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决定了戏的成熟度,在许多演出经验中,总觉得时间太短,许多发现必须在演出中才能出现,但《原野》的经验是将这些发现提前在排练中产生。
从未经历如此的创作过程,排练时间为期三个半月,每周五天,每次四小时,总时数近三百小时,对许多剧团而言,这些时间已经可以排二至三出戏了!
抵达新加坡的次日便开始《原野》的正式排练,当时的我有种初生之犊的精力充沛及活泼,根本不知道长期抗战的未来,才是创作最大的考验。第一天,导演说明在未来的三个半月中,将分四个阶段来拆建《原野》这个大部头的剧本。首先,必须将来自台湾、大陆及新加坡本地的演员,彼此间的信任及默契建立起来,以免因时空、国情不同而造成不必要的隔阂。第二,将修改过的剧本,以接近《原野》原貌的方式排练。第三,此时已经进入五月了,也是进入排练的第三个月,而此时的工作是将之前两个月所排练的走位及剧本,解构后再重新建构。第四阶段,是整出戏作精致及细节化修整。
在演出之前,我们整个剧组便在这预先拟定的步骤下,按部就班的进行著。其中所遭遇到创作上的瓶颈及表演风格上的差异,便在时间中一一显露。以我而言,如何在三个半月中充实又有创造力的渡过?如何与不同表演训练体系的演员合作?如何与国外导演共同创作?如何在国外的剧团中愉快的生活?如何……。这些问题绝非在出国前可以预知的,更非在台湾剧场安全怀抱中能想像的,这趟跨国之旅,也可以说是场冒险之旅,是自我挑战的过程。
不能投机取巧
在国外遇到创作上的问题,不像在台湾,随时可以找到资源及帮助,有许多部分是很本能性、很潜在特质的呈现;解决它更不能投机取巧,演员的基本功课成了生活的重心:角色自传,每场角色的生理、心理状况,角色的外在形体,角色的语言诠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及角色的最大动机等等。除了像回到学生时代般的将基本功课完成外,更花许多时间与导演讨论角色的诠释走向、角色在戏中的意象,整出戏的意念及原野的现代搬演意义及新意。
作为一个演员,我从未投入如此大的劳动,不论是在脑力、智力及体力,创作投注之深入及全面,对我而言,是个全新的经验,使得演员的定位,更贴近创作核心及源头,而不再祇停留在二线创作的处境,对于从事表演创作的我而言,无非是一项极大的鼓励。
时间决定了戏的成熟度,这份认知是在演完《原野》后才真实体会到。在许多演出经验中,总觉得时间太短,许多发现必须在演出中才能出现,但那时候戏已落幕,已不用谈成熟与否;但《原野》的经验是将这些发现提前在排练中产生,使得演出时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去塑造角色的生命,减少遗憾。
时间长也暴露不足之处。大陆及新加坡的演员,外功──语言及形体的掌握,既快又准,而台湾演员,尤其是新一代的演员,其强点在于创造力强,内心真实感足,是有别于大陆及新加坡演员,而弱点则是形式感不强及语言掌握力较弱。各地华人表演方法的差异性,在此次表演中有了良性的互动,而导演也尊重演员本身资质的特别性,各有发挥而无风格统一与否的问题。
戏早已落幕,而这些经验及记忆是可贵的资产,剧场经验有了新的新起点,希望有助于以后的演出呈现。
文字|王娟 职业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