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站之屋《金星之路与甜心面包》(Jan Poloczek 摄 英国Arts Administration 提供)
专辑(一) 看见英国的前卫剧场/表演现场

共享触动心灵的刹那

伦敦「临场艺术」的代表性剧团芭比.贝克(Bobby Baker)与车站之屋(Station House Opera)

贝克的《盒中故事》以生活经验为作品基调,摆脱陷溺的自我阐述,以局外人的眼睛来看日常生活的架构,以无限放大的手法强调生活上习以为常的规律。「车站之屋」则以宽广的角度呈现立体化与多样化的剧场空间,更以另一种视觉性描写的叙事手法,打破传统起承转合的故事架构。当艺术家选择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让观众体验在那时刻当下的感受与感官上的震撼的一种表演,就称之为临场艺术。

贝克的《盒中故事》以生活经验为作品基调,摆脱陷溺的自我阐述,以局外人的眼睛来看日常生活的架构,以无限放大的手法强调生活上习以为常的规律。「车站之屋」则以宽广的角度呈现立体化与多样化的剧场空间,更以另一种视觉性描写的叙事手法,打破传统起承转合的故事架构。当艺术家选择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让观众体验在那时刻当下的感受与感官上的震撼的一种表演,就称之为临场艺术。

在了解「临场艺术」(编按)的呈现手法及特殊性之前,不禁让人好奇,临场艺术到底有多大的魅力使得艺术工作者投入其行列?英国伦敦资深临场艺术策展人露易斯.奇顿(Lois Keidan)指出,临场艺术是一个广泛涵盖所有与「时间」相关的概念的术语,其所传达的概念性更甚于表演的形式。

临场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语汇系统,使得艺术工作者能够清晰地表达他的观念,以寻找新的自我身分认同、挑战与陈述为出发点,进而打破对文化、种族、身分、性别等等的旧有偏见。对于创作者而言,临场艺术的自由度,可使用的媒体更多,创作媒材与艺术形式不再是限制的束缚,而是另一种帮助创作者把话讲清楚的工具。以舞蹈为例,舞者不再受限于自我体型、舞步发展与肢体的表现,如果影像,演唱,甚至完全静止不动有助于表达整个创作理念,在时间概念的架构下,都是一件动人的作品。倘使透过文字的说明,仍然让临场艺术过于抽象而恍远,那么,本月中旬即将来台的英国团体/个人芭比.贝克(Bobby Baker)与车站之屋(Station House Opera)的演出,正是进一步让台湾剧场观众认识英国当代临场艺术的良机。

什么是「临场艺术」?

自从廿世纪八○年代中期以降,临场艺术在英国呈现独树一帜的发展生态。若要追溯其历史及艺术型态之流变,临场艺术与行为艺术(Performance Art)(注)有著血脉相连的神似风貌,它不但继承了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偶发艺术(Happenings)的基本精神,艺术工作者常以身体的表演取代传统画布或雕塑,传达其视觉及美学的理念。一九八四年,一年一度的「临场艺术研讨会」(National Review of Live Art)在英国成立,临场艺术正式与行为艺术划下分界。除此之外,临场艺术吸收默剧(Mime)、单人现场脱口秀(Stand up Comedy)、马戏团表演(Circus)、小丑表演(Clown)与轻歌舞剧(vaudeville)等艺术形式的精华,在九○年代以后,其艺术形式发展更趋多元而成熟,与行为艺术的分野也日趋明显。

演变至今,英国临场艺术的呈现形式,不但结合戏剧、舞蹈、多媒体、装置、音乐、影片与雕塑等等跨领域及媒材的组合,在观念上更是以「时间」与「空间」为优先考量。临场艺术工作者约书雅.索非尔(Joshua Sofaer)在〈什么是临场艺术?〉What is Live Art一文中言简意赅地指出,当艺术家选择一定的空间与时间在观众面前完成一件作品,就称之为临场艺术,或说是艺术家选择营造一个特殊的环境,在一定的时间之内,让观众体验在那时刻当下的感受与感官上的震撼的一种表演;总之,「当下」、「即刻」是临场艺术最主要的概念。

