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雀与小孩》是黎锦晖所创作的第一部儿童歌舞剧,有其广泛的教育作用。(演出单位 提供)
中国歌剧特辑 中国歌剧特辑/历史篇1:萌芽期

回顾与反思 二十世纪中国歌剧的发展

廿世纪是人类历史发生重大变革的世纪,从二十世纪初到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门槛的今天,从争执西学和中学何者为体何者为用的新文化运动,到世纪末依旧驻足于新旧冲突如何调适、「外来形式」与「本土内涵」如何交融的轨迹中,究竟如何为「中国歌剧」正名、定位?对于促进中国当代歌剧的进步,确实有著重要的意义。

廿世纪是人类历史发生重大变革的世纪,从二十世纪初到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门槛的今天,从争执西学和中学何者为体何者为用的新文化运动,到世纪末依旧驻足于新旧冲突如何调适、「外来形式」与「本土内涵」如何交融的轨迹中,究竟如何为「中国歌剧」正名、定位?对于促进中国当代歌剧的进步,确实有著重要的意义。

廿世纪中国精选歌剧大汇唱

制作、主持:赵琴

指挥:金湘、陈中申、戴金泉

乐团:联合实验管弦乐团

   中广国乐团

合唱:实验合唱团

独唱:王海玲、成明、李宗球、李洪声、李静美、范宇文、廖琼枝、叶英

曲目:《小小画家》、《白蛇传》、《陈三五娘》、《伤逝》、《西厢记》、《梦审窦娥》、《原野》、《楚霸王》

8月2日 19:30

国家音乐厅

本世纪以来,「中国歌剧」一词的基本含义,始终存在着一个混淆不淸、似是而非的观念:

●教育部于一九六一年公布的《音乐名词》一书中,将opera统一译为「歌剧」。

●《辞海》的「歌剧」条目中说:「中国宋元以来形成各种戏曲……亦属歌剧性质。」这里所指的中国民族戏曲,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

●一九八〇年由台北大陆书店出版的《大陆音乐辞典》的「歌剧」(opera)条目则说:「以音乐为基本要素的一种戏剧,包括管弦乐伴奏的歌曲(如*朗诵调recitative、*抒情调aria、合唱chorus)与管弦乐前奏曲preludes和间奏曲interludes──韦氏辞典。」这是一本在「欧洲中心论」的音乐观下编辑而成的辞典,有关「中国音乐」内容的条目虽寥寥可数,却是台湾地区长久以来音乐工作者手边最普遍的一本辞典,难怪歌剧艺术很自然的被认为是「舶来品」!只不知如此一来,该如何解释一些源自戏曲、民歌小调的「中国歌剧」?

●一九八四年由中国大陆艺术硏究院音乐研究所出版的《中国音乐词典》中,没有「歌剧」条目,只记载了「新歌剧」的定义:「五四以来逐渐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综合了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唱歌为主的戏剧形式。它借鉴西洋歌剧,又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包括地方歌谣、戏曲等)。为了与我国传统的歌剧—戏曲相区别,通常称作新歌剧。」

「歌剧」这种极其复杂的艺术形式,确曾在廿世纪的中国有著概念上的混乱。例如江靑曾说过:「中国的歌剧就是京剧。」这种说法曾得到有力的支持和拥护,并在「文革」的十年中,使歌剧遭到了澈底的扼杀。在所有权威的西欧音乐词典中,一律以Peking Opera直指「京剧」,虽然同是表演艺术,却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和不同的发展过程,造成「歌剧」给人的混淆错觉。而《表演艺术》一九九三年三月的第五期,更以「中文歌剧」取代「中国歌剧」做为封面故事,谈「中文」歌剧的远景。我以为「中文」二字实不恰当,因世界各国均有以本国语文演唱他国歌剧的例子,用中文演唱的《杜兰朶公主》自然不可能是中国的歌剧,这又是另一层混淆了。

