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英美音乐剧,法式音乐剧的发展(spectacle musicale)要来得短暂许多。「音乐剧」这个样式对于法国来讲,算是个外来文化,但在一九八、九○年代的迅速窜起,也成为伦敦西区和美国百老汇之外,另一个吸引目光的焦点。虽然严格说来,法国流行商业音乐剧并不如英美般的成熟,但在不盲从流行热潮下,倒有坚持自我风味的新耳目!
法国式的魅力在于它特殊的热情与创意的歌舞。少掉了制式化的束缚,法国人一开始就能接受现代的舞台形式和表现模式。街舞被大量使用,以及现场录影和CD的同时发行,促成了法式音乐剧的迅速崛起。这些音乐剧的成功,可说是源自于法国和魁北克优秀的流行音乐土壤。大幅度有经验的音乐制作人,戏剧及谐剧导演,法语流行乐歌手,现代舞蹈家的乐于参与,更增添了它的汇流性。
结合流行曲风,连篇歌曲贯串成剧
法式音乐剧的创作不像英美那般有固定系统的模式,而是直接运用流行音乐的元素。音乐剧的作曲,以韦伯为例,仍是以传统歌剧中咏叹调的方式来写曲。但法式音乐剧则结合当代流行曲风,以强烈的旋律融合摇滚、民谣、香颂等多种音乐风格。如此运用大量的流行音乐元素,相较于古典美声取向的欧陆歌剧,则是增添了时尚美感。
以《钟楼怪人》为例,一九九八年起在法国连续演出一百二十六场,巡回十一个国家共九十个国际城市,在世界创下惊人的纪录。这部作品能够成功,音乐是主要关键!整出剧由曾和席琳.狄翁合作的法义混血作曲家理查.柯香堤(Richard Cocciante)作曲,吕克.普拉蒙东(Luc Plamondon)填词,两人花了四年的时间完成歌曲。整出剧没有对白,而是以歌曲来串联凄美爱情。剧中起用了许多加拿大法语歌手,加上法语的拉丁语系发音适合于演唱大型曲目,使得《钟楼怪人》在各种因素的累积下大放异彩。在全剧五十二首歌曲中绝少重复,但风格却惊人地统一!不像《歌剧魅影》、《艾薇塔》等作品在不同段落重复运用主旋律的那种手法与特性,法式音乐剧重复使用同一首歌的可能性是很低的。《钟楼怪人》如是,《罗密欧与茱丽叶》也如是。因此就某种程度来说,法式音乐剧的歌曲数量可谓十分众多。
揉合又多元,《小王子》趋向世界音乐
就如同韦伯透过发行单曲与原声带,先让乐迷熟悉剧中音乐、造成期待上演的渴望后才顺势推出音乐剧的行销手法一样,在《钟楼怪人》正式上演前,单曲〈美丽佳人〉、〈活下去〉与开场的〈大教堂的时代〉充满撼动力的名曲,先后登上法国单曲排行榜。其音乐剧原声的高销售量,开启了法文流行歌剧走红世界的精采篇章。其实作曲家科香堤的音乐本身便有著浓厚的流行意味。剧本创作家吕克.普拉蒙东以「摇滚音乐剧」来形容《钟楼怪人》是相当贴切的。音乐中有摇滚及蓝调音乐、舞蹈中有街舞、现代舞、艳舞的舞蹈,甚至还有清凉辣妹秀及肌肉男表演等等。此外更有攀岩、后空翻等特技,融合多元的艺术与开创了更多的可能性。
而除了流行音乐之外,「另类的流行」也在法式音乐剧里出现,音乐中添加的民俗音乐使得曲风变化更大。例如在《罗密欧与茱丽叶》,更可以听到中南美、非洲音乐的元素融合。而继《钟楼怪人》之后,科香堤虽然在《小王子》的创作中,把法国香颂与种种当代曲风进行巧妙的揉合,但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先前创作的流行畅销曲,在形式上趋向世界音乐。
经典故事为基础,让观众著力欣赏音乐
虽说法式音乐剧大量改编自广为流行的故事、文学名著或电影,常被评为原创性不足,但原因却其来有自。《钟楼怪人》全剧著重歌曲,没有对白台词,搭配街舞来演出;《罗密欧与朱丽叶》当然也承袭法式音乐剧的摇滚风格,歌曲表现重,剧情传达次之;《小王子》融合多媒体技术的舞台机关处处,舞台特效噱头十足……但严格说起来,这样的做法有其优点:改编的剧本具有广泛的观众基础,省去角色的塑造及故事情节的刻画,便能够将重心置于音乐与词曲的创作、布景的设计与舞蹈的选配上。反过来看,法国音乐剧也因为简约的剧情,得以呈现更多的美感与文化传统。耳熟能详的故事基础不仅使得观众不受制于语言的窒碍,也能够将欣赏角度调整于歌曲的欣赏与风格呈现中!音乐不限距离、剧情不是问题、语言没有国籍、肢体不分等级……法式音乐剧的未来,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