除了临场感及现场性是强调「时间」的特性之外,在作品中并入或探讨时间的观念也是一大特色。就表演空间而言,临场艺术表演的选择性更大,无论是户外空间如车站、街道、公园与橱窗,或者是室内空间如画廊、剧场、美术馆、餐厅、酒馆、私人住宅与教堂等等,甚至是经由特定布置与改装而赋予特殊意义的特定空间(Site-Specifics)等等,都是临场艺术工作者呈现这样的作品时所考虑的元素。

以家庭主妇身分创作的芭比.贝克

率先登场与台湾观众见面的芭比.贝克原是以习画出身,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屡屡受到挫败,之后虽曾尝试雕塑创作,成绩也不尽理想。有一天当贝克遇见一位表演工作者,细谈之下,贝克起了不妨试著以表演为媒介的念头,也开启了她之后为期近卅年的表演工作者生涯。当贝克正式开始表演时,她发现站在观众面前的兴奋和快乐无以言喻,而这种喜悦正是她所盼望能够做到的。她也曾直言不讳地表示:「当艺术家最大的快乐就是每当我想到一个点子,而这个点子让我持续开怀大笑,这就是一位艺术家最大的满足,这也是支持我持续创作的原动力。」

在创作之初,贝克首先厘清自己的身分是一位艺术工作者、妻子、母亲和家庭主妇,而这些自身经验则是她系列作品的出发点。从一九七六年第一件作品《可食用的家庭在可移动的房子》An Edible Family in a Mobile Home到《母亲经验的描绘》(Drawing on a Mother’s Experience1988),进而从一九九一年开始的系列作品《日常生活系列》Daily Life Series,其中包括《厨房秀》(Kitchen Show1991)、《如何购物》(How to Shop,1993),《偷看一下》(Take a Peek,1995)、《长大吧!学校》(Grown-up School,1999)和即将来台上演的《盒中故事》(Box Story,2001),贝克以生活经验为作品基调,在演出之时却摆脱陷溺的自我阐述,以一个局外人的眼睛来看日常生活的架构,时而颠覆、时而调侃,或以无限放大的手法强调生活上习以为常的规律。

抛出荒谬有趣的生活课题

例如在《厨房秀》当中,贝克身著白色围裙,非常轻松自在地在她家的厨房示范「烹调」──没有堆积黏腻的油渍墙壁,没有热气(杀气)腾腾、蓄势待发的冲劲,取而代之的是乾净明亮、一丝不染的厨房(手术室),和一瓶瓶排列整齐的调味料和食物。这个熟悉的厨房、抹布是她的画布,调味料和食物就是她的颜料,肢体、器官本身就是最佳的画具,贝克回归画家的身分,开始作画。在作画的过程中,贝克总会以无厘头、逆向思考的方式,解构我们对日常生活物质惯有的一百零一种态度,唤起我们习以为常的漠视。在《如何购物》中,贝克跨出她的厨房,到了家庭主妇生活中最重要的地点──超级市场,以一个演讲者的角色,教导观众如何购物。

贝克每一次的作品借由主题、角色和演出地点的不同,从各个不同的面向切入日常生活;她的白色制服(围裙、医生制服或者白色浴袍)也同时象征著专业、权威或者只是手无寸铁的家庭主妇。当然身分的切换可视为表现的手法与工具,但一切回归生活当中,足以支撑其运行的信仰又是什么?是脚踏实地、按部就班?或者生活的本身就是不折不扣的折磨?贝克抛出的问题不只是给自己,也是给观众。

盒中故事,她的故事

即将演出的《盒中故事》Box Story则是「日常生活」系列的最后一件作品,二○○一年在北伦敦哈洛威(Holloway)附近的圣鲁克教堂(St. Luke’s Church)首演。《盒中故事》的灵感源自于「潘朵拉的盒子」,顺著盒子被开启的结构,创造一个仪式性的循环──出生、生活、死亡与最重要的「复活」。相较于其他作品,贝克脱去了她惯有的白色制服,而以有圣女象征的蓝色取而代之;在《盒中故事》中,涵盖了更多贝克成长的细节。当这些藏在盒子里的故事被贝克一一打开,形成了极端有趣的对话形式,在整个充满「贝克故事」的架构中,贝克巧妙地运用希腊歌队形式,建构出第三度空间的对话,将整个结构从容易陷入自问自答的困境,提升到另一个境界,也呼应《盒中故事》内容上所呈现的层次感与丰富性。

