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尔森导演的《哈姆雷特机器》,剧本出自前东德剧作家海诺.穆勒。(钟明德 提供)
现代戏剧讲座 入门/现代戏剧讲座之九

「新人类」的表演:后现代主义与剧场

「剧场就在街头!」「街头属于人民!」「解放剧场!」「解放人民!」「开始行动!」

「剧场就在街头!」「街头属于人民!」「解放剧场!」「解放人民!」「开始行动!」

这是一九六八年生活剧场在欧陆和美国演出《现代乐园》Paradise Now的结尾和目的(the END of theatre)。我们上一次的讲座谈到第二次前卫运动的「政治剧场」潮流时,以走出剧场、呼喊革命的《现代乐园》场面结束。但是,第二次前卫运动的创新力量并未消失在这种「反文化」的集体歇斯底里亢奋状态之中。

就在生活剧场到处点燃「剧场革命」和「革命剧场」的烟火之际,另一类剧场艺术家也开始在他们的阁楼里默默地捉摸他们的剧场形象:一九六八年,理查.福曼(Richard Foreman)在纽约市的苏荷区成立了本体论的歇斯底里剧场(the Ontological-Hysteric Theatre)。一九六九年,罗勃.威尔森(Robert Wilson)也在附近成立了伯德霍夫曼学苑(the Byrd Hoffman School of Byrds)。同年,李.布罗尔(Lee Breuer)、琼恩.阿卡莱提思(JoAnne Akalaitis)、菲利普.葛拉斯(Philip Glass)等九位艺术工作者也成立了马布矿区(Mabou Mines)这个团体。他们的实验、创新在一九七〇年代开始崭露头角,到了一九八〇年代,俨然成了前卫艺术界的主流──后现代主义剧场。

什么是「后现代剧场」?

「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这对词语在八〇年代流行以来,所引起的争议和滥用,几乎不下于生活剧场在六〇年代所掀起的嚣攘和无政府状态。我们的讲座在此自然无法细数这个似乎尙未结案的「后现代主义论争」。我们先由相当就事论事的《创新的世纪》Century of Innovation这本书对后现代剧场的看法说起。

布罗凯特(Oscar G. Brockett)和芬得理(Robert R. Findlay)所写的《创新的世纪》是一本论述一八七〇年之后欧美戏剧和剧场发展的剧场史书籍,由于敍事简明流畅,经常成为现代剧场史讲授时使用的教科书。値得我们注意的是:《创新的世纪》在第一版(1973)时,毫无只字片语提到「后现代」或「后现代主义」。到了一九九一年,修订版的《创新的世纪》却专门独立了〈后现代主义、解构和一九八〇年代〉这个专章来讨论剧场上的后现代主义。在「美国的后现代主义」这一节,布罗凯特和芬得理所引为著例的后现代剧场艺术家即罗勃、威尔森、理查.福曼、李.布罗尔等人。

《创新的世纪》首先指出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之间的关系,简略地提到了贾克.德希达(Jacques Derrida)的解构观念、手法,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的文本理论等。对于剧场上的后现代主义,布罗凯特和芬得理的主要观点有二:

首先,从现代剧场各种潮流的兴替来说,后现代主义在一九七〇年代后期成为明显的势力,虽然,这些后现代和后结构的理念、方法在六〇年代即已萌芽。六〇年代可说是个「创新的年代」,任何狂热的破旧、立新都能赢得立即的支持,可是,到了七〇年代,社会大众和艺文界对标新立异似乎已经习以为常或「受够了」,因此,一个不怎么标榜破旧立新的后现代主义悄悄地登上舞台。

其次,既然后现代主义暗示著「现代主义完了」,那么,在剧场上,后现代主义跟现代主义有何区别呢?布罗凯特和芬得理认为史诗剧场、表现主义剧场、超现实主义剧场等等剧场上的现代主义,大体上都服膺某一套有系统的艺术理念,一以贯之,自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型类(音乐、舞蹈、美术…)、时代风格(古典、浪漫、现代…)、剧场形式(艺术、商业、政治…)和文化区隔(高级文化、通俗文化…)诸方面,都维持相当淸楚的界线,不容混淆。

