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有极丰富的表现力和极自由的发展性,其音乐的创作日新月异,其呈现的方式更非一成不变,比起交响乐,它更容易普及和深入民间。
史温格歌手(Swingle Singers)将于十一月初来台。相信他们那种无歌词、无伴奏、既生动、又顽皮的表演方式会带给此地观众对合唱艺术一种新鲜的认识。
一提到合唱,人们就会联想到一群衣着整齐的男女,一本正经地分层站在台上,由一位指挥领导,演唱多声部中外混声合唱作品。这种艺术形式虽然源自西洋,于淸末民初东传,但由于其群众性、亲和性以及方便性,便迅速地在中国扩展起来,抗战期间还发挥了鼓舞全民同仇敌忾的作用。时至今日,职业和业余的大小合唱团林立,活动频繁,甚至于延伸到海外的华人社会。可见得它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一种老少咸宜的艺术形式。
由于欧洲合唱源自教会,即使后来发展成音乐会堂之世俗表演,但习惯上的演出都比较庄重肃穆,这是我们所继承的传统,也是大家对合唱的既定印象。不过近几十年来,无论在合唱曲目的诠释和表演型态的呈现上都有了不少突破,这是作曲家和指挥因应时代风尙的努力成效。乔治亚的鲁斯塔维(Rustavi)合唱团就以全部男声演唱「非正统」和声的恋曲著名;保加利亚的国家合唱团则全部是女声,一向以单排半圆队形呈现于舞台,以演唱「蜜蜂音」(二度)的作品蜚声。至于没有民族色彩的如国王歌手(The King's Singers)、史温格歌手等则各自从曲目的翻新和表演的变化去努力。例如前者曾经以专门演唱牧歌为号召,并著平常衣著;后者更首创无歌词方法演唱改编的器乐曲,从流行歌、爵士乐到罗西尼序曲和巴哈赋格曲都有。
笔者今夏在美国也欣赏了两场比较特殊的合唱,感触颇深。其一是六月廿六日纽约哈林区男童合唱团(The Boys Choir of Harlem)受邀在男高音帕华洛帝的中央公园音乐会中客串。这个合唱团由二十多个黑人少年组成,以百老汇、灵歌、福音歌、爵士乐等为曲目。半小时的表演几乎没有一刻是老老实实站在同一地点;反之,他们或是即兴地手舞足蹈,或是有纪律地变换队形,乃至于摇杖挥帽(百老汇合唱团惯技),既歌又舞,令人忘记这是一场音乐会。
另一场是八月六日在北伊利诺大学音乐院全国合唱教师夏令营的结业音乐会,由来自西雅图的西北女童合唱团(The Northwest Girlchoir)表演,从莫札特的圣乐到非洲的乐舞都有;许多作品也启用手势或身体的动作。加拿大作曲家朗格(Rupert Lang)的〈孩儿的精神〉Spirit of the Child一曲不但有前卫的音调与和声,还有即兴的表演,又充分利用了台上台下四面八方的空间,其音响和剧力震撼全场,而其演出水准之高也令人难以相信出自十几岁的少年。
这些不过是随手拾来的几个例子,表现了合唱的多样性和潜力,也显示合唱的表演可以不那么一本正经。这种艺术有极丰富的表现力和极自由的发展性,其音乐的创作日新月异,其呈现的方式更非一成不变,比起交响乐,它更容易普及和深入民间。
文字|韩国𨱑 北伊利诺大学音乐系教授、国立艺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