廿世纪是人类历史发生重大变革的世纪,从二十世纪初到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门槛的今天,从争执西学和中学何者为体何者为用的新文化运动,到世纪末依旧驻足于新旧冲突如何调适、「外来形式」与「本土内涵」如何交融的轨迹中。究竟如何为「中国歌剧」正名、定位?在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现在同时来探讨其中的沉浮枯荣的前因后果、艺术的功过得失,再总结「中国歌剧」自身发展的规律,对于促进中国当代歌剧的进步,确实有著重要的意义。

「五四」的中国歌剧探索

自晚淸揭开中国近代史的篇章后,现代的中国歌剧艺术可以说是沿著二条线发展的:一条是有著悠久的演变历史过程,高度发展成形的丰富多采的各种地方戏曲,这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传统歌剧;另一条线则是「五四」以后,由于社会的剧变,人们觉得传统的歌剧形式无法反映新生活,于是开始寻找新道路,探求新形式,因而形成的「新歌剧」。这二条线的实质差异不是「土」、「洋」之别,而在于时代气息的是否鲜明。前者在歌剧的形式上是传统形式,后者是二十世纪的新形式。「五四」后,这种新形式又曾逐渐形成中国歌剧新传统。在台湾和香港,直至九〇年代这二条线很少有互相渗透的情况,而是各自发展;但在中国大陆,约在本世纪的四〇年代,通过新秧歌运动的深入发展,这两条线汇合起来,形成中国近代歌剧文化更进一步的新传统。半个世纪后的一九八〇年代,才有了突破原有歌剧形式,带有较新风格特点的现代歌剧作品出现,为歌剧艺术的传统增添一股新风!因此,从较全面的观点来看所谓的「中国歌剧」,可说是一个广泛的音乐戏剧的概念。

在西洋音乐史上,附有音乐的戏剧很早以前就存在,然而从历史的观点来说,今日所谓「歌剧」的欧洲音乐形态,是从一五九七年在义大利佛罗伦斯上演的音乐剧《达夫内》Dafne,以及现存乐谱中世上最古的歌剧──一六〇〇年上演的《尤丽狄采》Euridice这一系统发展下来的戏剧形式,「歌剧」承袭此一系统,从诞生、发展和壮大,迄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产生了相当可观的歌剧作品,其中经得起考验而经常在全世界各地上演的,亦正是欧洲文化的菁萃。二十世纪以来,舞台艺术突飞猛进,与音乐戏剧比翼齐飞,朝著现代化方向迈进。本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音乐剧亦跻身于世界艺术之林,正方兴未艾。

在东方的中国,一九一九年于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上海在「六三」响应,从而波及全国,新文化运动将中国的文学艺术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也为西方歌剧艺术东渐开辟道路,在此一历史时期,中国现代歌剧开始萌芽,王泊生、欧阳予倩和黎锦晖,是三位「始作俑」的先行者。

王泊生第一位提出「新歌剧」的人

在中国近代歌剧史上,王泊生(1902〜1966)是第一位提出「新歌剧」的人。早在一九三二年五月,他就在《剧学》(南京戏曲音乐院北平分院硏究所月刊,金兆杜、程砚秋为编委会正、副主任,徐凌霄主编)第五期上发表了《关于创造新歌剧的计划—写在「国乐之将来」以后》一文,同时附有「创造剧艺综合的硏究表」及「创造新歌剧分析的硏究表」。同年九月,他又在该刊第九期发表了「四幕新歌剧」的《荆轲》剧本,可以说是中国最早从事新歌剧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的戏剧家。后来他又写了〈中国戏剧之演变与新歌剧之创造〉,原载于一九三五年三月出版的《舞台艺术》(山东省立剧院编译处编辑)创刊号,是王泊生第一篇比较完整的论述新歌剧的文章,从历代戏剧之起源、演变,与国家、政治的关系,谈至「新歌剧的产生」,不仅反映了他的戏剧观,也直接影响了他的新歌剧观—除了借鉴西洋,亦不忘千变万化、不胜枚举、各有特性的传统戏曲;但是新的生命固然需要旧的技巧帮助,却不能忽略要经过融合、选择、剪裁、创制。他论述的音乐创作观强调:只要学得多,听得多,演得多,试验得多,揣摩得深,理论淸楚,学力思想丰富,自然你有一种意识情感,都会让你为所欲为的表达出来。