相对的,后现代剧场则明显地打破了艺术型类、时代风格、剧场形式、文化区格等方面的界线,作品本身并不追求一个封闭性的、自足性的、有机性的整体。以威尔森的《沙滩上的爱因斯坦》Einstein on the Beach(1976)为例,这个演出将音乐、舞蹈、美术和剧场元素拼贴在一起,不单混淆了现代主义所欲维持的艺术纯粹性(每一种艺术都必须回归到它的媒介或本质上),同时,也打破了作品本身的自主性(艺术作品不必仰赖作品本身之外的任何条件、指涉;艺术作品本身是自足的、封闭的)延著所拼贴的各种素材、风格向外延伸,形成了意义上的不确定性。

《创新的世纪》同时也以乌斯特剧场(the Wooster Group)的《一号和九号公路》Route 1&9(1981)为例,指出这个作品将高级文化(桑顿.怀尔德的剧本《小镇风光》和通俗文化(Pigmeat Markham的黑脸杂耍)混为一谈,「解构」了《小镇风光》中男性白人中产阶级的文化霸权。整个演出也是不同媒体、型类、风格(电视连续剧、「小电影」、杂耍、前卫剧场…)的拼贴,对其中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厥如」(lack of Consistency and Continuity)显然颇能引以为快。

剧场上的现代主义不甚明显

《创新的世纪》所描述的后现代主义现象反映了当代戏剧工作者对这个题目的最基本的共识,因此,很可以做为我们了解后现代剧场的一个出发点。但是,针对后现代主义这个触及当代社会、思想、文化、生活的一个大题目,布罗凯特和芬得理的描述不但不足,而且,许多方面只不过是避开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虽然,「后现代主义」到底是什么?何时开始?有那些征兆?跟现代主义完全绝裂,或一方面拒绝、另一方面继承?或者,后现代主义只不过是现代主义的一个流变?这些问题都不是任何一个作者、任何一本书或甚至任何一个年代所能解决的。

由于剧场上的现代主义并不十分明显──直到今天,戏剧硏究者依然很少使用剧场上的「现代主义运动」这个概念来省思二十世纪的戏剧革新──因此,相对于美术、建筑方面的后现代化现象,戏剧上的后现代主义特别显得人言人殊。我曾经就三篇探讨后现代戏剧的论文做过比较(参见图表五),发现不仅有关后现代剧场的特色各家看法不同,连后现代剧场潮流始于何时,大家都缺乏共识:佛列德.马克凌(Fred McG-lynn)以为后现代剧场由亚陶在一九三〇年代肇始,君.席路德(June Schlueter)断然宣称后现代剧场在一九五二年随著荒谬剧场一起出现,罗伯.柯瑞根(Robert Corrigan)则认为后现代剧场诞生于六〇、七〇年代之交。

柯瑞根的说法比较接近布罗凯特和芬得理两人在《创新的世纪》中的记述,同时,他对后现代剧场经验的描绘,相当値得我们参考,因此,我在这里再度引述他的下列这一段话:

在理查.福曼和罗勃.威尔森等人的剧场中,我们体验到什么呢?意象而已!当代剧场的根本元素就是各种视觉和听觉的意象:语言可有可无;脚本有也好,没有也无所谓。演员的咬词吐字时而夸张,时而平淡;更多的时候是咕咕哝哝,不可理喻。没有主题,没有主旨,没有故事……敍事结构几乎荡然无存;整个演出毋宁是个持续蜕变的过程,好像是在舞台镜框中不断展现的巨幅拼贴一般。演员不再创造角色,不再扮演角色,只是在空间中创造图案而已;演员成了符征,动作的化身。事实上,组合图案成了剧场制作的中心策略;剧场演出的每一个部份都可单独存在,就像电脑库中的资讯位元一般。或者像福克斯所说的:「观众不再追索角色跟角色之间的关系,而是置身语言、视觉、音乐等等不同频道或层面之间。」在这些视觉或听觉的意象中,你也许可以领略到片片段段的不同角色,可是,整体而言,角色早已溶进了剧场因素所汇聚而成的洪流之中。

