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时的史托克豪森(谢隆广 提供)
纪念大师 In Memoriam

开启声音新世纪—史托克豪森

二○○七年十二月五日,德国作曲家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1928-2007)去世。直到第三天,十二月七日,他的家人才对外发布消息;据非官方消息,这是作曲家自己的指示,过世后,要让他安静三天,再将消息公诸于世。正如其生前的作品、为人行事,史托克豪森总是与俗众不同,有如天上神明,过世亦然;而那安静的三天等待,是否呼应了耶稣受难后三天的复活呢?

二○○七年十二月五日,德国作曲家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1928-2007)去世。直到第三天,十二月七日,他的家人才对外发布消息;据非官方消息,这是作曲家自己的指示,过世后,要让他安静三天,再将消息公诸于世。正如其生前的作品、为人行事,史托克豪森总是与俗众不同,有如天上神明,过世亦然;而那安静的三天等待,是否呼应了耶稣受难后三天的复活呢?

阅读十二月七日的新闻稿内容,感觉很「史托克豪森」。新闻稿由他的两位红颜知己丝蒂芬丝(Suzanne Stephens)与帕丝薇(Kathinka Pasveer)具名,代表与他合作的音乐家们和全球热爱他音乐的人们,告知世人此事;换言之,他们都是史托克豪森的家人。新闻稿除了告知作曲家过世的消息,还告诉大家,他完成了362部作品,一九六九年以前的作品系由环球出版社(Universal Edition)出版,之后的作品,均由史托克豪森出版社(Stockhausen-Verlag)发行,作曲家的文字著作等其他出版品,则由史托克豪森基金会(Stockhausen-Stiftung für Musik,一九九四年成立)出版。新闻稿并告知世人,透过基金会,这两位红颜知己将会继续推动演出史托克豪森的作品。全文营造的氛围,令人强烈地想起华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史托克豪森生前,亦经常被拿来与华格纳相比。不同的是,史托克豪森的音乐生涯顺遂地多,财务上不仅很早就能自给自足,更于一九九八年七十岁那年开始,每年八月里,于居住地居登(Kürten)办理夏令营,将他的音乐理念传达给世人,亦培养了许多演奏新音乐的人才。

为二十世纪后半打开电子音乐新天地

一九二八年八月廿二日,史托克豪森于科隆(德Köln,英Cologne)近郊的小镇出生,是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于动乱中成长的一代。大战结束后,史托克豪森同时在科隆音乐院和科隆大学就读,于前者主修钢琴与音乐教育,于后者修习德语文学、哲学与音乐学。一九五○年,他开始学习作曲;一九五一年,他去了达姆城假期班(Darmstädter Ferienkurs),接触了序列音乐(Serialism)的作曲手法,很快地掌握其中之精妙,这是他走上作曲之路的转捩点。一九五一年可称是史托克豪森生命里重要的一年,他完成了音乐院的毕业论文后,写出了第一部重要的作品《交叉游戏》Kreuzspiel;这一年,他第一次结婚,夫人之名已写在一九五○年作品《给多丽丝的合唱曲》Chöre für Doris中。一九五二年,史托克豪森赴巴黎就教于梅湘(Olivier Messiaen,1908-1992),并接触了方兴未艾的「具象音乐」(musique concrète)。自此开始,史托克豪森脑中的音乐泉涌而出,将序列音乐设计参数的基本概念,与录音技术及电子、电脑高科技结合,精算出新的声音,为廿世纪后半的音乐发展,打开了一个以往未曾有过的新天地。

一九五三年起,史托克豪森以科隆的德西电台为基地,在电台的电子音乐工作室里,尝试以当时有限的处理声音的技术与可能,无中生有,做出传统乐器做不出来的声音,开启了真正电子音乐的世纪。他在五○年代里完成的作品,如《青少年之歌》Gesang der Jünglinge、《接触》Kontakte,至今听来,依旧令人惊讶。另一方面,以传统乐器写作的作品,例如《循环》Zyklus、《群组》Gruppen等,也因其设计、记谱或演出形式的别出心裁,展现作曲家对声音与时间和空间结合的思考,不仅与众不同,并且能精确地传达出来。这些半个世纪以前的作品,今天听来,对许多人而言,依旧是很「新」的。随著录音与电脑科技的演进,史托克豪森的音乐不仅走在时代的尖端,更早已远远地将时代抛在其后。他晚期的音乐几乎都以「现场电子音乐」(live-electronic)为主,现场收录音乐家做出的声音,经过电脑处理后,透过音响放出,与现场进行的音乐一同传给听众。不同于其他以此方式做音乐的作曲家,史托克豪森经常自己操作机器,也是「演出者」,并且是演出的灵魂。回观一九五○年以后的音乐发展,称史托克豪森为「电子音乐鼻祖」,实不为过。

信仰虔诚,为上帝写宇宙音乐

近年的作品里,《直升机弦乐四重奏》(Helikopter-Streichquartett,一九九五年首演)应最为人熟悉。作曲家让四位演奏家搭乘四架直升机升到天上,直升机飞行的声音和演奏家拉奏以及念出字句的声音,都经由录音传至地面,听众则在一间大仓库里,听著作曲家操作机器做出的声响。今日,《直升机弦乐四重奏》几成了史托克豪森最为人知的作品,名气不下于凯吉(John Cage,1912-1992)的《四分卅三秒》4’33”,却是廿世纪后半新音乐的两个极端。

