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交每年十二月演出的贝多芬第九号《合唱》均吸引许多合唱团合作演出。(台湾省立交响乐团 提供)
台前幕后 台前幕后

《合唱》的魅力 从音乐文化扎根谈起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接触音乐最大的乐趣并非在于观赏音乐的演出,而是在于能够亲身玩音乐,享受创造音乐的快感与满足感,达成人际关系的交流。因此,鼓励地方各阶层参与音乐演出,成立业余性质音乐团体,进而推动业余与职业的互动与结合,才能将音乐落实于生活中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接触音乐最大的乐趣并非在于观赏音乐的演出,而是在于能够亲身玩音乐,享受创造音乐的快感与满足感,达成人际关系的交流。因此,鼓励地方各阶层参与音乐演出,成立业余性质音乐团体,进而推动业余与职业的互动与结合,才能将音乐落实于生活中

台湾省第五届音乐艺术季

贝多芬第九号合唱交响曲《快乐颂》

12月10日

宜兰县省立兰阳女中

12月11日

台北国父纪念馆

12月12日

中坜艺术馆

12月13日

新竹县立文化中心

台湾省立交响乐团在每年十二月间都会邀请全台湾各地区的合唱团,联手演出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合唱》,做为年度性台湾省音乐艺术季的重头戏之一,在今年的十二月十日至十三日又将再次结合十多个新竹、桃园、台北、宜兰地区合唱团近八、九百人,做第四度盛大的演出。

在这些年里与台湾省交响乐团合作的合唱团总数已经超过五十个以上,其中有些是各县市的教师合唱团(屛东、高雄市、宜兰县等)、师范学院音乐系(台南、嘉义等)、高中高职(嘉义女中、兰阳女中等)的学校合唱团,数目最多的则是一些社会团体的合唱团──例如:台北爱乐合唱团、高雄汉声合唱团、高雄基督教女靑年会合唱团、台北县立文化中心妇女合唱团、桃园爱乐合唱团、宜兰兰雨合唱团等。这些社区业余合唱团无不因为能够跟管弦乐团做职业性的演出而兴奋不已,形成台湾音乐界少见的职业与业余、外来与本地音乐团体的热烈结合。

到场聆赏的观众包括演唱者的亲朋好友与一般爱乐者,在演出者与观众之间形成密切的关联,让不少压根儿完全与古典音乐无关的人口,首次走进音乐厅大门,带动起该地的音乐人气,让这些身处不同轨道的合唱团与观众有机会齐聚一堂接触古典音乐;而其中有不少的合唱团基于演唱经验令他们兴奋难忘,甚至主动表达希望能够有机会再次参与演出,让自己有机会重温演出的兴奋与激动。这种热情让亲身参与这些活动的笔者大吃一惊,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人们参加这些合唱团,是什么原因促使得他们勇于去接受《合唱》交响曲的挑战,去唱他们音乐能力与曲目范围之外的大型乐曲呢?

合唱团──最成功的业余音乐团体

一般而言,台湾社区性的业余音乐团体以合唱团办得最为成功,分布于全省各县市的大小业余合唱团几乎皆维持每周固定练习,机关团体的合唱团多于中午午休时间练唱,其余的则利用下班后练唱,除了一些水准接近职业的合唱团之外,各团每年度做一至二次的正式公演,有时也偶尔在其他社团性的聚会中演唱几曲助兴,观众大多是亲朋好友。这些活动多数是由单一的合唱团举办,活动地点也大多仅在该合唱团所属的县市内,很少有像演唱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机会,做跨县市、跨合唱团的演出。这里就牵扯出一些有趣的话题,所谓的推广社区文化活动究竟该如何落实执行?现今在台湾推展古典音乐的工作究竟该如何的进行?难道促使音乐会每场满座该是现今音乐界的主要工作方向吗?

专业、业余分界模糊

对于大多数人们而言,接触音乐最大的乐趣并非在于观赏音乐的演出,而是在于能够亲身玩音乐,享受创造音乐的快感与满足感,借以抒发个人的情緖,暂时摆脱乏味无聊的现实生活,进入广大的幻想空间之中,同时也连带的透过参与音乐的演唱(奏)达成人际关系的交流,达成艺术的社会功用之一。而在某种程度上因为上述原因,所以卡拉OK在这些年大行其道,它提供了非音乐专业的人们有机会过过音乐专业的瘾,能够在专业的伴奏下一展歌喉。大量泛滥的卡拉OK、MIDI还有许许多多的电脑MIDI录音编曲软体,在近些年来彻底的打破以往必须要受过多年专业训练,或雇用伴奏才能接近音乐的限制,让音乐唱(奏)不再是专业音乐家的专利,任何的门外汉只要稍加训练便可以享受创造音乐的快乐。以往被动式的欣赏几乎已经被主动式的接触所打平,强将音乐分为职业与业余的分界线也正消失。

专业音乐家们对于举行音乐会遭受财力与票房两方面压力的直接反应就是去找公司厂商赞助,或者找社团、协会挂个协办,一方面以此打平音乐会的开销,另一方面也比较能显示出与社会有著互动的关系。但是其实这是一种表面化的假象,职业音乐家所在乎的往往是一己的票房与声名,而非真正的在演出内容或合作对象上,与社区或赞助的企业体做紧密的结合,纯粹只是将社区或企业体当作是解决他们票房或经济问题的解药,单方面要他人共襄盛举来参与文化活动,倘若一旦遭到拒绝便觉得对方没有文化认知,而非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找出双方的交集点,从而进行推广音乐的游说工作,让古典音乐能够与那些毫无关联的人们之间发生一点联系。

营造音乐环境

为普及、推广社区音乐活动,并非只是将职业乐团带入鄕下而已,而是要由政府提供硬体方面的支援,鼓励地方各阶层参与音乐演出,在各地成立更多的业余性质音乐团体,如管乐合奏团、靑少年管弦乐团等,提供市民学习音乐、接触音乐、练习合奏的机会,进而推动业余与职业的互动与结合,让在地的团体有机会与外来的专业团体同台演出,或者到外地交流演出。也就是说,不妨让古典音乐中一些原本源于生活的要素回复原貌,让真正必须在音乐厅里欣赏的音乐杰作留在音乐厅里,让人们有机会对这些人类声音文明中的杰作做深入专门的了解与复活,但是同时也将透过音乐所产生的人际互动关系与参与感当做是推动音乐文化的目标之一,而不是一味地把所有的古典音乐供奉成伟大的艺术品加以膜拜。

在莫札特的时代,维也纳贵族的庆生活动或喜庆聚会无不是在乐声伴随下进行的,而人人更是在这种聚会中争相表演才艺,进行社交活动。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音乐是一种能够融入社会的文化活动,而不只是精神或高阶层文化的象征而已。唯有在有足够业余表演空间的情况下,古典音乐才会生根,唯有在音乐能够生根的情况下,职业音乐团体才有活动生存的空间,否则一味追高的结果很可能是高不成低不就,既失去社会其他阶层的参与,也不见得在音乐艺术上有什么建树,妄自兴叹时不我予,那么或许对于台湾现今音乐会不景气的状况才能从根治本,逐步健全音乐大环境。

 

文字|陈树熙   台湾省立交响乐团副指挥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