这一段话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所说的后现代剧场的特征,诸如「不确定性」、「反敍事」、「自我反省」和「角色死了」。然而,柯瑞根对后现代主义剧场的描绘,跟其他两位作者一样,对剧场外的社会、知识变迁缺少较深入的敍述,因此,很难叫人相信后现代主义代表了我们思想基础上的一次「考古学意义上的变迁」(an archaeological shift),而剧场上的后现代主义则足以跟写实主义、现代主义鼎足而三。

在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方面,美国新马克斯主义的文学理论家詹明信(Fredric Jameson)也许可以提供我们一些他山之石。

借用詹明信的理论

虽然詹明信的后现代主义论述引起了不少批评、误读或争论,但是,从剧场硏究的角度看来,他的著述颇能帮忙澄淸一些相当根本的问题。譬如,前述柯瑞根所描绘的后现代剧场语言等等经验,很可以用詹明信所说的精神分裂征状(「意/像的分裂」和「平面/无深度感」)来加以引申。

詹明信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论述相当繁多,然而,从早期的〈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1982)、〈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1984)到最近的《后现代主义》(1991) 一书,他都将后现代主义所呈现的文化特征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联结在一起来解读,同时,上溯到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发展和艺文潮流来界说后现代主义的历史意义。詹明信对十九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和文化变迁的看法,可以图表六来勾勒其主要的轮廓。

按照这张图表最右一栏所列,我们可以说詹明信的后现代主义,相对于之前的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乃是跨国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风格,其主要特征为「主体的死亡」(decentered,失去了中心)、「客体的溶解」(真实消失了),而语言则为「符征之流」(a flow of signifiers)。如果我们坐在剧院里观赏威尔森的《沙滩上的爱因斯坦》或福曼的《苏菲亚=(智慧)》Sophia=(Wis-dom),我们的经验的确颇符合詹明信所说的这些后现代主义特征:人(角色/作者)已经死亡,客体已经消失在符征之流里了。

在对北京大学学生的讲座演讲中,詹明信指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和资本主义的前两个阶段是分不开的。这两个阶段,一个是现代主义,另一个是写实主义。他说:「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对世界的体验和自我的体验。在西方,(写)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都分别反映了一种新的心理结构,标志著人的性质的一次改变,或者说革命。」

按照詹明信的说法加以应用,那么,后现代剧场将是某种「新人类」的剧场,而且,以资本主义的变迁为根据,这种后现代剧场的出现,将与写实主义剧场、现代主义剧场三分现代剧场的天下。这种乐观的另一种「革命」看法是否可行呢?我在这里不愿意加以断言。但是,无论如何,威尔森、福曼、马布矿区和乌斯特剧团的「后现代剧场」已经在现代戏剧流变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倒是不争的事实。

〈后现代主义与剧场参考书目〉

Ⅰ.英文部份:

Birringder, Johannes

1991 Theatre, Theory, Postmodernism. 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rockett, Oscar G. and Robert R. Findlay

1991 Century of Innovation: A History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Theatre and Drama Since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p. 429-81,“Postmodernism, Deconstruction, and the 1980s”.

Connor, Steven

1989 Postmodernist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the Contemporary.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Corrigan, Robert W.

1984 “The Search for New Endings: The Theatre in Search of a Fix, Part Ⅲ,”Theatre Journal 36, 2: 153-63Davy, Kate

1981 Richard Foreman and the Ontological-Hysteric Theatre. Ann Arbor, Michigan: UMI Research Press.

Fuchs, Elinor

1983 “The Death of Character,”Theatre Communications, 5, 3(March): 1-6

Gerland, Oliver

1989 “Lyotard and the Theatre of Energy,”The Semiotic Bridge: Trends from California, ed. Gerald F. Carr and Irmengard Rauch.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pp. 21-31.