欧阳予倩从旧剧创新歌剧的拓荒者

中国话剧与电影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欧阳予倩(1889〜1962)也是一位歌剧拓荒人。做为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的一员,一九一五年结识梅兰芳等戏曲演员,开始深硏京戏,学唱昆曲,深受传统艺术薰陶,成为驰名南北的京剧演员。他却不安于现状,「五四」后毅然脱离演艺界,开始实践戏剧改革的理想。他提出戏剧改革的两点主张:一、借文字以救其弊。一方面加强剧本创作,寄托理想,描续人生,以浅显文字为音乐、舞艺提供表现的天地。二、必须培养「硏剧之人才」。他要求伶工学生有文化,精通京戏、昆曲,并会唱许多民歌小曲,又懂得些西洋音乐。欧阳予倩的戏剧改革主张就是从改革京剧入手,再在京剧、昆曲等戏曲基础上创造出适应时代的新型歌舞剧。

为了实现他的改革理想,首先,他阅读《西洋歌剧谈》、《法国的歌剧》、《德国的歌剧》、《俄罗斯的歌剧》等有关西洋歌剧的著作,两年后并陆续发表这些文字的译作,既充实自己,亦可作为改革参考。接著,他接受民初财主张謇的邀请,去江苏南通创办一所戏剧学校—「伶工学社」,又接受张謇之派遣赴日本考察戏剧,除留意日本的戏剧改革,也观看日本的「歌舞伎」和日本人演出的西洋歌剧。在〈归客闲谈〉一文中,他论及「歌舞伎」的现况十分复杂,改良无可望;至于演出西洋歌剧,则因东西方民族习俗及民族音乐极为殊异,若论改革戏剧,盲目模仿西方是不行的,还得看民族的审美习惯和自身的经济基础行事。

一九一九年九月「伶工学社」正式开学,欧阳予倩负责教务,招收六十名十三岁左右学童,除戏剧艺术、语文及一般通识课程外,他特别注重唱歌、音乐、舞蹈课程的设置,以实现「创造新型歌剧」的目标,举凡乐理、中西乐器、管弦乐都在传授课程之列。不久,欧阳予倩即与刘资平合编了歌舞剧《快乐之儿童》,采用写实的布景、彩色灯光、西式服装、新颖歌舞,加上管弦乐伴奏。(徐海萍《南通伶工学社简史》)。虽然这次演出离他改革戏曲的理想甚远,欧阳予倩算是踏出了自己艺术探索的第一步。在「培养不同于旧戏班的新文艺工作者」并「从旧剧中创造出新型歌剧」的办学理想与张謇不同,加上经费困难的双重压力下,他离开了「南通」,理想也破灭了。欧阳予倩在社会文明没有形成改革、开放的气候中,单枪匹马的奋斗虽然失败了,但也为后人开风气之先,指出了一条具启示性的新路。

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大师

中国歌剧的起步较晚,如果将黎锦晖(1891〜1967)的《小小画家》算作歌剧的萌芽,发展至今也不过六十六年。黎锦晖出生于湖南湘潭,从小就接触了丰富多采的民间音乐,吹拉弹唱无所不会。民间风行的湘剧、花鼓剧、汉剧等地方戏曲,薰陶著他的童年生活,除了亲身参与演出,他也学会了记录曲谱,在中学时学过一些西方传入的乐歌、乐理及风琴弹奏。一九一七年来到北京,又迷恋上了京剧和鼓书,一九一八年他正式成为北大音乐研究会的成员,开始广泛学习西洋音乐。这些中西音乐教育背景,形成他创作生涯的独特作风。一九二〇年秋,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他成立了「明月音乐会」,倡导平民音乐,认为新音乐运动应与当时的新文学运动配合,这种思想与当时陈独秀提出的文学革命「三大主义」(写实文学、国民文学、社会文学)相呼应。不久他应聘到上海,基于这些思潮,办起国语专修学校附属小学,设置了歌舞部。在丰厚的音乐积累和进步的音乐观引导下,他开始创编儿童歌舞表演曲及儿童歌舞剧,进行试教和实验。

