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屡屡成为恐怖分子攻击目标的英国,不为恐怖主义所屈,盛夏的艺术节庆依然绽放缤纷。今年的爱丁堡艺穗节恰逢六十大寿,在英国甫完成戏剧硕士学业的香港剧评人陈国慧,趁此机会到艺术山城爱丁堡「朝拜」,看见丰富多彩的实验作品,发现英国表演艺术界也吹起「日韩风」,异国情调又逗趣娱乐的日韩演出票房一片蓬勃。
有些事不知为什么总是听闻而未见的,于是不断地在想像;如英国细雨绵密的天气,也只有亲身体验过才明白带雨伞根本就是徒然。自去年安排到英国念书的时候,我早就决定非把「爱丁堡艺穗节」从想像中拉出来不可,今年八月终于得见其面──在恐袭的阴霾下细细捡拾经验,这个被热闹冲昏紧张的艺术节当然要比我想像的要丰富得多。
万人恋恋艺术山城
每年暑假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只能用万人空巷来形容。我在「艺穗节」(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开锣后第二天来到这个山势绵延的城市;火车站毗邻的旅客咨询中心内长长的人龙完全反映了这个城市的沸腾,而整个艺术节才刚开始而已。今年八月的爱丁堡阳光是迟来了点,但市内公园还是聚集了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参与月内举行的各式艺术节──除了被视为年青艺术工作者实验场的「艺穗节」外,还有以当代著名表演艺术团体挂帅的「国际艺术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城堡军乐仪队表演(Edinburgh Military Tattoo)及「国际电影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国际读书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Book Festival)等。加上在各艺术馆举行的展览和免费街头表演,当然还少不了街头巷尾一间又一间延长营业时间的餐厅和酒吧;城市彻夜未眠,而街头表演艺人拿著的火炬犹在午夜的街道熊熊燃烧,不息的只是今年尚未看够明年还要再来一趟的欲望。
六十年都来浇不熄的街头秀
今年刚好是第六十届的「艺穗节」,源自一个不请自来的故事。当年有八个表演团体在没有受邀的情况下跑到爱丁堡参加艺术节,被拒诸门外的他们决定无论如何都要秀一下,于是就在街头开演招来观众,因此各式的街头演出就成为「艺穗节」其中一个焦点。在游人如织的高街(High Street)走过,演绎机械性肢体动作的「金属人」只能吸引暂时的目光,我倒是常常被在星巴克咖啡店前和教堂前空地表演的十多位「大卫.考伯菲」所惑。大变逃脱戏法和抛火炬的典型伎俩其实屡见不鲜,然而要吸引其注意和维系其集中力的游人数以百计,他们驻足或席地观看,而且不少人像我这般只能在人头与人头的缝隙间瞥看,艺人对表演节奏与身体能量的操控,要比一般演出更流畅自如才行。这些艺人的即兴表演其实不比在剧场里的逊色。
当然,位处城堡前的高街亦是资讯的集散点。「艺穗节」和「国际艺术节」的售票处近在毗邻,街上数十根大圆柱贴满厚厚的海报,不时见到工作人员爬著梯子把自己的海报层层叠叠地贴上。要吸引观众购票入场亮眼的海报只是其中一种宣传方式;表演者可在临时搭建的表演台(upper stage)演出节目选段,当然,更多的表演者选择穿上戏服,十多人列队在街上巡行而过,派宣传单的同时也和游人玩乐一番。
剧场与空间的实验
太多节目太少时间,当地报章的评论成为了观众购票的指标;我是一面翻报纸查看恐怖分子攻击和航机安排的新闻,一面看艺术节的评论专栏。文字此时也太累赘了,五颗星的评分制度是残酷却绝对直截了当;只是节目是否尽如理想就总带偏差。由百年历史教堂改建而成的表演场地Aurora Nova,艺术总监Wolfgang Hoffmann近年都精挑形体和实验性较强的剧场作品上演;作品和场地都充满个性,今年有不少就是五颗星的作品。如灵感源自艾略特(T.S. Eilot)诗作的编作演出Hysteria,就很有品特(Harold Pinter)的荒诞节奏和色彩,研究歇斯底里症状的男子约会陌生女子,餐厅内神情怪异的服务生和食物升降机不停制造麻烦。饰服务生的女演员全场未说一句,却以最精准的肢体语言和节奏控制全局;与音效近乎完美的配合,把作品的黑色幽默发挥得相当理想。法国舞蹈剧场En Forme是低调的小品之作,两男两女和四张床垫潜伏著关系的若即若离,隐而未见的悲恸没有过于外露的情感展述,却透过舞者两人间浅浅的会心微笑令人感到微微不安。
大获评论青睐却言过其实的爱尔兰舞蹈剧场Knots,我反而越看越不是味儿。三位新娘用婚纱长长的裙摆拖行三位新郎,这开场的意象其实显见导演的聪明;而更衣室内六人被困的多重镜像也是出色的演绎。只是导演却深怕身体说得不尽清楚而非要舞者们高调地把关系重复诉说,这不但模糊了表演的焦点,也令作品沦落得表面化了。
