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貌威严又华贵的两厅院,看似「老成」,其实也不过刚要迎接二十岁的成年礼,本刊特地专访两厅院的大家长——艺术总监平珩,一谈两厅院的「生日愿望」。平珩指出,她希望两厅院的形象可以至少是「五十岁的外表,三十岁的活力」,能够更亲民,可以疯狂,也可以优雅,而且是一种品味的象征!
问:两厅院今年要过二十岁生日了!若两厅院是个人,您觉得它看起来像几岁?
答:这个问题大家都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但是答案几乎都比两厅院的实际年龄老!两厅院的古典宫殿式造型,一直会让大家觉得它是个五十岁的长辈,和二十岁的小伙子一点都无法产生联想。
两厅院的董事长吴静吉博士觉得两厅院像四十岁的人,但有颗三十岁的心,虽然看起来老成,但心态是很年轻的;我觉得两厅院像二十岁的人,但却有颗三十岁的心,虽然实际年龄不大,但是思考和行为却很成熟。不论如何,我们希望两厅院的形象能够尽量回归它的真实年龄,至少拥有「五十岁的外表,三十岁的活力」!
问:两厅院在行政法人化之后,确实好像愈来愈年轻了,它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答:两厅院本来就很年轻呀!这几年,两厅院的服务观念有很大改变,朱宗庆主任是一大功臣,他拆除了两厅院的围墙,增加亲民的喷水广地,引进有质感的驻店,为两厅院打开了一扇普罗之门,而我们延续他的理念,把所有造成隔阂的无形之墙都打掉!努力让两厅院真正成为「全民的文化园区」。
对观众的服务方面,从观众进场广播通知录制国语、台语、儿童三个版本,就可以看出两厅院对「分众」的用心,此外,我们也加强会员的服务,会员人数已从四千激增到两万六千人。至于对艺术团体的服务,我们也不断修订一些行政法则,尽量协助团体各项演出需求,因为许多艺术团体的重要首演都是在两厅院,创意的完成往往需要空间和弹性,否则像《如梦之梦》这类将观众席搬上舞台的特殊作品也不可能呈现。
问:两厅院在艺坛闯荡二十多年,现在的知名度如何?到底红不红?
答:在亚洲地区,两厅院和其他国家的城市剧院都有交流,所以知名度还不错,在国际艺坛上,很多人都知道台湾的两厅院,但比较知道场地不错,并不清楚两厅院也可以自制节目。其实国外的艺术家,只要在两厅院演出过,就会爱上它,所以再来的机会也很高;此外,我们也透过和一些国际策展人合作,例如:汉唐乐府的《洛神赋》就是中法合作的例子,《洛神赋》2006年五月在两厅院上演后,十月由法国「亚眠艺术中心」主办了在法国里昂等城市十二场的巡演,不但提高两厅院的知名度,也打开国内表演艺术团体在国际的市场。
问:当年两厅院开幕时,算得上是亚洲数一数二的剧院,二十年后,新加坡、上海、北京纷纷兴建了规模庞大、设备新颖的剧院,两厅院除了更新设备之外,如何保住它的竞争力?
答:两厅院最大的优势其实在软体,我们的表演艺术有源源不断的创意,近可结合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城市,合作出不同风情的交流节目,而且台湾的观众水准也很高、对表演艺术的接受度也很广,近年来连澳洲也频频表示要加入我们的「串联阵线」!
就目前几个亚洲新剧院来看,大陆的剧院目前走「大众化节目」路线,设备非常好,但是专业人才尚不足;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的设备和服务都很好,但是新加坡本身的艺术团体很少,不足以支撑剧院的演出。相较之下,两厅院就幸运多了,国内不但有优秀的表演艺术团体,而且还很多!它们最擅长从传统中创新,只要是两厅院新制作的节目,都有机会在一、两年后推荐到国外演出,像先前提到的《洛神赋》、《禅武不二》、《如梦之梦》都是很好的例子。
问:您提到两厅院的自制节目,它的定位在哪里?
答:我觉得两厅院是要不断地开发新节目,要比一般大众的眼光再前进一点,不能只找现成的大牌顶尖艺人,一定要比民间的经纪公司做得更多。
如何开发?就要看创意!以NSO的「发现马勒」和「发现萧斯塔可维奇」系列为例,这两位作曲家的作品以艰涩出名,但是在乐团简总监的策划之下,票房从六成五进而至八成;而「世界之窗」系列也进入第四年,去年以德国为主,安排各项具代表性的演出,连「德国文化中心」的葛汉主任都非常满意!今年的二十周年庆,更邀请了罗伯.威尔森、菲利普.格拉斯、铃木忠志等知名艺术家,他们都不是所谓的popular艺人,但是却具有一定的艺术地位。
我想,「开拓视野」可以说是两厅院自制节目的品牌宗旨,虽然现在这个形象在大众的心中还不是很清楚,但我想品牌经营需要一些时间,这几年来,它的轮廓已经渐渐清晰。
问:如果两厅院是一只动物,您觉得它像什么?
答:大家对这个问题也有很多答案,有人觉得像虎,有人觉得像蝴蝶,也有很多人觉得像龙。两厅院绚丽的色彩应该是让人感到活泼的,但是它的宫殿建筑又予人一种威严之感,所以才会让人有「龙」的感觉。
我想,两厅院既然已有「龙」的威严,就不能再做「威严」的事,反而应该更亲民一点,它可以疯狂,也可以优雅,而且是一种品味的象征,所以我们透过各种系列节目,吸引各类不同的观众来亲近我们、累积自己的品味,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最大的活力与成就来源!
文字|卢家珍 特约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