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上,刘亮延的语言令人想起已逝导演田启元剧本里文白夹杂、古今共融、尖刻讥讽的文字魅力,只是,《曹七巧》尽管创意同样出自于意念,但其喋喋不休的琐碎赘语更形贴近生活的真实层面,而所搭配包括京剧语言、唱腔和身段的各种风格化肢体表演,以及既东方也西式的服装造型,更产生一种既现代俗艳又古典风情的苍凉美感。
PROGRAM 台东剧团《曹七巧》
TIME 5.27〜6.26
PLACE 台东剧团、台北红楼剧场等
台东剧团在一九九三年前后,曾以《后山烟尘录》的仪式性魅力让台北的现代剧场观众惊艳,转眼十二年间的许多作品,却大部分耽溺在强说愁的后山乡情和不知所以且未必精准的形体动作中,直到今年刘亮延编导的《曹七巧》出现,才让我们摆脱难以共鸣的窒息,再次看到剧团创作上的可能生机。
创意不在于重现完整的戏剧人物
在文宣海报中,曹七巧的「曹」字中间的「曲」少了一竖笔画写成「由」,或许是题字者武嘉文书法美感的特殊表现,也或许,是编导刻意强调舞台上演出的曹七巧,比起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少了平衡的一根筋,当然这仅仅是身为观众的猜测,但多少说明了戏剧演出与小说之间有所区隔的可能性。事实上,如果观众未曾读过张爱玲的小说,那么表现在戏剧中关于曹七巧这个女性人物的情节便显得过度「意识流」,相当程度地难以勾勒出清楚的人物景深与生命背景,那么观众对於戏剧人物情感的投射便可能产生障碍。只是,编导似乎创意不在于重现完整的戏剧人物,而是企图呈现一个埋葬于婚姻之后的寡居女性,那种叨叨絮絮、无法松手于欲望掌控的幽暗心灵。
编剧上,刘亮延的语言使用有其机巧与文字堆叠的旨趣,令人不禁想起已逝导演田启元的剧本里文白夹杂、古今共融、尖刻讥讽的文字魅力,只是,刘亮延的《曹七巧》,尽管创意同样出自于意念,但其喋喋不休的琐碎赘语更形贴近生活的真实层面,而所搭配包括京剧语言、唱腔和身段的各种风格化肢体表演,以及既东方也西式的服装造型,更产生一种既现代俗艳又古典风情的苍凉美感。
多少呈现了超越写实风格局限的表演可能性
举例来说,第二场牌桌上曹七巧运用京腔语言拨弄情欲的同时,配合著身边女仆不断重复著从洗牌、打牌动作所发展出来的肢体律动,尽管形式与内容彼此之间延伸与交融的意义尚有发展的空间,但多少呈现了超越写实风格局限的表演可能性。
如果创作者能够在作品中运用不同手法舖陈自身创作逻辑,使观众的思维想像与美感接收在欣赏演出的当下有迹可循,如果与编导同步成长的表演者能够维持有效的形体和语言表达的训练,那么,台东剧团创作者日后的作品,将值得我们期待,那可能使幽暗心灵再生、开创剧团乃至于台湾现代剧场的崭新局面。
文字|王友辉 国立台南师范学院戏剧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