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弗乍克也会黯然神伤 (杨忠衡 摄)
音乐 评论/音乐

德弗乍克也会黯然神伤

布拉格广播交响乐团

下半场的德弗乍克第九号交响曲《新世界》,指挥几乎不处理乐句细节,虽有点无为而治的气槪,然而乐手表现却是平板的,毫无德弗乍克音乐中的温暖人性。不禁令人怀疑,难道他们对自己的「国乐」已经掉以轻心,以致将来有赖「礼失求诸野」了 ?

下半场的德弗乍克第九号交响曲《新世界》,指挥几乎不处理乐句细节,虽有点无为而治的气槪,然而乐手表现却是平板的,毫无德弗乍克音乐中的温暖人性。不禁令人怀疑,难道他们对自己的「国乐」已经掉以轻心,以致将来有赖「礼失求诸野」了 ?

布拉格广播交响乐团

1月7日

国家音乐厅

有时候,有这样的团队来台湾观摩也是好的,至少可以重塑国内乐团的自信心,知道并非所有外国知名团队都高人一等。

从资历审视布拉格广播交响乐团,是相当骇人的。该团被称为是欧陆一流广播乐团之一,以「令人瞠目的曲目及卓越的演奏水准在国际乐坛占据重要地位」。虽然该团的领导者(七〇年代的克隆侯克、八〇年代迄今的瓦雷克)还不算世界最前列的指挥家,但历史上和该团合作过的指挥不乏孟许、孔维兹尼、马舒、罗杰史特文斯基、马克拉斯、纽曼之流的传奇人物,应该多少受到相当薰陶。然而,该团的表现确实未必比本地乐团灵光。

幸好还有张健一

同样令人眼睛为之一暗的,是随团指挥家王进。这位号称多项指挥大赛的得奖人物,实际上也并没有传闻中的惊人魅力。第一首斯梅塔纳《被出卖的新娘》序曲,除了节奏感还带来东欧音乐特有的民族风格脉动之外,音色平板,层次模糊,似乎未经处理的排练。

接下来的贝多芬第五号钢琴协奏曲果然令人为之瞠目。独奏者是「驻团独奏家」杨.席蒙(Jan Simon ),他以与乐团极不搭调的秀气触键展开号称《皇帝》的五号协奏曲。起先笔者以为他想树立一种别具一格的精致诠释,然而愈来愈发现,即使如此包容,也奏得太松散、太漫不经心了。他的演奏,就像声乐家排练时保留实力般,看不出投入和使出全力的神情。乐句平淡、没有张力、甚至连个像样的强奏都没有,整个人懒洋洋的,偶而还不忘记来个拖拍或漏键,宛如心有旁骛的练习生,令在场听众如坐针毡、度分如年。乐团的搭配也只是聊备一格,来几段一头热的总奏而已,谈不上杰出。

令人不解的是,已经够冗长的节目,还另外安排了四首由男高音张健一演唱的威尔第、浦契尼歌剧咏叹调。所幸这位男高音资质不错,意外地为音乐会带来小小的高潮。他的声音清澈、雄健,尤其有不错的控制技巧;音区转换自如,高音区并不用体力硬唱,而是转换成省力又安全的技巧唱法,使他的声音舒适还有裕如的戏剧性,总体而言可圈可点。

《新世界》又面临冷颤

下半场的德弗乍克第九号交响曲《新世界》,与斯麦塔纳作品一样,有些地方尙称杰出,例如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主题的轻重节奏处理明晰而正确,突显道地的东欧风格。然而其他要素,就暴露出合奏素养不足。例如整齐度,参差情况颇为严重。指挥几乎不处理乐句细节,虽有点无为而治的气概,然而乐手表现却是平板的,毫无德弗乍克音乐中的温暖人性。弱奏部分,乐器声部衔接粗糙,默契不足;强奏部分,虽然铜管音色不错,但表情常缺乏节制,显得粗枝大叶。最后,値得期待的独奏乐段呢?还是一样地僵硬平直,不禁令人怀疑,难道他们对自己的「国乐」已经掉以轻心,以致将来有赖「礼失求诸野」了?

乐团缺乏默契和素质,指挥也没有塑造总体美感的概念,演奏气氛相当地「例行」,对期待看到顶尖水平演出的爱乐者来说,不仅失望,也感到错愕。其实自从冷战结束以来,东欧乐团从前苏联以降,都面临人才外流的窘境。上世纪结束前几年,古典音乐事业更遭遇空前萎缩,全球如此,台湾亦然。音乐人才不但往少数顶尖团体集中,次等人才也因音乐景气欠佳而流向其他行业。近年来访的国际乐团,令人惊艳叫好的,实在是愈来愈少。

唱片事业在二十世纪中带给古典音乐一个前所未有的蓬勃春天,然而巨量的「不朽名碟」,也带给古典音乐事业迟早要面临的生命冬天。新生代爱乐者可以花很少代价,透过有声媒介轻易接触经典级演出,使得观众愈来愈不易满足,连带压缩二流乐团的生存空间。「给我最好的,否则宁可不要。」这是古典乐迷(尤其是没有古典音乐历史背景的东方人)的普遍心态,也是音乐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所以除非是真正値得一听的名家之演,二线乐团来访的意义愈来愈小。这个趋势在新世纪似乎并没有改变的迹象,就像古物的博物馆化一样,时间愈久,愈珍稀可贵,却同时向更少的陈列点集中,离日常生活愈远,这是无法回避的历史规律。与其把资源用在邀请外国二线团队,不如多思考如何创造属于新世纪的音乐舞台吧。

 

文字|杨忠衡 资深乐评人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