰收〉歌谣却令人疑惑不解。
语言运用须全盘考量
对于台湾母语在戏剧中的使用,不论在文化的意义上或是语言本身的美感上,都是一个极佳的尝试,我们自然必须予以肯定与支持。但是当全剧绝大部份都以单一语言贯穿使用后,临了秋波一转,插人了另一种语言,同时仅仅在歌谣中穿插一两句,观众在错愕之余,恐怕无法领会语言的美丽,反而将之当作是一个可笑的杂音。这恐怕不是我们乐于见到的结果吧!以黄春明小说中生命力洋溢的语言掌握,我们毋宁期待他创作出给孩子们观赏的台语儿童剧,或许那会比《无鸟国》中插花式的作法,更令人兴奋。
关心台湾本土的儿童戏剧发展的人都知道,在早期的儿童剧发展上,不论是一九四八年台湾省教育厅的演出,或是一九六九年以后,李曼瑰教授所主持的「儿童戏剧推行委员会」,乃至于一九七一年起,台北市教育局长达十二年的「靑少年儿童剧展」,主要都是教育机构所主办,同时演出者也多半是儿童出身。就剧本的取材和内容而言,我们不难发现,早期对儿童戏剧的基本定位皆在于「教育」,童趣的幻想与娱乐的欢愉只是在教育之外附属的功效而已。
一九八三年之后,先后有陈玲玲主持的「方圆剧场」在「民间剧场」系列演出中,以成人演员演出儿童剧,次年有吴丽兰的「汤匙剧团」,在云门实验剧场中的演出,以及同年汪其楣带领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学生,在文艺剧中演出儿童剧。一九八五年之后,陆续有了「杯子」、「魔奇」、「九歌」、「鞋子」等等儿童剧团纷纷成立,开启了「成人演剧给儿童看」的风气和观念,也逐步建立了业余剧团的概念,同时开始强调儿童剧特质中的想像力与创造力,为成长中的孩子带来许多欢笑。但是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除了制作经费与导、演人才的问题之外,儿童剧剧本的编写一直是各剧团普遍的难题,因此演出尽管声光色彩十足,却不容易产生兼顾教育、娱乐与幻想的真正令人激赏的儿童戏剧作品。
面对这样的遗憾,我们毋宁对「鞋子」的演出抱以最大的期望,因为我们相信:唯有了解孩子同时能够掌握戏剧特质的人,才能创造出真正属于孩子的戏剧。
文字|壬维诘 剧场工作者
小启
1.本刊试刊号一一二页 杨聪贤Dancers on a Plane书介,漏植二处谨予补刊:该文右栏「……成品间,」与「不可避免地,……」之间应植入「则创作者的角色便显得有些可疑,当一个创作过程所提供的是其他许多不同创作过程也能引出的相同成品,则这个过程之具有创造性只在于它的第一次被采用这个理念上。因此,率先『作出』一首同时播放十二架收音机的『曲子』是一个『创作』,但这个『创作』将止于这个理念的首次被采用。
同段凯吉与白彼得对话应植一注:(注)记于「与约翰凯吉的对话」(Conversation With John Cage by Richard Kostelanetz),集于John Cage: an an-thology, Richard Koste-lanetz编,Da Capo出版社,1991年。
2.第七十二页插图应为华文漪与高蕙兰演出《牡丹亭》剧照,误植为《长生殿》谨此补正。
3.第一一六页第十行Jud-son Dancer应作Judson Danc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