Jameson, Fredric

1983 “Postmodernism and Consumer Society,”The Anti-Aesthetic: 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 ed. Hal Foster. Port Townsend, Washington: Bay Press.

1991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Kaye, Nick

1994 Postmodernism and Performance. London: MacMillan.

McGlynn, Fred

1990 “Postmodernism and Theatre,”Postmodernism--Philosophy and The Arts, ed. Hugh J. Silverman. New York: Routledge. pp. 137-54.

Marranca, Bonnie, ed.

1984 The Theatre of Image. New York: Drama Book Specialists.

Savran, David

1988 Breaking the Rules: The Wooster Group. New York: Theatre Communications Group.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The Wooster Group: 1975-85. Ann Arbor: UMI Research Press, 1986)

Schlueter, June

1985 “Theatre,”The Postmodern Moment: A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Innovation in the Arts, ed. Stanley Trach-tenberg.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pp. 209-28.

Ⅱ.中文部份:

王岳川、尙水编

1992 《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佛克马.伯顿斯编,王宁等译

1992 《走向后现代主义》,台北:淑馨出版社,原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印行。

哈山著,刘象昌译

1993 《后现代的转向:后现代理论与文化论文集》,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

罗靑编译

1989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台北:五四书店

詹明信著,唐小兵译

1989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台北:合志文化公司。

钟明德

1989 《纽约档案》,台北:书林出版社。

1989 《在后现代主义的杂音中》,台北:书林出版社。

陈光兴

1987 〈历史、理论、政治:詹明信的后现代主义评介〉,《当代》第十六期(八月号):76—90

 

文字|钟明德 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副教授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作者

后现代剧场

君.席路德

佛列德.马克凌

罗伯.柯瑞根

肇始

1952,与荒谬剧场同时出现

在三○年代由亚陶提出,在五○年代由贝克特首先实现

六○年代、七○年代之交

基本特征

片断化

不确定性

自发性

剧场性

多元主义

吊诡……

再出现的结束

反语言剧场

反剧本

演员的现存

集体参与

不确定性

反叙事

自我反省(selfreflexivity)

角色死了

代表性人物

贝克特和荒谬剧作家,Jack Gelber, the Becks,阿尔比,薛普德,约瑟.查芹,彼得.布鲁克,果陀斯基,谢喜纳,福曼,威尔森……

第一阶段:贝克特

第二阶段:生活剧场,太阳剧团,表演剧团,Le Folidrome、Theatre de la Salamandre

第三阶段:Daniel Mesguich、Herbert Blau

理查.福曼

罗勃.威尔森

李.布罗尔

琼恩.阿卡莱提思

乌斯特剧团……

相对应的社会变迁

没有讨论

无只字提及

强调社会发生了剧变,但未仔细说明

图表五:三位作者的后现代戏剧观比较。

 

 

Ca. 1848

1890’s

1950’s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国家/古典资本主义

独占/帝国资本主义

跨国/晚期资本主义

能源/动力

煤/蒸汽机

电力/马达

核能/反应炉

文化风格

写实主义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主要艺术媒体

小说

电影

电视

主体

有中心的(centered)

去中心的(decentering)

已失去中心的(decentered)

语言符号

具指涉性的(Sn)

约定俗成的(Sr-Sd)

成了符征之流(Sr)

客体

真实的世界

相对的世界

虚构的文本

代表性剧作家

易卜生、契诃夫

皮蓝德娄、贝克特

海诺.穆勒

代表性剧场工作者

安瑞、史坦尼斯拉夫斯基

布莱希特、亚陶

威尔森、福曼

图表六:詹明信的现代文化风格变迁──写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