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国波修瓦芭蕾舞团《天鹅湖》中的黑天鹅与王子双人舞。(许斌 摄)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百变双人舞

双人舞的西方源流 从现在起,让我们双双起舞!

一路舞来 从优雅社交、炫技抒情到超越极限

西方舞蹈、歌剧与戏剧同样源自希腊戏剧。「最早在希腊戏剧中,女角是由男演员扮演,剧情以希腊悲剧为主——由一个演员讲述故事,伴以歌者们的演唱,男女主角间仅以简单的手势和步伐传递情愫,甚至连拥抱的动作都没有!」这是西方双人舞的源起。

文艺复兴初期,欧洲的皇室盛行宫廷舞蹈,优雅的双人舞出现于宫庭的舞厅(ballroom),目的为社交和择偶,华尔滋、小步舞在宫廷盛大的舞会翩翩起舞。此时民间土风舞亦孕育双人舞的雏型,在民间土风舞以环舞的形式进行,男女各围一个圆圈,男女之间的对跳常随著队形转变而交替与轮流,因团体活动性质较浓,男女单独对跳的机会并不多。

应和剧情芭蕾而生

西元一六六二年,路易十四在巴黎成立第一所皇家音乐舞蹈学校,女性舞者始出现于芭蕾舞剧中。此后,双人舞技巧萌芽于剧情芭蕾(Ballet d’action),由芭蕾大师乔治.诺维尔(Jean Georges Noverre,1727-1810)创立,在他的主张下,舞剧、歌剧、戏剧分道扬镳。十九世纪中叶浪漫芭蕾兴起,第一出浪漫芭蕾舞剧《仙女》La Sylphide(1832),女舞者们穿上硬鞋,足尖动作轻巧、细致、抒情,将芭蕾技巧推上最高峰。男女主角的双人舞,抒情又浪漫,技巧或视觉美感都臻至完美。

芭蕾从法国传到俄国后被称为「古典芭蕾」,讲究古典美学,技巧难度节节高升,并融入俄罗斯舞蹈的外放风格。裴堤帕(Marius Petipa)与柴可夫斯基合作,创造《天鹅湖》、《睡美人》、《胡桃钳》等舞剧,是典型的代表作。三至四幕的舞剧中,包含一到二组的大双人舞(Grand Pas de deux),成为双人舞主要演出形式。其结构先是抒情慢板──男女合跳的舞蹈,表达爱恋之情;其次为男女独舞之炫耀部,此段舞以炫技为主;最后为尾声──男女合跳快板,气势澎湃亮丽,男舞展现弹跳与旋转技法,女舞者大秀硬鞋技巧如单脚旋转三十二圈等。 

芭蕾发展近两百年五十年后,叛逆儿「新古典芭蕾」兴起。始祖为米契尔.佛金,他将舞剧浓缩至一到二幕,舞作具民族风格,取材开始与人类现实世界发生关连,更具时代感和个人风格。双人舞变得生活化,不一定包含炫耀部。例如《罗密欧与茱丽叶》,从相遇甜蜜到悲痛分手,舞者挣脱制式化,应剧情起伏展现内在情绪,十足表现主义风格。

现代舞的另类双人舞

新古典之后,无论现代芭蕾或现代舞双人舞的发展,都相当多元与自由。例如:玛莎.葛兰姆根据希腊悲剧及美国西部拓荒史,发展葛兰姆风格之双人舞技巧。更有一些另类的双人舞技巧,例如:「接触即兴」巧妙运用两人间的身体互动,在动力学原理下,男女舞者往往无主从之分;常见于舞蹈剧场的双人舞则属于暴力型,从高处往他人的身上抢跳、抡墙、撞墙……等等,发泄激动情绪,主题常与社会议题、同性或异性爱情有关,如碧娜.鲍许的作品;高难度双人舞如将两人身体折来折去,展现超高柔软度与超强肌力,把人体物化或模拟各种生物,这些脱离人性化的动作技巧常令人叹为观止;运动型如两人间相互丢、掷、甩、抛,运用特技动作呈现力与美之双人舞,亦是常见。此外,还有特殊环境的双人舞,比如在婴儿油、树枝、秋千、雪橇上的双人舞,不断地突破人体极限。这些都是当今双人舞的特色,男女舞者一样地强势、有力,与中性。

 

口述|江映碧 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系所副教授
采访整理|周倩漪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