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个乐团在托尼替丰富的肢体语言及威权式的带领下呈现一种热情奔放的新气象。(白水 摄)
音乐 演出评论/音乐

颠覆传统的新世代音乐

评澳大利亚室内乐团

首先由独奏者采用帕格尼尼第六号绮想曲的快速颤音(Trill)带出气氛,最奇特的是利用各声部的演出者交替拉奏主旋律,主题在四处流窜,听众被耍得眼花撩乱,煞是漂亮,有如发烧音响的音效测试,加上他们鲜明的肢体语言,搞得全体听众血脉贲张。

首先由独奏者采用帕格尼尼第六号绮想曲的快速颤音(Trill)带出气氛,最奇特的是利用各声部的演出者交替拉奏主旋律,主题在四处流窜,听众被耍得眼花撩乱,煞是漂亮,有如发烧音响的音效测试,加上他们鲜明的肢体语言,搞得全体听众血脉贲张。

澳大利亚室内乐团

5月1日

国家音乐厅

这是一场全新、顚覆以往弦乐室内乐团的演出印象,带给听众的是耳目一新的听觉及活力四射的肢体视觉效果。全团一式黑衬衫、黑长裤,甫一出场便带给听众很另类及活泼的印象。全团除了大提琴手外,所有人以站立表演,尤其在艺术总监理查.托尼替(Richard Tognetti)身兼独奏与指挥的带领下,呈现了热情洋溢的肢体语言,及充满了设计、默契凝聚力的整体说服力,听众几乎只要开启耳朵,便可源源不断地接收来自于托尼替那种威权式的精良设计及对于音乐表现的强烈企图心。一开始笔者能醉心沉浸在那种不用太多思考,全然被带领安排进入他们音乐世界的氛围中,他们的表现依然具有一种魅力,每一个人对音乐的全力以赴及投入令人印象深刻,每个声部之间的互动关系表现出彼此愿意相互合作的善意,在在显示这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室内乐团。

但是在历经了两首曲目之后笔者开始深思:他们是不是太年轻了,不太懂得在音乐上留白的意境?其实有些时候音乐留些想像空间,不要把听众的耳朵塡满,在表现的境界上似乎层面更深奥些,音乐之所以属于艺术的范畴,由此可见一斑。艺术的表现空间非常地宽广,挥洒的领域有著无限的可能,重要的是如何掌握住主题的诉求呈现加上独具个人风格的色彩,方可结合成为与观赏者之间的心灵交汇,在相互的激荡下便塑造出完美的艺术境界。

这次他们所排出的曲目分量相当坚实,包括展现托尼替个人表现魅力及领导统驭能力的海顿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及他个人改编的帕格尼尼第廿四首绮想曲,另外托尼替亦改编了舒伯特最著名的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当中的第二乐章,让整个弦乐团呈现出无与伦比的丰富色泽,音色纯正,各主题声部明确表达出漂亮的层次感。

下半场排出了澳洲作曲家彼得史卡尔梭普(Peter Sculthorpe)为这个室内乐团所创作的《悲歌》,作品呈现出作曲家对澳洲大地的一种眷恋,试图透过此曲挥别浓浓的鄕愁。压轴的是弦乐团经典曲目之一的德佛札克E大调《弦乐小夜曲》,全团默契十足,在音量起伏变化及弹性速度的灵活运用上,展现出从容不迫的说服力。

挑战视觉与听觉的演出

海顿在音乐史上享有「交响曲之父」的美名,不仅是因为他创作了许多主题鲜明、风格各异的交响曲,同时他也确立了古典交响曲的标准格式。由他亲笔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至少有三首,而这三首全部以大调呈现,并且全部附上大键琴伴奏,从此观点可看出这三首协奏曲乃是巴洛克时期变迁至古典时期的过度型态。这首第一号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表现上非常地工整,是题献给当时名噪一时的义大利小提琴家路易.汤玛西尼(Luigi Tomasini)。

澳大利亚室内乐团不愧被誉为一支充满活力及训练有素的团体,这首海顿协奏曲一开始的前奏,便在独奏者托尼替的带领下画出一股凝聚力十足的乐音,每个团员全力以赴的向心力,令听众耳目一新。尤其独奏者肢体语言的表达非常另类,好像除了音乐表现的诉求外,另外还要让你的视觉呈现一种崭新的气象。从托尼替的拉奏表现上,可看出他受过极严格的学院训练,对于音质控制、技术的驾御乃至于乐曲风格的掌握,都可听出他亟欲作好音乐的企图心。虽然偶而在高音音准上稍有些微闪失,但他十分巧妙地运用音乐厅的残响效果瞬间滑音带过,倒也不失经验老道。

