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n Sale的舞者拿著凹凸镜,照映自己,也照映外在环境。(林铄齐 摄)
舞蹈 演出评论/舞蹈

潜藏于近距离的心灵缩影

评体相舞蹈剧场「生命走向另一个世界出口」

舞者的肢体表现最杰出亮眼;音乐也为舞蹈营造出不同的气氛。但是道具、舞蹈表现形式与、意象符号的反复使用,与舞台设计的单一化,在视觉感官上则稍显单调简朴。

舞者的肢体表现最杰出亮眼;音乐也为舞蹈营造出不同的气氛。但是道具、舞蹈表现形式与、意象符号的反复使用,与舞台设计的单一化,在视觉感官上则稍显单调简朴。

体相舞蹈剧场「生命走向另一个世界出口」

4月27〜30日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体相舞蹈剧场团长李名正,以源于自我对某些事物的体会领悟,理性分析其感性的内在体验,并透过肢体动作,一点一滴渲染出抽象迷惑的心灵意识,组织架构成极其个人色彩的演出「生命走向另一个世界出口」。舞作在实验剧场的黑箱式空间中推展、扩张出冷色调的现代疏离感。编舞者似乎借此转化,为自己记录一段心路历程,再将此作为下一段舞蹈旅程的起点。

手势、指间表征的动作

第一支舞《沈静──独白》,编创者以游移于舞台中后段的艺术装置、置于舞台的三角形小茶几、红白椅子三者之间的动线贯穿全舞。在音乐烘衬下,搭配张口无声的面容,时而凝视远处的眼神、时而凝滞的手势,动作语汇显现出极个人化的内在情感,沈湎中透露出一股无声呐喊,传递孤独的茫然感和情绪的起伏。接下来的《是消失?仰或是重生》,舞台布置延续前一支舞的概念,再加入一个装著水的容器道具,以男女两位舞者伸缩手臂大关节动作的互动关系,勾勒出制式机械化的人际关系。两人看似各自独立的个体,但男舞者经由手掌、脚掌所制造的水渍,无形中牵制了女舞者的动作走向。舞作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中,延伸出人、我之间消失与再生、主动与被动的对比关系。

《自剖》、《独奏》同样在梅芮迪斯.蒙克(Meredith Monk)、Do You Be的音乐烘托下铺陈发展。《自剖》以快速流畅、柔中带劲的两股动能交互使用建构而成,舞者精确的动作在音乐的喃喃人声陪衬中,表达出某种自我矛盾的感受与不确定的关系。第四支《独奏》则是令人眼晴一亮的小品独舞:李名正惯以手指末梢关节引领身体情绪,经由外在的自我轻抚、碰触椅背、屈膝仰头等动作,向内窥探内在心灵活动。手势动作不时在整晚的其他舞作中出现,编舞者在此除了赋予指间有表征意义的符号之外,尚有堆砌情绪的功能。舞者高沛龄以纯熟的肢体动作,将音符与身体线条融合为一,勾勒出独特的私密情愫。

探索人、我、空间的关系

编舞者在《我看见》中以对称的空间位置,处理两位女舞者的动作关系,舞作则以ABA的形式进行。在第一、二段,舞蹈以对角拉动、轻推抗衡的力量丰富了动作质地,第二段则以口语文字取代音乐旋律,动力则转为游移间接。舞者随著彼此言语对话及手指在身体、在空间中的游走,藉著找寻自我的身体语言,实则欲理出失落迷惑的自我。《剖析》先由男女两人相互传递咖啡杯营造出人与人之间似有若无的互动关系,即便彼此没有眼神交会,但两人在高低层次的变化,转移姿势方向的刹那间,已打破各自的空间界限,产生讯息相通的互动关系,即使第二段的群舞部分,仍以这样的理念贯穿围绕在这层关系上。舞作本身或许没有具体明确的戏剧成分,但已宣泄出自我、他人和空间三者的微妙关系。

On Sale I、I I随著乐声的飘忽不实、转折变换,两位回应著音乐的女舞者,手中拿著正方型凹凸两面反照物照著自己,也照射著周围外在环境。「回照反映」这个举止动作潜藏著两种空间意涵:一个是自我经过内在省察之后,外显为有范畴的知觉空间,另一个则是心灵活动反映出意识形态的无形空间。

最后一支舞《听一听那抽芽的声音》在极限主义大师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的音乐主题下,编创者以手势象征植物的生命源头,手向下扎根,向上发芽成长、开花结果,这种更换轮替的意象动作,引申成周而复始的重复性动作,层层叠叠堆砌发展成此舞。编创者在处理动作舞句与音乐关系上采时分时合、若离若即的手法,似乎并非完全以音乐结构来铺陈舞蹈语句,某些段落甚至试图与音乐相抗衡,强弱动静之间出现对比的奇妙氛围,同时也营造了另一个暧昧不明的舞蹈时空。

「生命走向另一个世界出口」的八支舞作,以舞者的肢体表现最杰出亮眼,为整体表演增色不少;音乐风格多样化的选用,也为舞蹈营造出不同的气氛。但是道具的雷同应用、舞蹈表现形式的相似性、意象符号的反复使用与舞台设计的单一化,在视觉感官上则稍显单调简朴。至于舞蹈的外在形式,李名正虽然努力在动作语汇发展上同中求异,异中求变,但是相似的空间形式、表现手法与动力运用,不免带给观众某种程度的惯性疲惫。同时,由于实验剧场的舞台空间有限,因此舞作较难发挥快速、群体的动线位移,空间运用以偏向于点状的串联和变换层次、方位的运用。

从节目单不难发现,身兼舞团制作人、编舞者、舞者、教师多重身分的李名正,是个认真、多产的编创者。但或许如何拿捏创作质量与区隔舞作的相仿,是个値得思索的两难问题,艺术编创者应该适时的调节创作脚步,回头自我检视,为舞蹈生命开创更多元及宽广的路。

 

文字|林郁晶 国立台湾体育学院、中国文化大学舞蹈学系兼任讲师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