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舞蹈

影像造梦有成,舞蹈落足无痕

或许是因为剧场太大,音乐热闹繁复,影像的视觉冲击更毋庸置疑地强烈,让编舞者古名伸在许多片段大量采用群舞、动作群组的方式处理。然而,舞蹈不管在处理所谓易变的爱情也好,或是人际关系猜疑的议题也罢,都因处理主题的方式过于庞大,使得舞蹈的情感无法深化,舞者吃力再勤快的动作,也被影像和偌大的剧场给吃掉,而显得虚弱不堪。

或许是因为剧场太大,音乐热闹繁复,影像的视觉冲击更毋庸置疑地强烈,让编舞者古名伸在许多片段大量采用群舞、动作群组的方式处理。然而,舞蹈不管在处理所谓易变的爱情也好,或是人际关系猜疑的议题也罢,都因处理主题的方式过于庞大,使得舞蹈的情感无法深化,舞者吃力再勤快的动作,也被影像和偌大的剧场给吃掉,而显得虚弱不堪。

影舞集表演印象团《@梦》

5月2~4日

台北国家戏剧院

前先时日一度采访《@梦》的编导陈瑶,她说要在剧场里造梦,要让久习于疏离冷漠的观众,感动。笔者虽然佩服她的创作理念,可是在心里深处仍存留著问号:在剧场里发生的感动不只要有心意,更要有一双熟谙操作剧场技法的巧手,才能编织出一出不落俗套、不见凿痕,令人忘却尘嚣、坦然敞开心怀接纳的作品。

那日,当笔者坐进了观众席,被巨大银幕上绵延飞来的云层包裹时,立时一扫连日来因SARS蒙上的阴郁;而当仿佛水蛇柔摆腰款的软枝缓缓出现,后方天幕和前方垂悬的景片连成了一片迷雾森林,我必须说,陈瑶真的做到了──至少在动画影像的部分,她让观众一点也看不到技巧地,表达了她心里的梦与感动。

可是这毕竟是一个剧场作品,姑且不论这是不是一个「舞蹈」演出,倘若无法和舞蹈、音乐、舞台、灯光等剧场元素达成有机的组合,就算影像做得再好,也像倒了杆的帐篷,依然无法撑起剧场的一片天空。

群舞被吃掉了

《非爱情故事》二部曲──《@梦》,并非《非爱情故事》续集。故事架构仍以第一版为纲,从「云母」造云,逐一写出梦与现实交会的场景。《非爱情故事》是影舞集与古名伸、舞蹈空间舞团的舞者,所尝试的第一个结合大量动画影像与舞蹈演出的大型制作;而《@梦》可以说是影像与舞蹈创作者在第一次的试验之后,在调适技术与跨领域创作各层面之下,所做的修正版。

《@梦》以「音乐剧场」自称,但从其动画影像所占的比重来看,或许称之为「影像剧场」会更适切一点。同样的,《@梦》也逃不开任何一个使用影像的剧场作品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当影像与现场表演同时存在,该如何适切引导观众的视觉焦点落在作品的发展线上?不过《@梦》的问题并不在此,影像与舞蹈之间的焦点调配、主从关系的互动并未产生太大的问题,更大的问题反而出在影像和现场表演(舞蹈)之间,因调性不同所产生的不协调感。

或许是因为剧场太大,音乐热闹繁复,影像的视觉冲击更毋庸置疑地强烈,让编舞者古名伸在许多片段大量采用群舞、动作群组的方式处理。然而,一颗苹果加两颗葡萄,我们很容易看到三颗水果;但当有了数以万计的苹果之后,就算加了五十颗苹果,结果依然是:一堆苹果,很难是别的(我想我被苹果日报的广告轰炸得太厉害了)。舞蹈不管在处理所谓易变的爱情也好,或是人际关系猜疑的议题也罢,都因处理主题的方式过于庞大,使得舞蹈的情感无法深化,舞者吃力再勤快的动作,也被影像和偌大的剧场给吃掉,而显得虚弱不堪。

独舞与影像的互动有趣

反倒是几个独舞的小片段,特别是跟影像互动的部分,处理得相当细致而有兴味。例如:海边钓客巨大的剪影和一个不自主地被拉扯向上而挣扎的女人,适切表达了人生太多无可抗拒的意外;照镜子的女人,和镜子里投影的一个夸张变形的动画角色,以幽默的手法传达了两者之间的对照,简洁明快地表现了内在与外表之间的差异、矛盾与虚实。

这些独舞与影像互动的片段之所以有趣,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它们与动画影像深具诗意的特质,起了加乘的发酵作用。陈瑶的创作有种万花筒的趣味──很简单的元素,却又有意想不到的变化,像海边的潮汐,可以坐在那儿发呆,任凭思绪游走。

舞台上立著一扇门。天幕上出现了一个盖得很奇怪的房子,明明向下的楼梯却走到了二楼。舞者开了门,房子悄悄地扭转了起来;关上门,房子又回复它原本奇怪的样子。

短短的一瞬间,让笔者看到了儿时对黑暗与陌生的莫名恐惧。

景片飞出层次感

除了动画本身的创意,影像与舞台活动景片的互动也是《@梦》的另一项特点。

编创者利用天幕,与前后悬吊景片的搭配,分别投影在两者的影像,制造出远近的层次感(layer)。逐一飞降的景片映著快速兴建都会的动画,在重工业式的音乐搭配之下,强而有力地描绘出一幅吞噬了童话森林的景象;顶楼平台与楼梯间的各个平面,切割成几个投影区域,不管是在对镜或象征梦境破灭后的红色飞鸟段落等,都有效地传达了创作者的意图。

相对于舞台调度频频产生的惊奇感,到了下半场,那座顶楼平台却处于正中后方,一动不动,稳如泰山的主舞台布景,显得巨大而呆滞。

运用影像的剧场最棘手的,莫过于灯光的处理。但尽管在影像与表演者之间的亮度拿捏上,《@梦》还有待修整(尤其大量纸片自上方落下的片段,根本看不到影像),但整体来讲,灯光的处理已经算是相当不错。尤其下半场,当众人离去,喧哗尽褪,独留一名男子,自上方打下的几片淡蓝色的光,清冷、薄如蝉翼,更显孤独寂寥。

从初次合作至今已届四年,《@梦》凸显的问题仍是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对彼此的艺术特质不够熟稔,凸显表演主体影像跟舞蹈之间的认知差异。特别是这么大的一个制作,更要考虑如何运用对方艺术类型的优点,以强化双方在剧场表现的长处,光是各展所长,并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文字|陈品秀 舞蹈文字工作者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