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身错置》这支极抽象舞蹈视觉重心是两位表演者的肢体对话。(林铄齐 摄)
舞蹈 演出评论/舞蹈

我,我们,还有光

林原上与安娜.雨贝《分身错置》

在没有语言和文字的协助下,仍然能够让欣赏者感到趣味,这支舞就是让人看了会回味的作品。虽然没有满满的票房、震天的掌声,但是《分身错置》一幕幕画面令人「视觉暂留」。

在没有语言和文字的协助下,仍然能够让欣赏者感到趣味,这支舞就是让人看了会回味的作品。虽然没有满满的票房、震天的掌声,但是《分身错置》一幕幕画面令人「视觉暂留」。

林原上与安娜.雨贝《分身错置》

11月4、5日

国立艺术学院展演艺术中心舞蹈厅

不同肢体质感及特色,是舞蹈吸引人之处

在舞蹈表演愈来愈少肢体探索的潮流下,即便是一场没有多元舞台设计的纯粹肢体展现,都能够一解爱舞观众视觉上的饥渴。旅居法国多年的林原上和来自瑞士的安娜.雨贝(Anna Huber)一起呈现双人舞蹈演出《分身错置》,舞台上没有太多矫饰的布景或道具,简单的灯光搭配纯净且多样化的肢体动作,舞蹈回归身体层面,节目好看。

《分身错置》来台以前已经在欧陆巡演过,这支极抽象舞蹈视觉重心是两位表演者的肢体对话。有时候两人做出对衬的动作,像是合唱般和谐;有时两人各自表现,呈显个人对身体律动的概念;偶尔也会来段轮舞,在不同节奏、速率下,表现不同的身体质感。观众可以清楚看到两人的肌理表现、关节运用、身体爆发力、延展性,身体语汇多样化。

两个不同文化、身体训练背景的舞者,表演出不同肢体质感及特色,是舞蹈吸引人之处。整场演出,林原上和安娜的表现力都相当抢眼,却不失和谐。京剧演员出身的林原上,作品总脱不了东方和禅的概念,这次舞展,他跳脱京剧身体窠臼,融入许多不同的身体元素,甚至在京剧身体语汇上力求延伸,算是他身体的一大突破,也让观众对东方肢体有新视觉。而安娜西方式的身体技巧,在节奏和动作掌握上,既细致又精准,再加上两人长期共同编舞,东方意味的身体律动方式也间接融入她的律动中,由身体形象隐约流露出来。

这支舞好看,灯光设计功不可没

在毫无布景的情况下,《分身错置》将两侧翼幕撤除,裸露的侧灯及支架让舞台看起来更加空荡,也增添了舞作实验效果。尽管如此,并不影响两人在舞台空间的运用和调度,借由灯光设计与舞径流动,整支舞相当程度地涵盖独舞、双人舞及近乎「群舞」的结构,尤其当观众的视觉暂留那一刻,仿佛看到台上群舞的画面。

灯光设计是让舞蹈迷人的灵魂,虽然整体看起来,舞台灯光只有黑与白、暗和明两个基调,但是在哈维.盖瑞(Herve Gary)的设计下,灯光也表演起来。从舞蹈一开始,灯光就扮演著介绍出场人的角色,随著表演者身体律动和肢体特色,亮著的灯泡,灯光和音乐、舞蹈紧密结合,不仅强化舞台视觉效果,也增加舞者身体线条及动能展现出的美感。此外,盖瑞在舞台三分之一的位置悬吊著的一盏微弱小灯泡,这盏从头到尾有著明暗变化的灯,某种程度也在和两位舞者对话。

除了舞者身体之外,灯光也为舞蹈空间营造多变的效果,虽然仅仅是两个人的舞蹈,在灯光设计下,在舞台四个角落切割出四个不同的表演区块,逆光的使用让舞台变化更多样。其实,这支舞好看,灯光设计功不可没,从舞者脸部的表情、身体的姿态到肢体形象,灯光既扮演辅助的角色,某些时候也像是主角。观众很难甶灯光的色彩去观察舞蹈的情绪,却可以细看一幕幕灯光所演绎出来不同明暗度的层次,去揣摩全舞的情感,即便是黑与白交融而成的中性调子,明暗之间也能够道出舞蹈所要传达的情感。

《分身错置》原文L'autre et moi,还有一个中文译名是《彼我不分与此我》,无论是哪一个舞名,对观众而言,舞蹈意涵仍然很抽象,这也是现代舞让大众不敢亲近的原因。不过,相较于其他许多「舞以载道」的作品,这支舞作即便抽离掉编舞者「复杂」的思考,也能获得肢体视觉享受。

舞蹈是身体艺术表演,在没有语言和文字的协助下,仍然能够让欣赏者感到趣味,这支舞就是让人看了会回味的作品。好看是观众的感觉,虽然没有满满的票房、震天的掌声,但是一幕幕画面令人「视觉暂留」。

 

文字|王凌莉  新闻文字工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