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拉脱维亚的「魔鬼小提琴手」基顿.克莱曼,对国内乐迷来说必不陌生,他演奏的皮亚佐拉探戈音乐,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有乐评家说他「像是一座奇妙的桥,搭建在古典与现代的溪流中,连结梦想与现实间的灰色地带。」带著他一手栽培的波罗的海弦乐团,基顿.克莱曼将再度带来令人迷醉的动人弦音!
PROGRAM 2005世界之窗─基顿.克莱曼与波罗的海弦乐团
TIME 12.1〜2 7:30pm
PLACE 台北国家音乐厅
INFO 02-33939888
在柏林爱乐指挥卡拉扬眼中,他是「同辈中最杰出的小提琴家」;纽约爱乐的伯恩斯坦曾在他演奏完一首乐曲后在乐团前大叫:「你的琴音太美了!你实在太棒了!我可以跟你结婚吗?」另类、跨界、革新者、特立独行都不足以形容他,俄系作曲家、东欧的冷僻音符、电影音乐以及探戈音乐都是他的强项。乐评家说:「他像是一座奇妙的桥,搭建在古典与现代的溪流中,连结梦想与现实间的灰色地带。」他是素有「魔鬼小提琴手」之称的基顿.克莱曼(Gidon Kremer)。
拉出皮亚佐拉音乐里最深的情感
出生于拉脱维亚,求学于莫斯科,小提琴家基顿‧克莱曼在求学时代,即屡获国际大赛大奖,如比利时伊莉沙白国际大赛第三名、加拿大蒙特娄大赛第二名、义大利帕格尼尼大赛首奖、法兰克福音乐奖、二十三岁时更拿下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大赛首奖,自此在国际乐坛有了通行证。迥异于一般古典小提琴家的偏好,在他三十多年的演奏生涯中,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几乎占了他演出曲目的大半,像是阿尔沃‧佩尔特(Arvo Pärt)、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史蒂夫‧雷奇(Steven Reich)的曲子,都曾在他的琴弓下,找到发声机会。
而就在五十岁那年,情欲低回的探戈音乐不断召唤著他,让他成了阿根廷探戈音乐教父——皮亚佐拉(Astor Piazzolla)的死忠拥护者。皮亚佐拉让原本在阿根廷街头小酒馆悲伤低吟的不入流曲调,透过古典作曲架构与精妙的演奏技法,全然改头换面,而克莱曼竟在探戈舞曲中体认到「音乐里的热情、拥抱、失落与分离不再只是总谱上一列一列的音符图案,那是生活、那是梦想,那是对于人类情感的礼赞。」他希望透过让弓与弦所擦撞的骚动火花,让我们重回旧时代的激情。
于是自一九九五年《向探戈大师皮亚佐拉致敬》Hommage à Piazzolla这张专辑开始,克莱曼便全心投入录制皮亚佐拉的音乐,连同一九九七年的《探戈之美》El Tango,以及二○○一年的《寻找皮亚佐拉的足迹》Tracing Astor,他完成了灌录「皮亚佐拉弦乐三部曲」这个多年的心愿,除了对皮亚佐拉至上最高的敬意,也象征了克莱曼身为小提琴演奏家的历史责任。《波士顿全球报》给他高度评价:「纵使现在有这么多音乐家争相诠释皮亚佐拉的音乐,然而在所有音乐家里,克莱曼不仅是第一位、也是最好的一位…至今仍无人能如他探索出皮亚佐拉音乐里最深的情感。」
将演出佩尔特「叮当风格」代表作《兄弟》
基顿.克莱曼带领他一手培植的波罗的海弦乐团再度访台,首场音乐会,将带来爱沙尼亚作曲家佩尔特自创的「叮当风格」(Tintinnabular)代表作《兄弟》。另外,奥斯卡金像奖电影配乐大师Nino Rota的弦乐协奏曲,以及台湾乐迷较少接触的奥尔巴赫《圣母悼歌的对白》都在选曲之列。此外,《四季》选曲将混搭韦瓦第、柴可夫斯基、戴席亚尼可夫及皮亚佐拉的《四季》,听众将在克莱曼的酷炫琴技,穿梭不同的时空。第二场音乐会由俄罗斯当代作曲家古拜杜林娜的作品开场,下半场以皮亚佐拉的探戈压轴,曲目选自其所灌录的经典探戈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