第二乐章在精巧的序奏后,伴奏的弦乐团以拨奏方式烘托出主奏者如歌唱般的甜美旋律,宛如小夜曲般的安详恬逸。在默契十足的拨奏中,独奏者从容不迫地营造出极透明的质感,最主要的是他具有敏锐的耳朵,善加利用了在弦上共鸣音的正确位置,加上音乐厅的残响特性,塑造出极漂亮的音色,手法高明。

第三乐章是3/8拍的急板速度,以三拍为一大拍,整体乐团齐心动了起来,十足掌握了乐曲的律动感,曲风丰盈清新,整团具有极强烈的向心力,尤其由第二小提琴首席Helena Rathbone代替首席带领乐团有相当称职的表现。

在空间四处流窜的声响

第二首曲目是由托尼替改编的帕格尼尼第廿四号绮想曲,这首曲子由于相当有独特的表现技术,因此曾有众多作曲家如布拉姆斯、拉赫曼尼诺夫等人改编以各种形式来表现。今晚的版本则是另一种全新的感受,这是由小提琴独奏加上弦乐团的互动所共同创造出的效果,相当新颖奇特。

首先由独奏者采用帕格尼尼第六号绮想曲的快速颤音(Trill)带出气氛,最奇特的是利用各声部的演出者交替拉奏主旋律,主题在四处流窜,听众被耍得眼花撩乱,煞是漂亮,有如发烧音响的音效测试,加上他们鲜明的肢体语言,搞得全体听众血脉贲张令人印象深刻;在一段大炫技之后又来一段有如安眠曲般的宁静,然后结束在炫耀丰富的大声响中,获得满堂喝采。

不过有些扫兴的是今晚的听众似乎有不少是凑热闹而来,在乐章中间拼命地鼓掌,令演奏者颇为无奈,而且就是有不知礼节的听众无视于他人存在地咳嗽,干扰他人欣赏情绪,真令人扼腕。

舒伯特脍炙人口的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被改编给弦乐团演奏依然动听;由一段主题加上六段变奏所构成的凄美少女与死神的对话,紧扣住所有听众的思绪。此刻乐团以一种极纯净的音色,各声部的演奏者竖起了耳朵彼此相互交流呼应,那种专注的精神凝聚出一股令人摒住呼吸的气氛,尤其每位演奏者运弓部位的选择似乎都曾经过精良的设计,无怪乎音色是如此纯净,真是漂亮。不过最难得的是,每个人身怀绝技却又不单独露光芒的控制功夫最是令人激赏。

声音的魔法师

下半场首先演奏史卡尔梭普的乐曲《悲歌》,全曲在弦乐团扑朔迷离的色彩陪衬下,大提琴独奏与小提琴独奏之间有许多互动,作曲家把许多复杂心情思绪透过一些不协合音的纠缠,然后由大提琴独奏极纯净的乐音慢慢冒出来,真是美,大提琴首席Emma-Jane Murphy音色控制绝佳,共鸣点的掌握精确无比,是全曲表现的灵魂人物。

最后一首是德弗札克的E大调弦乐小夜曲,全曲洋溢著自由形式、精致的和声、流畅的旋律加上轻盈的节奏。笔者坦承他们的确是声音的魔法师,所有团员绝对地服从于托尼替的带领,统一的指法、弓法、在弦上位置甚至滑音都一致,做法上稍具煽情效果,默契与企图心却是一流。

在第二乐章起伏变化及弹性速度运用灵活,在时间上非常从容不迫,似乎早已熟悉音乐厅的特性一般。紧接著第三乐章是一首不受传统格律约束、风格自由的曲目,那种不树立个人风格及绝对的同心力,使得整个乐曲鲜活了起来。「甚缓板」的第四乐章充满著安详与平静,每个声部相当清楚地扮演适当角色,尤其低音大提琴手的拱托相当称职。

最后一个乐章是活泼的快板,正符合他们的性格,每个人仿佛脱缰的野马,各展身手在舞台上发挥,活力四射。

乐团最后安可了两首葛利格(Edvard Grieg)的《霍尔堡组曲》中的第一段及最后一段,充满无限活力的动感树立了乐团的形象,但未来如要让听众有所沉淀,更内歛扎实的自然表现风格应是努力的目标。

 

文字|苏显达 国立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