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讨会会场一景;前排由左至右依次为姜士彬、欧大年、陈祥水、曲六乙、与薛若琳。(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 提供)
研讨会 研讨会

戏剧研究回归原生脉络

「仪式、戏剧与民俗学术研讨会」会议侧记

对关心戏剧的人士来说,研究素材俯拾皆是,试著放下身段做田野,将是改变对既定戏剧史看法的开始;尤有甚者,还有必要敞开心胸,多观看别的领域,尝试把戏剧放在仪式或社会环境中讨论,让戏剧研究回归原生脉络。

对关心戏剧的人士来说,研究素材俯拾皆是,试著放下身段做田野,将是改变对既定戏剧史看法的开始;尤有甚者,还有必要敞开心胸,多观看别的领域,尝试把戏剧放在仪式或社会环境中讨论,让戏剧研究回归原生脉络。

文明把我们的戏剧观赏经验局限在大大小小的现代「剧场」之内,偶尔走到户外或经过庙会,看到野台戏演出,置身在与环境结合的锣鼓喧天之中,才能稍稍感受到传统戏剧原生的力量。戏剧起源于仪式说,中外学界皆有宏论。然而,遥远「起源」的难以捉摸,连带影响我们对戏剧与仪式相伴的想像,于焉产生「活化石」这般名词,似乎过去与现在之间只留下「遗迹」供人凭吊。

事实证明,即使是「当代」的传统戏剧,仍旧经常置身于「仪式性」的脉络(context)里表演。牛津大学的龙彼得教授说过:「在中国,如同在世界任何地方,宗教仪式在任何时候,包括现代,都可能发展成为戏剧。决定戏剧发展的各种因素,不必求诸遥远的过去:它们在今天仍还活跃著」。仪式与戏剧紧密结合的关系中,绝大时候的主体不是戏剧,反而是「仪式」;只有在仪式本身的表演性被强化,或表演成为仪式进行中极为重要的因素,戏剧的地位才会被突显出来。甚至可以说,仪式是戏剧的母体(matrix)。那么,这个事实如何得知?则必须经由「田野调查」的方法。亲身做田野,我们方知直到现当代,还有各式丰富而完整的法事戏、仪式剧。离我们最近的例子是台湾的歌仔戏,它亦从季节性祀神活动的民间表演,转变成新兴剧种。然而,今日对传统戏剧的硏究,往往偏重于剧目内容、剧本分析、音乐、表演艺术等范围,集中于「戏剧」内在主体的讨论;相对忽略了戏剧所赖以生发的环境、社会、经济等外在条件,或其所依附的宗教、民俗、仪式等脉络背景。也就是说,我们的戏剧研究常局限自身,不容易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对话框架之中。

关于传统戏剧与仪式、民俗的关系,在各式的「地方戏」中表现得最为清楚,这是因为地方戏往往与地方信仰密不可分,尤其中国的领土广阔、鄕村保持相对完整,更具丰富的实例。虽然这十年来学术界兴起对傩戏及目连戏的研究,却常常忽略其作为仪式剧所不可欠缺的相关仪式讨论。最早在中国进行仪式研究的学者是田仲一成,除单篇论文外,他至目前为止已出版四本巨著,如《中国巫系演剧研究》(东京,1993)等。在台湾,清华大学人类所王秋桂教授所主持的「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目连戏研究」、「中国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研究」等计划,对于现在可见的仪式、戏剧及民俗的相关内容,作出详实的记录与讨论,以实际的田野调查工作为传统戏剧的仪式脉络塡补空白,并且见证「戏剧起源(之一)于宗教」的说法。

因此,二〇〇〇年六月五日至七日于清华大学所召开的「仪式、戏剧与民俗」学术研讨会格外具有启发意义。与会人士均长期关注此一「跨领域」学科,包括台湾的戏剧、音乐、历史、人类学者,实际进行田野工作的中国学者,以及国外关注此一领域的欧美汉学家(如加拿大McGi11大学的Kenneth Dean长期在福建调查,法国远东学院的John Lagerwey从事台闽粤赣的客家社会调查)。似这般结合仪式、戏剧与民俗主题,进行国际性交流的研讨会于本地并不多见。以下依中国学界、台湾学界、西方汉学界之次第,分别介绍此次学术会议之发表概况及会议成果。