一九二一年,黎锦晖创作了自己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在出版的卷头语中,他谈到教育与歌剧相结合的好处:一、学国语最好从唱歌入手;二、学校中各科的教材,有许多可以采入歌剧里去;三、儿童的模仿本能十分发达,习演歌剧可以借此训练儿童一种美的语言、动作与姿态;四、一切布景与化装都要儿童们亲自出力;五、学校演歌剧对于社会教育也有裨益。除了强调艺术的美育功能,也立足于广泛的社教作用,并推行了国语运动。

从此,在整个二〇年代,他连续创作了十二部歌舞剧:《葡萄仙子》(1922)、《月明之夜》(1923)、《长恨歌》(1923)、《三蝴蝶》(1924)、《春天的快乐》(1924)、《七姐妹游花园》(1925)、《神仙妹妹》(1925)、《最后的胜利》(1926)、《小羊救母》(1927)、《小小画家》(1928)、《小利达之死》(1929)。黎锦晖的歌舞剧创作,不同于欧阳予倩致力于改造旧戏,而是从儿童乐教著手,采用口语化、押韵、适宜歌唱的歌词。综观前后九年的十二部作品,都是以根植于「五四」时期人道主义精神的「爱的教育」为主,他曾说:「儿童歌舞剧」的宗旨,以表现好人好事为主,并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肯定和赞美。许多家喩户晓的歌曲无不文字纯朴、容易上口,继承并发展了沈心工和李叔同所倡导的「乐歌」传统,只是「乐歌」中极少民歌塡词作品,黎锦辉的歌曲中却普遍出现民间歌曲、乐曲的塡词之作,也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进步现象,如《麻雀与小孩》剧中的「嗤嗤令」,曲调即来自湖南民间。

《小小画家》是黎锦晖儿童歌舞剧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五四」精神在黎锦晖作品中最鲜明的反映,除了善恶之外,还提倡科学、民主和团结御侮的思想。《小小画家》是代表作之一,又提出了教育民主的问题。在艺术形式上,则受了西洋歌剧的影响。在上海期间,黎锦晖考察了许多外国音乐戏剧的演出,但是他在歌舞剧形式上的探索,既不拘于一格,也不同于传统戏曲或外国歌舞剧,而是把启蒙意识和歌舞剧新形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风格很好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中国风格的「儿童歌舞剧」样式。他注意戏剧人物性格的刻画,《小小画家》中呈现了一个顽皮天真的儿童、一位慈祥可敬的母亲、三个木讷的冬烘先生,随著剧情发展,通过人物冲突,使歌舞剧充满浓郁的戏剧性。

中国歌剧从一九二〇年代萌芽,由于社会的动荡,国家的危亡,民生的疾苦,艺术的创作也就受到了影响。黎锦晖辛勤播种耕耘十载,他的「儿童歌舞剧」风行全国,波及港澳南洋,为中国歌剧走出第一块里程碑,其后一直到四〇年代初期,仅有少数作曲家试著探索。例如生于黑龙江,研习音乐于欧洲,旅居美国多年的俄国人阿龙.阿甫夏洛穆夫参照西洋歌剧规格,写了一出音乐剧《孟姜女》,由上海工部局管弦乐团及国立音专声乐系二十名学生,于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廿五日在兰心大戏院上演。而黄源洛作曲的《秋子》于一九四二年一月卅一日首演于重庆,通过秋子家破人亡的悲剧,揭露日本军阀的残暴。创作手法借鉴西洋歌剧,运用咏叹调、宣敍调、重唱、合唱和管弦乐的表现手法,吸取了一些日本音调,做了塑造音乐形象、展示戏剧冲突方面的探索。先行者的足迹,为萌芽期的中国歌剧发展史,留下了可贵的经验。

*朗诵调(recitative):又称宣敍调,是歌剧中的一种音乐形态,用以模仿及强调语言的自然音调,通常用来交待剧情的发展。

*抒情调(aria):又称咏叹调,是歌剧中的抒情曲调,用以抒发角色内心情感的唱段。

 

文字|赵琴 中国民族音学秘书长、音乐传播学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