当然,除了有好的点子,也要有好的合作伙伴。波隆娜.巴隆布朗(Polona Baloh Brown)本身也是从事临场艺术的表演工作者,自一九九一年和贝克共同合作发展「日常生活」系列作品至今,也有十年的光阴。他们相互脑力激荡,新概念的雏形在讨论中渐渐浮出,巴隆布朗则将概念逐渐的落实为视觉的表现,与贝克尝试不同的实验,而完成每一件作品。值得一提的是,《盒中故事》的作曲者约塞琳.朴克(Jocelyn Pook)是电影《大开眼界》Eyes Wide Shut的配乐者,相信会带给观众不同的听觉感受。

建筑设计出身的「车站之屋」

与芭比‧贝克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演出模式相较,「车站之屋」的作品则是大玩空间上的排列组合,呈现不同的视觉感受。朱立安.梅纳德史密斯(Julian Maynard Smith)于一九八○年创立了「车站之屋」,相较于一般著重戏剧性表现的剧团,「车站之屋」则以宽广的角度呈现立体化与多样化的剧场空间,更以另一种视觉性描写的叙事手法,打破传统起承转合的故事架构。有人曾把他的作品与美国导演罗伯.威尔森(Robert Wilson)的「视觉剧场」相提并论,梅纳德史密斯只是一笑置之地表示他从未看过威尔森的作品,但两人同为建筑师的背景,对空间可能性的挑战与开创,则是殊途同归。

「车站之屋」所有作品的共同点在于「不稳定性」。这个「不稳定」建构于在完整的叙事架构内来颠覆或转换传统叙事手法的基础;进一步来说,作品的概念与架构可从空间视觉的表现一窥分明。

《巴士底之舞》(Bastille Dance,1989)的创作概念源于在法国大革命之时,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诉求,整个舞台以八千个同一规格的空纸箱,搭建出外观雄伟的高塔、厚墙与拱门,其内部结构却松弛而不堪一击,与当时社会的集权、监禁、控制的背景相呼应。而在《酒醉的疯狂》(Drunken Madnes,1981)中,表演者与所有的桌椅道具悬吊在半空中,微醺时的摇晃跌撞不言而喻;五张桌子从地面延伸而上,在同一视觉平面垂直分层而立,每一层均有一到四位不等的表演者进行演出,表演者整场钢丝忽上忽下、漫天飞舞所呈现的张力,更是将酒醉的疯狂描绘得淋漓尽致。

与真实时刻搏击的挑战

就颠覆叙事手法而言,「车站之屋」以实验的精神探寻叙事系统发展的可能性。梅纳德史密斯认为叙事手法的功能是用来塑造物体(Objects)性格,而非单纯的描述物体与表演者的关系而已;而他所谓的物体不限于一般道具或是现成品,可能是一个空间、表演者或是概念本身,因此,最佳的表演是即使表演者消失了,观众仍可依循铺陈的线索来明了整件作品。

以一九八七年他们在伦敦河畔剧场(Riverside Studio)演出的《重复》Cuckoo为例,桌、椅和衣柜是架构整个空间的现成物,从一个单纯的椅子与人,坐与被坐的关系开始发展,椅子不再单纯地含有承载或支撑的意义与功能,在与表演者肢体互动的过程中,椅子的角色不断地转换,由支撑体到阶梯甚至是一座桥梁;此时,表演者之间对白早已不具意义,两者(椅子与人/人与人/人与椅子)的对话早在更迭替换中,找到新的定位与认同。

相较于传统戏剧型态的发展多半在虚构的时空中探寻与发展,梅纳德史密斯表示,行为艺术中最重要、也是最难表现的部分在于与真实时刻的表面张力相搏击,在相遇瞬间所激荡的火花,无论是潜藏的欲望或是冲突,对于现场的观众或创作者而言,都是最大的吸引力与收获。即将与台湾观众见面的作品《金属之路与甜心面包》就是最好的例子。《金》剧于一九九八年在伦敦「当代艺术中心」(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首演之后,曾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并根据不同的演出空间的特性,如图书馆、办公室、十九世纪的音乐厅等等做不同的调整。两名演员与和自己等身大的录像影像展开一场生存竞赛,演员借由竞争而引发的冲突,许多隐晦的内在情欲、秘密、压抑性格与暴力倾向一层层被揭露,形式手法虽然简单,但表演依照各空间的特殊性,其吊诡与时空虚实交错的效果值得期待。