英国也吹日韩风
我其实是有点刻意选看在较特别的场地上演的作品,好些都有愉悦的惊喜。如在Apex International Hotel小小的私人游泳池内上演玛莉.齐玛曼(Mary Zimmerman)以水演绎主要意象的神话经典改编《变形记》Metamorphoses,就很能够发挥场地和作品本身的独特性。而一直以在「艺穗节」发展另类表演场地为重心的管理公司Underbelly,辖下一系列的场地都很有特色,如以民居地牢改装的Babybelly内含的三个小型剧场就是。我是半倚著冰冷的石墙看改编自杜斯妥也夫斯基(Dostoyevsky)较不为人所熟悉的作品Netochka Nezvanova-Nameless Nobody,女演员单人发挥令人讶异的剧场张力,柔韧有余地游走于女儿、母亲和酗酒音乐家继父三个角色之间;体会声音在地牢空间内的碰撞是鲜有的剧场经验。
只是「艺穗节」的观众大部分是来享受暑假的游客,娱乐性高的节目往往轻易成为焦点。今年参与演出的亚洲表演团队以日韩最受欢迎;和韩国的评论人谈天,今年共七个韩国表演单位参与,情况都可算是相当盛大。韩国的表演艺术近年在英国也引发颇多回响,如伦敦的重点演艺场地巴比肯中心(Barbican Centre)过去两季都有推介韩国的剧场节目。在我抵达不久后拿到的一把折扇式宣传品,就是在去年票房大卖今年仍然销售理想的韩国「功夫喜剧」Jump。进场的观众沿著山路排队的盛况天天如是,人龙虽不及每晚看城堡军乐表演的长,却已然叫我讶异。西方观众对这些成龙式动作加香港七○年代许冠文式喜剧节奏的真人表演仍然捧场;语言在舞台上并无意义,全剧的对白大约只有一句挑衅对方的「You. Here.」(你。这里。),然后就功夫跆拳筋斗打个落花流水,音效节奏配合得与电脑游戏无疑。尽管Jump的内容单薄到只是一个功夫家庭捉贼的故事,但这样的类型化的表演还能盛载更多吗?
作品主题严肃,遭遇冷暖自知
同理,日本的Gamarjobat乾脆自称为「Shut Up Comedy」(闭嘴喜剧),片段式的笑料轻松又易入口。其实今年韩国的默剧演出The Train 4是一个较能够在内容和形式上取得平衡的作品,反战的讯息表达得不落俗套,这时候上演自有另一层巧合的深意。然而这作品的受欢迎度终不及Jump,情势真的是很现实。
因此香港作家黄碧云的演读剧场Eleventh Rib根本无法突围,在西方观众凝视下陌生的东方女子,竟然用英文细碎而不安地念著有关暴力的事,然后穿上黑色舞衣跳一段格格不入的佛朗明哥,再以抖颤的声音唱歌──这都不是那种想像下的呈现,而她的演出又是如此沉重。在演出后的剧场外,看著她在爱丁堡的迟来阳光下,以微小身躯抗衡一把可能是其一半重量的硕大椅子;演出于她从来都不轻松,只是八月的爱丁堡却是轻松得可以。
文字|陈国慧 香港剧评人
如果你也想一游「爱丁堡艺术节」
如何到?
从伦敦到爱丁堡坐火车需时约四个半小时,飞机的话约一个半小时就可以了。便宜一点的机票可以选择www.easyjet.com,只是要从一些距伦敦较远的小机场出发。选择www.flybmi.com的话可以从伦敦希斯洛(Heathrow)机场直抵爱丁堡,但价钱则相对较贵。其实不少人爱坐火车到爱丁堡,像我约一个半月前在网上www.nationalrail.co.uk预定的话,来回火车票只约25镑;加上火车站就在市中心,相当容易找到。
怎么住?
每年暑假的爱丁堡都是游客乐到之地,住宿越早安排越理想,www.edinburghguide.com和www.edinburgh.org都提供不少住宿的选择。爱丁堡的住宿丰俭完全各取所需,我这次透过www.hostelworld.com于一个半月前安排位处城堡背后的Castle Rock Hostel,地点便利,沿路走两分钟就到高街,不少重点的演出场地亦不过徒步十分钟。
演出资讯哪里找?怎么买票?
有关爱丁堡所有艺术节的综合资料可参考www.edinburghfestivals.co.uk,其中每个节目又备有专属网页。「艺穗节」www.edfringe.com和「国际艺术节」www.eif.co.uk约于七月初接受网上订票,观众可以预先邮购「艺穗节」的节目册,不嫌麻烦的可按照节目的类别慢慢索骥;购票后可在当地售票处取票。
大部分位于爱丁堡市内的表演场地都步行可至,只是在安排节目前应先预算足够的交通时间;另市内巴士亦十分方便,日票为2.3镑。若打算抵达后才购票的话,可参考每天都有十多页专刊报导的《苏格兰人报》The Scotsman;免费的评论刊物《三星期》Three Weeks(www.edinburgh.threeweeks.co.uk)则于各表演场地每天派发。在毗邻火车站的「艺穗节」网上订票的帐篷购票,可免在售票处的排队之苦,而隔壁的半价售票亭则出售当天的半价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