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
-
第35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 從日常看見傳藝
第35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於8月31日晚間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登場,揭曉19個獎項優秀得主。文化部長李遠親臨盛會,除了向所有辛勤付出的評審團隊表達敬意,也頒發象徵終身成就與特殊貢獻特別獎予音樂學家駱維道及戲劇學者邱坤良,感謝他們對傳統藝術的深遠影響。
-
第35屆傳藝金曲獎入圍名單正式揭曉 駱維道、邱坤良獲特別獎殊榮
第35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將於8月31日隆重登場,今(3)日下午,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舉行入圍名單公布記者會,評審團總召集人暨音樂類召集人樊慰慈、戲曲表演類召集人紀慧玲共同宣布本屆入圍名單,而特別獎得主則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悅宜揭曉,由音樂學家駱維道及戲劇學者邱坤良獲得。
-
企畫特輯 Special 《月夜情愁》邱坤良聯手唐美雲
在各路愛情中 演活台灣戲曲史
《月夜情愁》為首屆「臺灣戲曲藝術節」開幕大戲,也是臺灣戲曲中心旗艦製作計畫第一部作品,由戲劇學者邱坤良聯手歌仔戲小生唐美雲一起製作,從台灣戲劇史上著名的西皮、福路戲曲對抗,以及電影與戲劇結合的「連鎖劇」表演型態發想編創,透過三條故事線,道出現代觀眾不知道的一段臺灣戲曲史
-
藝@書
走出文化的知趣
走出文化的知趣 《移動觀點-藝術.空間.生活戲劇》 邱坤良著 九歌出版 本書收錄文建會主委邱坤良多年來對於藝術展演、空間、生活與戲劇、儀式、社區活動的討論文章,皆來自他個人對當前台灣文化的體驗。這些經驗帶有濃厚的時間空間移動概念,此又與青少年時期的遊戲趣味有關。邱坤良在自序中說:「就拿『走路』這件事來說,不但是行動的目的,也是過程光是從家裡到學校這一段路,我就『開發』出十種以上的行進路線藉著巷弄間的穿梭,走過每家每戶的正廳、有時還繞過後門,近距離接觸到每戶人家的『底層』生活,看到沒有『展演』準備的『主角』們。」就憑著這種精神,移動視點的文化知趣油然而生,這不僅是風景與時空的移動,亦是身份與思維觀點的移動。(周倩漪) 舞台劇語言刻畫愛情另類面貌 《布萊希特的情人》 賈克-皮耶.阿梅特著 繆詠華譯 時報出版 本書為第一百屆(二○○三年)龔固爾文學獎得獎作品。一九四八年,流亡多年的德國名劇作家布萊希特重返柏林,表面上受到祖國歡迎,成為各種聚會風光人物,暗地裡卻被東德政府監視。小說以獨特的舞台劇般白描語言,從現實與內在的張力中,刻劃出愛情的另一種面貌。評審讚譽:「一部精心醞釀的成熟作品,完美地將德國文化、戲劇、獨特的女性等等融於一爐。」(周倩漪) 穿透高聲線的美麗偉大 《紐約時報嚴選-100張值得珍藏的歌劇專輯》 安東尼.托馬西尼著 林宏宇、陳至芸、楊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就是好「丑」!
二十多年前明華園被學者專家們力捧從屏東躍上台北,看上的就是明華園保留了歌仔戲小生、小旦、三花「三小」鼎足的詼諧歌舞特性,其中,陳勝在對丑行角色的淋漓發揮功不可沒。可以說,明華園的崛起是家族長期經營歌仔戲戮力不懈的堅持與毅力使然,但那臨門一腳,陳勝在是該被記上一筆。
-
舞蹈
芭蕾「本土化」,期待蛻變成長
《夢幻蝴蝶谷──胡桃鉗MIT》源自北藝大校長邱坤良「本土自製芭蕾舞劇」的想法,編舞張曉雄說,雖然製作群大可就《胡桃鉗》原本照搬,不過既要思考本土化的意義,抓牢MIT精神,他選擇保留柴可夫斯基的音樂,而改從舞劇文本下手,試著找出《胡桃鉗》當中,不分古今中外、普世皆然的部分。於是「家」的內在精神與「蝴蝶」蛻變的意象,便自然地出現了。
-
交流道
氛圍令人驚艷,劇藝仍可提昇
從此次演出的正、反面評價可以得知,台灣學院戲劇創作的自由、創新與多元化,讓北京觀眾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而大陸學院戲劇的評論則針對文本要旨處理、演員基本功等縱向深入要求的問題,給了最多意見。台灣創作展現的多元廣度,相對於大陸觀眾縱向深入的思考,可說是此次兩岸學院戲劇交流中所出現的立即差異。
-
專題(一)
仰望藝術,演出新舞台
改善外台戲原生地的演出環境,乃當務之急,但政府補助外台的長程目標應是鼓勵秀異份子朝劇場發展。業者深諳「合主人意,便是好功夫」的道理,形同現代「新爐主」的政府單位只要順勢利導,歌仔戲藝術仍然值得期待。
-
研討會
戲劇研究回歸原生脈絡
對關心戲劇的人士來說,研究素材俯拾皆是,試著放下身段做田野,將是改變對既定戲劇史看法的開始;尤有甚者,還有必要敞開心胸,多觀看別的領域,嘗試把戲劇放在儀式或社會環境中討論,讓戲劇研究回歸原生脈絡。
-
地方演藝
永遠的老子弟 梨春園
怎麼也不忍見老先生們爲了裝置三十年來未曾再出籠的「機絲虎」道具在高脚凳上爬上爬下,總是在緊要關頭伸手攙扶;想到此,自己嘆了一聲,不是嘆搶拍不到好照片,而是嘆這群老先生何其有幸,八十多歲的年齡了仍然身體健朗可以做這麼「高難度」的工作,爲媽祖婆服務;又何其不幸,這些工作不都該由年輕子弟兵來做的嗎?怎麼還是老先生們在忙進忙出呢?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中的台灣史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推出的《紅旗.白旗.阿罩霧》,除了以台灣史爲題材以外,其中涉及了歷史、劇場美學、語言、民俗素材的運用等問題。在以下的座談會當中,製作方面及劇場界的人士以此劇爲出發點,對劇場如何處理台灣史、民俗素材、等議題提出許多意見。
-
戲劇
美學的眞實或歷史的眞實
《紅旗.白旗.阿罩霧》顯然在歷史上的眞實上,遠比詩的眞實著力更深。
-
宏觀微調
詮釋與意義 也談現、當代戲劇史的書寫問題
台灣新劇的早期歷史所留下的資料不多,給深入研究帶來一定的困難。大多數當事人已經故去,少量知情者也年事已高,對資料的進一步挖掘也已到了刻不容緩的緊迫地步。
-
書介
爲台灣民間文化雕龍 《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硏究》評介
日治時期的戲劇活動是不應被這個社會割捨的,它的許多經驗足供現代人深省。當時的社會價値體系被現實政治支解的過程,更是台灣史上最應記取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