中国学界的调查与讨论

观察与会中国学者的经历与论文,会议关于中国地区的研究极具「地方特色」。胡天成「中国戏曲发生、发展的轨迹──对重庆有关『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科硏成果的初步探讨」一文,为作者亲身参与四川省民间的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调查(如各地的「阳戏」、「端公戏」),归纳认为从戏曲的原初型态到进一步发展,均与仪式密切相关。庹修明的「贵州傩戏研究:回顾与展望」,则根据在贵州已进行多年的「傩戏」调查研究,作一暂时性的回顾总结与展望。顾建国的「广西傩神考」,从广西「师公戏」与其所依附的民间信仰出发,探讨宗教神祇的源流与形成。曹琳「古扬州域的香火与戏剧」一文,则介绍扬州地区的巫傩信仰与「香火戏」。毛礼镁「江西宗教戏曲『目连救母』研究」中,介绍了所谓「南戏目连」在江西的演变。徐宏图的「浙江的地方戏与宗教仪式」,则从浙江各个地方戏与宗教仪式的密切关系入手,认为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李怀荪「送瘟之船──湘西南傩仪『掳瘟』刍议」中,介绍湖南省西南部一种以「神船」送瘟的古老傩仪,及其中表演的傩戏。徐新建「侗歌研究五十年:从文学到音乐到民俗」,则从文学、音乐及民俗三角度研究侗族歌谣。冯俊杰「山西神庙与戏台调研小结」,根据考古与田野资料,从建筑观点分析山西境内金元明清历代的神庙与戏台。叶明生「仪式与戏剧──民俗的考察」,以福建为范围,探讨道坛仪式的戏剧化现象,民俗戏曲的仪式性功能,以及传统民俗仪式中的戏曲。王兆乾「观赏性戏剧与仪式性戏剧」,作者因进行安徽贵池「傩戏」的田野调查,受其启发,从「功能性」与「观赏对象」的角度,把仪式剧与一般戏剧区分开来。薛若琳「『中国戏曲志』编撰始末」,提出将戏曲志视为「方志」的一类,介绍其编纂情形与意义。曲六乙「中国傩学十二年──走近『失落的文明』」,则将七〇年代末以来大陆的傩戏与傩学研究作一初步的总结。

总体看来,中国学者的论文极具资料价値,然而在理论与分析的层次上则稍嫌薄弱。像是王兆乾所提的「观赏性戏剧」与「仪式性戏剧」说法,在会议中曾遭受定义不清与二分法的质疑;但他特别把「仪式性戏剧」作为一重点标示出来,放在与一般戏剧相同的地位天平上,强调其特殊的「功能取向」与「观众(信徒)性质」,这个论点本身还是颇具启发性的。

台湾学界的研究

台湾学者的论文大都带有明确的专业属性。如赖慧玲的「明传奇宗教角色的戏剧功能」,针对明传奇剧本中的各类宗教角色进行主题思想、情节结构、表演艺术、观众等方面的讨论。王安祈「由『演员剧场』向『编剧中心』的过渡──大陆『戏曲改革』效应与当代戏曲质性转变之观察」,从「编剧」与「演员」两条途径建立大陆戏曲改革的讨论主轴,自传统的「演员剧场」逐渐转向「编剧中心」;同时也论及大陆戏改对台湾剧坛的影响,并提出「导演中心」的尚未稳固。邱坤良「台湾近代戏剧/电影发展及其互动关系──以台北『永乐座』为中心」,以一特定剧场为范围,从曾经上演过的各剧种(京剧、南管戏、歌仔戏、新剧、歌舞等),放映过的台语或中国电影,反映戏院、剧团与观众在不同时空的互动,研究台湾近代戏剧与电影的变迁和发展。以上三篇文章的研究范围是「纯粹」的戏剧,即使提到「宗教角色」,也局限于剧本之中。虽与会议主题关系不大,但也各自开创出一套论述古典剧本、大陆戏改、台湾戏剧生态的架构与观点。

吴秀玲「论晋东南古赛演戏的仪式性因素」,这篇论文是台湾学者在大陆地区所做的田野,从考古发现的赛社仪节抄本研究其中的戏剧与祭祀,较难得地从仪式脉络来看赛社演戏。王樱芬「南管『𪡏呾尾』初探──以『啰哩𪡏』及『佛尾』为主要探讨对象」,主要从音乐的角度分析。

