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史学家索雷尔(Walter Sorell)曾经归纳出成功的舞蹈家在后天的努力可以表现在六个方面,而这几个共同特征也可做为国内奋斗中舞蹈家的参考。
与古典舞蹈家崇拜天才的风气截然不同,现代舞的先驱们走向成功的秘诀主要在于后天的、内在的和主观的努力,而不是靠先天的、外在的和客观的条件,比如古典芭蕾审美理想中下身比上身长二十公分的身体比例和无限延伸的空间线条,外加如花似玉的面容和超凡脱俗的微笑等苛刻的条件。
概括地说,这种后天的努力可以表现在六个方面:开阔的视野、多产的作品、无与伦比的范畴、多种多样的想像、放荡不覊的狂热和不屈不挠的自信。而这六个方面则被当今欧美最权威的舞蹈史学家瓦尔特.索雷尔(Walter Sorell)在其洋洋四十万言的《西方舞蹈文化史》Dance In Its Time的〈后记〉中,概括为二十世纪大艺术家们的共同特征。
英勇的女性现代舞拓荒者
从近百年来的现代舞蹈史来看,许多现代舞的先驱们的确没有修长的体形和古典的线条,譬如洛伊.富勒(Loie Fuller)、邓肯和丹尼斯,她们都不是靠这种身体上的优势来吸引观众的。
德国表现派最杰出的代表人物玛丽.魏格曼(Mary Wigman)更没有动人模样,因此她常常在跳舞时,乾脆戴上假面,使观众根本看不见舞者的本来面目,而舞蹈的内容也常常是那种力大于美的《巫舞》The Witch Dance。
玛莎.葛兰姆高鼻深目的形象尽管属于非常典型的西方人,但却没有丹尼斯那种女性魅力,因而在为人接受的过程中饱经磨难。但艺术史的规律吿诉我们:越是难以被同时代人所接受者,其历史地位往往越高,因为他们代表著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果然,葛兰姆那种从面部轮廓到肢体动作均带棱带角的形象,成为随后到来的新时代的象征。
芭蕾舞界也不例外
即使是翻开辉煌的芭蕾史,我们也会惊奇地发现,在现代芭蕾之前的浪漫芭蕾与古典芭蕾时代,这种完美的理想在书写历史的那几位女明星身上,也从来没有得到过完美的实现。例如早在十九世纪,号称「第一个穿硬鞋翩翩起舞」的浪漫芭蕾巨星玛丽.塔里奥尼(Marie Taglioni)就绝非天生丽质。
又如走红于本世纪初,被誉为「不朽的天鹅」的俄国人安娜.帕芙洛娃(Anna Pavlova),也没有芭蕾演员所必备的强悍体质,只是后天的努力和名师的教导,才使她成为一位拥有舞台魅力和辉煌技术的女明星。
甚至如被赠予「玉洁冰淸」桂冠的英国人玛歌.芳婷(Margot Fonteyn),都自称用如今的标准衡量,无论就天生的肢体条件或技术水平,自己只能与芭蕾无缘了。
六条秘诀一一说明
在明确了上述各种古典芭蕾注重的先天条件前提下,我们再来考察一下现代舞先驱们得以成功的各种后天条件。我们从上述六个方面入手。
在「开阔的视野」方面,现代舞蹈家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模式中知识分子的形式相似。在中国古代,文人的造就历来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便掌握间接的人类知识和直接的经验知识,进而达到「见多识广」,而正是这种后天的要求注定了现代舞的文化品味要高于古典芭蕾的局面。
比如邓肯的阅读面就非常宽阔,加上自幼从母亲那里接受了良好的音乐启蒙教育,而成年之后则闯荡欧洲多国,并在希腊寻找古代文化精神的启迪,在俄国得到社会革命的灵感,以鼓舞自己从事舞蹈革命的勇气。
丹尼斯也是从小酷爱读书,十二岁就能津津有味地阅读康德的哲学经典《纯理性批判》,而成年之后,更是常常泡在图书馆和博物馆里,结果在到东方「深入生活」之前,便创作了一大批东方风格的舞蹈。
德国现代舞的创始人之一拉邦(Rudolf Laban)曾于靑年时代随一个歌舞剧团前往北非作旅行演出,从而有机会接触到非洲和阿拉伯两种舞蹈文化;与此同时,他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也有较深的理解。
这些「见多识广」的综合效应首先是旺盛的创作活力和「多产的舞蹈作品」,而辨别现代人,特别是现代舞蹈在舞蹈史上的意义大小和位置高低,首先也应是以「量」来衡量的。
葛兰姆一生创作了一百八十部舞剧和舞蹈,在整个世界舞蹈史上可谓空前甚至绝后;葛兰姆的同窗多丽丝.韩芙瑞也曾说过这样的话:「你想编一个好舞蹈吗?那么,先编出一百个糟糕的舞蹈来吧!」
「无以伦比的范畴」,说的是他们的题材之广,无人可比:丹尼斯的舞蹈仅是东方风格的就涉及到埃及、印度、中国、日本、缅甸等国,而在西方风格中,则有希腊、美国等等;在葛兰姆的作品中,早期有中国、希腊,中后期有印第安、古希腊、当代美国等等。创作国度如此广阔的舞蹈作品,需要多么「开阔的视野」,我们可想而知。
「多种多样的想像」,指的是他们具有极其丰富的想像力,这种能力使得他们的作品有了既现实又神奇的光彩,产生出超越时空的魅力,具有跨时代和跨民族的意义。这个特征至少可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生活是舞蹈的源泉」。因此,编不出舞蹈精品来的主要原因绝不是「没有生活」这条过于简单化的原因能够解释得了的。我以为,关键出在创作者的想像呆滞和僵化的问题之上,而不是出在「没有生活」,因为拥有同一时代「生活」的其他编舞家,不是也有人拿出了精品?反之,有了「生活」,并不能保证每个编舞家都能编出舞蹈精品来。
「放荡不覊的狂热」,是说他们的敬业精神能够产生某种忘我的生活热情和冒险的探索精神,而对他人的指责甚至漫骂都充耳不闻,最终达到自己理想中的彼岸:葛兰姆独立生涯中遭到人们漫骂甚至侮辱的事实便是最好的例证。
「不屈不挠的自信」,即指他们的头脑非常淸醒,并对自己的追求有著坚定不移的信念。葛兰姆道出的「观众不看我的舞蹈,那么,我要挥舞著鞭子,打著他们来看!」这句名言,便是这种自信的最佳表白。
文字|欧建平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研所外国舞蹈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