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黎焕雄来说,诠释华格纳的音乐,张牙舞爪注定失败,过度具象化只会稀释音乐本质,让音乐去把戏带出来是最好的选择。他强调:「我把《指环》的演出当成一次读剧规模的制作,将音乐厅的限制变成低限,借重王俊杰的影像表现场景转变,投影华格纳写下的舞台指示文字,突显『带大家去阅读华格纳音乐』的意图。」
今年,不用远到德国拜鲁特音乐节朝圣,台湾乐迷也可以欣赏到全本的《尼贝龙指环》,NSO(国家交响乐团)庆祝成团二十年,将以四天十六个小时,动员逾二百二十位音乐家,完成这项华人歌剧的创举。其中,饰演女主角布伦希德的琳达.华生(Linda Watson)、哈根的汉斯-彼得‧柯尼希(Hans-Peter Konig)、以及齐格蒙的恩瑞克‧沃特利希(Endrik Wottrich),都是拜鲁特音乐节的主要卡斯,再加上曾为DGG与Angel录制指环全集的詹姆斯‧莫利斯(James Morris)主演佛旦,坚强的歌手阵容,为台湾首演打下强心针,更让票房发烧,一千两百组的套票,卖得一张不剩。
乐团早已做好准备,随时可以爬上《指环》之峰
票房开出红盘,来自拜鲁特音乐节的「华格纳歌手们」也都是品质保证,然而,还是有不少专家乐迷质疑,要攀爬这座歌剧界的巨峰,NSO真的准备好了?「《指环》或许不是如此崇高的作品,但其编制庞大、人员整合不易,且分为《莱茵黄金》、《女武神》、《齐格飞》、《诸神黄昏》四部呈现,必须花费一周的演出时间,才能成就这部得以傲视歌剧界的超级制作。」音乐总监简文彬强调:「但对NSO而言,难的不是音乐,乐团早已做好准备,随时可完成这个里程碑。」
曾与NSO合作歌剧《诺玛》颇受好评,此次的剧场统筹黎焕雄说,执导《指环》这样一部庞大的作品,是所有导演的「梦幻计划」,「我尊重这部伟大的作品,但不同意把它看得太过崇高、神圣,一如歌剧指导林登的说法,《指环》再怎么伟大,也不就是另外一部歌剧。说没有资格,或没有必要,姿态过于卑微;面对这座巨峰,如果一直选择匍伏前进,如何攀登山顶?」然而,耗费华格纳二十六年创作的《指环》绝非一蹴可及,黎焕雄也坦言,完整执导需要四年的时间,这回就先让音乐、歌手冲锋达阵,「毕竟以一个乐迷的心态而言,能听到第一线的华格纳歌手现场演唱,就够满足了。」
带大家去阅读华格纳音乐
作为十九世纪浪漫派歌剧的代表,《指环》以神话为原型,天马行空的情节发展,飞天遁地的空间变化,给导演很大的诠释和想像空间,甚至电影《魔戒》、《星际大战》都由此得到灵感。在世界舞台上,曾经出现几个代表性的制作,例如法国导演薛侯将剧情中矮人族和人、神之间的对立,解释为资本家与劳工之间的阶级斗争,神话人物穿西装打领带上场,引起乐界两极评价,也开启现代主义的诠释风潮;巴伦波英将时空搬到未来,呈现极具科幻感的太空场景;大都会歌剧院的版本则如同剧场版的《魔戒》。在剧场条件不充分的音乐厅,在剧场导演黎焕雄手上,《指环》将以何种风格面貌呈现?颇令人好奇。
「面对极有限的制作条件,要谈舞台美学还言之过早,况且再惊世骇俗的版本都出现过了。」对黎焕雄来说,诠释华格纳的音乐,张牙舞爪注定失败,过度具象化只会稀释音乐本质,让音乐去把戏带出来是最好的选择,「音乐到位,戏剧就到位了」。他强调:「我把《指环》的演出当成一次读剧规模的制作,将音乐厅的限制变成低限,借重王俊杰的影像表现场景转变,投影华格纳写下的舞台指示文字,突显『带大家去阅读华格纳音乐』的意图。」没有花俏的导演诠释,没有华丽的舞台布景,故事维持原剧架构,不跳越时空或是给角色新的定义,黎焕雄要台湾乐迷正面迎战华格纳的音乐。
强调音乐为主,舞台低限风格不喧宾夺主
跨足当代艺术领域的视觉统筹王俊杰相当欣赏意象剧场导演罗伯.威尔森二○○○年在瑞士苏黎士的《指环》版本,该制作将所有布景、服装极简化,舞台上没有莱茵河也没有巨人搭盖的城堡,只以灯光作为时空界线;角色之间也仅以单纯的衣服色彩作为区隔。延续极简的想法,王俊杰说:「我的设计保留音乐厅的建筑基调,只以七公尺高、九公尺宽的白色背板装置,突出并延伸于管风琴前,让古典巴洛克和现代抽象线条并陈,呈现一种低限风格。」当灯光将音乐厅镜框和二楼观众席的大理石包厢打亮时,观众将发现,自己正置身于神话中的瓦哈拉神殿,形成一种后设的趣味。
此外,王俊杰将神话场景和华格纳音乐的重要意象,以写意的象征手法转化成视觉:3D动画制作而成的指环凌空旋绕,莱茵河的水如滂沱大雨洒落,瓦哈拉城如细胞,不断分裂扩张,而全剧关键的火焰,则像野火熊熊燃烧。整体将以不喧宾夺主的极简元素,衬托华格纳音乐的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