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做「目睹者」大概是大多数人的共同愿望,这是所以火灾现场总是围满了观火的人,马路上只要有几个人一聚,立刻就会有人要好奇凑近去看──是的,凑近去看,看得越真切越好。我们读书读史,也充满了这种想要「看得越真切越好」的心理:女娲以黄土「搏人」,我们真想看到她用这种方法把我们这些黄种人造出来是个什么奇景;项羽被困垓下,与虞姬生离死别的场面,当然,我们也都希望望亲见。而所有的历史家、小说家、剧作家以及演员,事实上所做的事都是在满足我们这个想要目睹亲见的心理。

然而即使是集合了写作者和演出者的舞台直接呈现,也是转瞬即逝,它的时间生命只在现场,目睹的空间也只在现场,要等到摄影机发明了,「现场」的有限时空才终于得到了无限延伸的可能,那最不免要瞬息间消失的「表演」的艺术,也才终于有了较精确的记录者。摄影之为记录者,甚至于在有了电影有了电视,有了方便的手提录影机让你我都能自己做动画纪录时,它的威力都仍在有增无己,「照片」的泛滥是我们每个人都日日在目睹的事。

原因无他,照片的记录和组合的能力,它的掌握神情意味乃至于「发生」时的关键意义的作用,很难被其他媒介所取代。这种功能上的特质,使它成为我们日常最现成的「挽留时空」的凭借。倘若它面对的是舞台的短暂美感和无可回复的时空特质,则更构成了摄影者最大的挑战和诱惑。

《表演艺术》杂志在考量到七月是表演的「淡季」,两厅院也将闭馆作例行的年度维修,报导性的专题因此会大幅减少时,以这一期来「为台湾的表演艺术作一次视觉回顾」的提议立刻得到最多的赞成票。是的,让摄影机为我们作一次台湾的表演环境变迁的见证,让我们看看镜头中演出的成长和沧桑,让我们随著摄影者的手眼去体会表演者台上台下的人生,让我们看看一次又一次舞台上的光采与幕后的努力……这三、四十年来台湾的表演艺术的动向事实上是我们整个社会发展、经济成长的大环境中一个最有活力的切面。可惜的是我们仍受限于篇幅和经费,也受限于搜罗的困难而无法作更全面的呈现,只希望这是一个尝试的开端,能以后续不断的努力来达到完备。

在这个单元之外,聂光炎先生的舞台设计专题也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回顾单元,聂先生事实上就是使台湾舞台走向专业化和精致化的最重要的一位推动者,他的作品是「视觉回顾」的不可或缺的一环。《表演艺术》一贯自期为中国人的舞台留下纪录和历史,一本刊物是一个微薄的存在,是它背后的保存的使命和功能使我们懔于职责,而愿意勉力以赴。

 

黄碧端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