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里斯.贝嘉的舞蹈肢体,看似简单、平常,却充满了如读情诗般地令人心荡神移。(林铄齐 摄)
舞蹈

台湾人为什么不喜欢贝嘉?

评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

不管台湾人喜欢不喜欢贝嘉,在欧陆,或在日本,他仍是一位光芒万丈的编舞家。圈外人因为他竟能够把「爱」说得如此温柔缱绻而感动,圈内人因为他竟能够把古典芭蕾的基本程式玩到动作有如落英缤纷而赞赏,评论家也因为他的作品对于欧陆历史的深刻沈思而予以分析;而他在台湾落到一个什么都不是,竟也没什么好令人沮丧的。

不管台湾人喜欢不喜欢贝嘉,在欧陆,或在日本,他仍是一位光芒万丈的编舞家。圈外人因为他竟能够把「爱」说得如此温柔缱绻而感动,圈内人因为他竟能够把古典芭蕾的基本程式玩到动作有如落英缤纷而赞赏,评论家也因为他的作品对于欧陆历史的深刻沈思而予以分析;而他在台湾落到一个什么都不是,竟也没什么好令人沮丧的。

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

7/6〜9  

台北国家戏剧院

莫里斯.贝嘉编排的舞蹈作品,总是令人感叹他为舞者编排的肢体动作,竟都是简单、平常却充满了如读情诗般地令人心荡神移。欧陆舞蹈比较偏向以形式的开创辩证主题的表现,亚美利坚的舞蹈就显得在形式上的开创多少有些保守。假若最早的日本舞踏是出现在美国的话,其结果说不定就跟二十年前第一次出现在台湾的舞踏:「白虎社」一样,惹来一堆艺评家的嫌弃。所以,贝嘉的舞蹈在美国没那么讨好美国人也很正常。

台湾人的特殊审美观

贝嘉舞团之前来了台湾两次,我听到的观后感也都属于负面的较多,因为这两次我都没有亲临现场,不清楚台湾观众不喜欢贝嘉的理由是什么。但以贝嘉在日本爆红的另一面现象,我只能说不同文化建构的审美经验,对于美的感受度当然也同;但,要问的是:台湾人有没有特殊的审美观?以我长年从事表演艺术的评论工作经验,这个答案是肯定的!而在台湾特殊的审美观之下,所建构起来对美的感受度确是与众不同。

以舞蹈为例,古典芭蕾在本事敍述方面,不只赏心悦目,而且通俗易懂,因而在台湾较现代舞更受到一般观众的喜爱。反过来说,喜欢看现代舞的观众却不一定能接受欠缺想像力的古典芭蕾。然而这两者之间在欧陆是有一种承先启后的系谱关系;在碧娜.鲍许的「舞蹈剧场」里,即使舞者燕瘦环肥却都有过严格的芭蕾基础。然而这对台湾的舞蹈观众而言,却易将两者分割为相互的对立面,而且自现代舞在台湾发展的轨迹来看,即使在泠战、戒严时期,现代舞的土壤尚属贫瘠,而美国著名的舞蹈大师都已先后来台演出;相对于芭蕾,不管是推广或演变反而一直妾身未明。

现代舞的世界潮流,一般都被区分为欧陆与美国两派,台湾因历史的因素而以美国马首是瞻,对欧陆风格则比较陌生;碧娜.鲍许是在台湾受到欢迎的特例,因为无论其场面或表演都因具有强烈的形式而增加不少可看性,然台湾观众对于欧陆现代舞特别擅于在其颠覆的形式中弥散着被历史压抑的身体记忆,却不一定有所体会。因此不仅是对于欧陆,甚而是对日本的当代舞蹈或戏剧也都难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意味;犹记得蜷川幸雄来台演出《米蒂亚》时,也曾遭受到一些剧场界人士给予的恶评。

仍是一位光芒万丈的编舞家

倒不必说因为莫里斯.贝嘉是欧陆顶尖的编舞家,台湾观众就不管好坏都应给予掌声;二十五年前,我在东京第一次观赏到寺山修司的戏剧时,也因不了解形成其美学的历史背景,而无法感受到作品内在的厚度,只从场面的舖排就批评其为玩形式,至今想起犹不免自叹:真是年少轻狂也!这个经验让我联想到,这跟台湾观众观看贝嘉的经验有什么不同?

不管台湾人喜欢不喜欢贝嘉,在欧陆,或在日本,他仍是一位光芒万丈的编舞家。圈外人因为他竟能够把「爱」说得如此温柔缱绻而感动,圈内人因为他竟能够把古典芭蕾的基本程式玩到动作有如落英缤纷而赞赏,评论家也因为他的作品对于欧陆历史的深刻沈思而予以分析;而他在台湾落到一个什么都不是,竟也没什么好令人沮丧的,因为我们更有一个晚上就有五万人在广场看一场现代舞表演的金氏纪录啊!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