多元的当代艺术

临场艺术在英国,从最早期附属于行为艺术与视觉艺术的范畴,之后与戏剧、舞蹈、音乐与影片等艺术型态相融合,渐渐扩大为全方位、跨领域的艺术型态,许多新兴或游走于边缘的艺术家,终究能透过这种无拘无束的表现手法,找到抒发自我的管道,其活跃而丰富的生命力,更多面向地呈现了当代艺术的多元性;近年来临场艺术在艺术节或双年展的节目规画中,早已不可或缺,可见其关照面与影响性之广。而今年三月在伦敦泰德当代美术馆(Tate Modern)举行为期四天的「临场文化」(Live Culture)活动中,透过现场的表演、纪录片、研讨会、演讲与座谈,为阐述临场艺术在文化中日趋重要的的角色,提供了一个最好的介面。无论是贝克的生活经验或是梅纳德史密斯的空间雕塑,都可视为了解临场艺术的最佳入口,但更重要的是,作品的好坏不在于其类别或者表现形式,而是创作者与观赏者共同拥有触动心灵的那一刹那。

文字|顾心怡 海外剧场工作者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注:

自前卫艺术(Avant-garde)运动以来,许多艺术工作者广泛使用表演(performance)的概念来传达自我视觉与美学上的理念与挑战、颠覆固有美学的价值观,于六○与七○年代达到高峰,正式成为一种艺术类型。七○年代以降,因著重方向的不同,这类型的前卫艺术在各地而有不同的发展。

北美洲以探讨空间与肢体的互动与关系为重点,著重视觉效果的呈现,罗伯.威尔森(Robert Wilson)的「视觉剧场」(theatre of Images)、梅芮迪斯.蒙克(Meredith Monk)、萝莉.安德森(Laurie Anderson)与乌斯特剧团(the Wooster Group)为最佳代表。欧陆地区的艺术家则较注重政治议题与个人自我的探索,因而衍生出身体艺术(Body Art)、活体雕塑(Living Sculpture)、自我书写(Autobiography)、仪式艺术(Ritual Art)、装扮艺术(Costume Art)均与挑战意识形态与观念相关。著名的艺术家包括吉伯和乔治(Gilbert &George)、萝斯.英格丽(Rose English)、玛丽娜.阿布拉玛维琪(Marina Abramovic)与芭比.贝克(Bobby Baker)等等。

编按:原文Live Art的翻译目前多有所不同,本刊第122期〈冲击「表演」,探索自我〉亦见香港作者魂游译为「即场艺术」。

参考资料:

Carlson, M.(1996), Performance, Routledge: London

Childs, N& Walwin, J.edt. (1998), A Split Second of Paradise, Rivers Oram Press: London and New York

Goldberg,R. (1998), Performance-Live Art Since the 60s, Thames and Hudson: London

Goldberg,R. (2000), Performance art, Thames and Hudson: London

Hill, L. & Paris, H. (2001), Guerilla Performance and Multimedia, Contiuum: London, New York

Kaye, N. (1996), Art into Theatre: performance, interviews and documents, Harwood Academy Publisher: Amsterdam

Kaye, N( 1994) British Live Art, in Vol, P.87-91 Academy Group Ltd: London

Kaye, N. (2000) Site-specific Art : performance, place and documentation, Routledge: London

Kaye, N(1994), Live Art: Definition and Documentation, in ,  P1-7 Vol:2

Aston, E. (2002) “Feminist Performance as Archive-Bobby baker’s Daily Life and Box Story,” < Performance Research>, Vol 7, No.4,

“ What is Live Art?” by Joshua Sofaer, downloaded:[Online]http:// www. joshuasofaer.com/practice/whatisliveart.html, Accessed: 30/12/02

参考网站:

www.artsadmin.co.uk

www.liveartlondon.demon.co.uk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