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舞蹈

光影细绘多样人生

灯光设计是全舞的大功臣,灯光的多重表情,反射出舞台事物的多样感情,更给予观赏者不一样的心情。灯光设计王世信这次在《芦苇地带》里用灯光展现大自然光感,从日暮西山、日正当中到日出前的晨曦,把舞台上的芦苇照活了。灯光随著舞蹈情绪所设计的色调,除了成功地结合自然光景与舞台灯光的美学外,也为整场舞蹈的剧场张力增色不少。

灯光设计是全舞的大功臣,灯光的多重表情,反射出舞台事物的多样感情,更给予观赏者不一样的心情。灯光设计王世信这次在《芦苇地带》里用灯光展现大自然光感,从日暮西山、日正当中到日出前的晨曦,把舞台上的芦苇照活了。灯光随著舞蹈情绪所设计的色调,除了成功地结合自然光景与舞台灯光的美学外,也为整场舞蹈的剧场张力增色不少。

台北越界舞团

《芦苇地带》

11月7日~9日

身体表现力向来爆发性强烈、能量十足的罗曼菲,经过一段身体折磨后,人生有了另一种层次的思考,她的新舞作《芦苇地带》没有华丽的炫技语汇,只有编舞家历经生命与岁月洗炼后的成熟和内歛。很少看到罗曼菲这样用「心」在编舞,而这样的舞蹈由三组身体年龄不同,却都拥有丰富舞台经验的舞者诠释,相当贴切。也因为舞者们纯熟的技巧,才能将角色的张力与身体的细腻度刻划得淋漓尽致。

灯光细细刻画

《芦苇地带》对编舞者而言,是一个关于记忆的故事;看在观众眼里,它也许是一幕幕人生的进行式,或者是一段段超越现实生活的假想情境。幕一升起时,满台芦苇立刻点出舞蹈主题,罗曼菲亲饰的旅者提著皮制旅行箱,手持黑伞,步入舞台,她打开旅行箱的刹那间,象征「记忆」的电脑出现在舞台前,形成舞蹈主轴,故事就这样开始了。第一对出现在舞台上的情侣(也可能是夫妻)是王维铭与吴素君,这一段描述男欲离而女眷恋的舞蹈,没有任何口白,肢体和表情的传达,就足以强化戏剧张力,光打在舞者身上,从脸部到肢体,刻画细腻。这段舞蹈开始得有些惆怅,为了凸显戏剧张力和气氛,舞程也拉长。就在分合难定之间,舞台灯光由忧郁的蓝转为明亮的橙黄色,旅人的黑伞也换了白伞,「记忆」将观众的视线引到青春年少的时空,张晓雄与谢明霏两人的爱情双人舞,从追逐、嬉闹、拥抱到缠绵,生活化的肢体语汇成功地转化为舞蹈动作,不仅在流畅的动作里蕴含双人舞技巧的特质,同时也留给台下观者咀嚼的空间。

时空切换得宜

记忆和现实时空的切换对舞台表现是项挑战,如果时间点没有掌握好,很容易造成舞台视觉混乱,观众不知其所云,然而罗曼菲在时空切换的时间点掌握得宜,当观众沈浸在欢乐的双人舞时,吴素君落寞的独舞,顿时将时空拉回现实,「记忆」再度消散,舞台灯光再次暗淡,她和王维铭的舞蹈关系成了切割舞台的两条线。当电脑再度开启时,明亮的双人舞重登舞台,现实和记忆两个不同时空在台上交叠,两种相异的舞台情绪和动作质感在同一个临界物质──芦苇间流动,一样景两种心情,舞蹈也能表现情境。

难演的死别哀痛

〈死别〉是全舞情绪最低落,也是观众最不耐的一段舞蹈,如果视线只飘在天人永隔的情节上,这段舞蹈真的太长;但是细品中年舞者肢体技巧的纯熟度及角色诠释的丰富感,若非像郑淑姬这般舞台经验成熟的资深舞者,恐怕会「毁」了此一舞段的视觉美感。要「跳」出天人永隔、两个时空相思的哀痛感,比「演」得还困难,郑淑姬让观众感受到了,可惜的是,陈伟诚在拿捏舞戏之间的纯熟度稍嫌不足。

舞蹈尾声,旅人角色再度提著旅行箱出现,罗曼菲在这段舞蹈里清楚地跳出原有的情境,叙事者的角色更加彰显出来。落幕前,女舞者放下皮箱,原本在第一段舞蹈里分合难定的纠葛,到这段舞蹈明朗化了,她决定「放下」也甘心「放手」;另一方面,死别难熬的另一对在此舞段里,也有空间重叠,生命豁达的一番景象。

日出到日暮表情鲜活

灯光设计是全舞的大功臣,灯光的多重表情,反射出舞台事物的多样感情,更给予观赏者不一样的心情。灯光设计王世信这次在《芦苇地带》里用灯光展现大自然光感,从日暮西山、日正当中到日出前的晨曦,把舞台上的芦苇照活了。侧灯最能表现舞者肢体线条和脸部表情,在这支舞里,他大量运用侧灯凸显角色的喜、怒、哀、乐,而台上表演者表情的转换,也直接影响观者的心情变化。此外,灯光随著舞蹈情绪所设计的色调,除了成功地结合自然光景与舞台灯光的美学外,也为整场舞蹈的剧场张力增色不少。

日正当中虽然能够绽放太阳强大的能量,刺眼的光线却往往阻挡人们的视觉,错过了事物多样的表情。尽管日暮西山让人有种黑暗将临的恐惧和美好将逝的落寞,霞光映照出的多彩反而留给观者更多回味。罗曼菲的新作《芦苇地带》虽然以爱情为题材,内容却隐含多样化的人生,爱情是她自身的经验,也可以是她钟爱事物的比喻,像是「舞蹈」。十年前,她和郑淑姬、吴素君等人共同创立台北越界舞团,从舞蹈作品中可以看出她们仍希望展现四十岁舞者宝刀未老的一面;时过十年,舞团并没有随著创团者的年岁流逝而老化,近两年来,在作品和表演者中力求活力。而罗曼菲历经病痛后的创作,不仅让观众看到资深舞者的身体内涵,也展现出一个「知天命」的创作者内心的样态。

就舞蹈而言,《芦苇地带》并没有让观众很过瘾,但它是一部好作品。当观众在看到舞台展现彩霞满天的美感时,也对创作人怀有日将出的期待,这给了罗曼菲创作压力,也是一种鼓励。

 

文字|王凌莉 新闻文字工作者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