至于李丰楙「迎王与送王:头人与社民的仪式表演──以屛东东港、台南西港为主的考察」,王嵩山「Tsou与hitsu:阿里山邹人的超自然知识、仪式化与权力之硏究」,郑志明「凉山彝族『驱鬼经』的人鬼交感仪式」等三篇论文,基本上与戏剧较无关系,各自侧重特定对象或信仰,进行宗教与仪式的研究。

总体看来,台湾学者的论文条理清晰,常是问题意识先行,并以分析见长。然而,若针对研讨会主题而言,有些论文则过于专业倾向,处理跨学科或多元思考的对话空间相对较小。

汉学家的研究

本次会议的英文论文有六篇,此处只作简单介绍。其文章特点是几乎都具备有详实的田野调查,同时不乏深刻的分析观点(除了欧大年Daniel Overmyer以外,其文为所编论文集之序)。其中,劳格文(John Lagerwey)作的是福建西部的客家地区,探讨经由宗教所产生的独特文化形貌。丁荷生(Kenneth Dean)作的是福建莆田县,讨论当地一个特殊的道教仪式及依附其中的傀儡戏演出。康豹(Paul R. Katz)做的是台北新庄市的地藏庵,研究其中的「暗访」仪式。贺大卫(David Holm)做的是广西壮族与贵州布依族的「非自然死亡」丧葬仪式。科大卫(David Faure)做的是山西夏县的司马光墓地,探讨祭祀主导权与地点的转变。

总体来说,汉学家关注对象多为与宗教仪式相关的议题,孤立的戏剧现象不是他们兴趣所在,除非与仪式结合。某些论文的田野工作甚至比大陆/台湾学者更彻底,并尽量使材料「自己发声」,分析起来更具说服力。

批评与启发

会议最后请牛津大学知名汉学家杜德桥(Glen Dudbridge)作总结。综合他的观点,有些极具启发性的想法。首先,是肯定田野调查的重要性,因为做田野,学者走出图书馆,走出封闭的文献资料,亲身经历「活」的仪式与戏剧,才能察觉书本的局限或谬误,真正生发带有开创性的视界。

其次,「中国」二字在大部分的论文,甚至会议主题中皆被拿掉。然而,「中国」的隐去却反而产生目标的模糊:究竟意欲讨论具人类「普遍性」的仪式与戏剧?或者全然「封闭」于中国境内,不言自明?上述两个问题显然皆非与会人士的目的。然由问题出发,从「普遍性」角度而言,若能请来同样研究仪式或戏剧,却关注于不同族群地域(非中国)的学界人士岂非更好,如此便能激荡出「比较」与「另类」视野的火花。从「封闭性」角度而言,现阶段各地独自而孤立的田野报告其实就暗示了「中国」主体的解构。不过,未来的工作必须一方面将这些散漫的现象做出结构或理论上的整合,一方面再要破除国家/汉族中心主义,真正站在地方(少数民族)观点研究发声,才有意义。

最后一点,对戏剧研究者来说也应该是颇具关键性的一点。传统戏剧里保存丰富的材料,可显现菁英阶层、鄕民阶层与大众文化间的交互关系,这是必须经由田野才能挖掘出来的。对关心仪式与民俗调查的学者来说,戏剧是一块不可轻忽其紧密关连性的场域。对关心戏剧的人士来说,研究素材俯拾皆是,试著放下身段做田野,将是改变对既定戏剧史看法的开始;尤有甚者,还有必要敞开心胸,多观看别的领域,尝试把戏剧放在仪式或社会环境中讨论,让戏剧研究回归原生脉络。

于是乎,一场热热闹闹的会议,结合了国内外研究民俗、历史、人类、戏剧、音乐等学者的意见与批判,不仅提供给爱看戏的人士一项大开眼界的机会,更重要的,更让人体悟到在纯粹的文本与理论之外,还有一大块「田野」可以工作,同时也开启了「跨学科」观点对戏剧研究的多元启发与宽广延伸。

 

文字|汪诗珮 清华大学中文所博士班研究生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