在廿世纪的重要作曲家里,众所周知,梅湘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的音乐都是为上主而写。相形之下,很少人注意到,史托克豪森亦是信仰虔诚,他的整体作品都反映了欧洲文化里的宇宙音乐(cosmic music),无论是《由那七日里》Aus den sieben Tagen、《黄道十二宫》Zodiac、写一周七天的歌剧《光》Licht,或是写一天廿四小时的《声响》Klang,都传达了这个讯息。他的音乐不仅为人类而写,更是为上帝、为宇宙而写,也唯有如此理解,才会明白,为何他一再强调,他的音乐是「性灵音乐」(spiritual music)。告知世人作曲家过世的新闻稿里,有著一段怀念他的文字,乍看之下,似乎与一般基督宗教教友的纪念文字并无不同,细观其意,则会发现,其中大写的字词,除了上帝(God)外,史托克豪森均曾谱成音乐。

创作到最后一刻的音乐守护者

只要见过史托克豪森本人,都会立时留下深刻的印象。高大的身材、锐利的眼神、白长裤、白运动鞋,作曲家展现的青春活力,与他同年龄层的同行相比,健康状况好得太多;一般皆以为,史托克豪森至少可活到一百岁。然而,他却出人意外地过世了,官方网站上依然留著庆祝八十岁生日的期待。过世的前一晚,他还完成了《黄道十二宫》的乐团版,系波隆纳(Bologna)打算在明年九月首演的委托创作。作曲家计划以廿四首写作的《声响》Klang只写到了第廿一小时,名为《乐园》Paradies!完成的曲子里,其中数首已被一些现代音乐的乐团相中,计划于明年演出。可以想见的是,二○○八年里,会有很多纪念史托克豪森八十诞辰的音乐会,到十二月初时,更要忙著纪念他逝世周年,也要纪念他的老师梅湘百岁诞辰,还要庆祝卡特(Elliott Carter)的百岁寿诞。

史托克豪森在人世的最后一句话是:「一个新的时代来了,我找到了一个新的呼吸方式:听啊!」他奉献给音乐的终身职志,亦透过新闻稿的最后一句话,传达给世人:「以他之名,以他为例,吾人将致力于继续保护『音乐』。」

相关网站:史托克豪森官方网站http://www.stockhausen.org/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史托克豪森作品精选

制表  罗基敏

1. 作品编号为作曲家亲自编号方式。

2. 以 * 注明者为推荐入门必听作品。

作品编号

创作年代/首演时间

作品名

编制及其他

1/7

1951/1951电台首演,1952音乐会首演

Kreuzspiel《交叉游戏》

双簧管、低音单簧管、钢琴、四位击乐

1959年改写为三位击乐

1

1952-53/1953

Kontra-Punkte《点对点》

十件乐器

2*

1952/1954

Klavierstücke I–IV《钢琴曲1至4号》

钢琴

3

I, 1953; II, 1954

Elektronische Studien I, II《两首电子练习曲》

单轨录音带

4*

1954–55/ V–VIII: 1954, IX: 1955, X: 1962

Klavierstücke V–X《钢琴曲5至10号》

钢琴

IX–X 1961改写

5

1955–56/1956

Zeitmasze《时间度量》

五件乐器

6*

1955–57/1958

Gruppen《群组》

三个乐团

7*

1956/1957

Klavierstück XI《钢琴曲11号》

钢琴

 

8*

1955–56/1956

Gesang der Jünglinge《青少年之歌》

5个单轨录音带(电子音乐)

后改为四轨录音带

9*

1959/1959

Zyklus《循环》

击乐

10

1959–60/1960

Carré《四方形》

四个合唱团、四个乐团

12*

1958–60

Kontakte《接触》

四轨录音带

12½:钢琴、击乐、四轨录音带

13

1962–64/1962

Momente《瞬间》

女高音、四个合唱团、十三个乐器演奏者

1964, 1972扩大编制

16

1964/ 1965年十一月九日

Mixtur《混合物》

五个乐团群、四个变频器及正弦波发射器

17

1965/1965

Mikrophonie II《麦克风II》

六位女高音、六位男低音、管风琴、四个变频器、四轨录音带

22*

1966–67/1967

Hymnen《万国国歌》

四轨录音带

22-1/2: 室内乐团版

22-2/3: 乐团版

24

1968

Stimmung《调音》

六位歌者、六个麦克风

32

1969–70/1970

Mantra《真言》

双钢琴、木块、钹、两个变频器

35

1971/1971

Trans《超越》

乐团、录音带

38

1973–74/1974

Inori《祈愿》

肢体、舞者、乐团

41

1975/1975

Musik im Bauch《腹中音乐》

六位击乐

41-1/2

1975

Tierkreis《星座》

十二首旋律,为旋律或和声乐器

43

1975–77/1976

Sirius《天狼》

女高音、男低音、小号、低音单簧管、电子音乐

47

1977

Jahreslauf《年之运行》

男高音、男低音、现代乐团、二轨录音带、演员、舞者

出自《星期二》

1991改写

49-3/4

1979

Klavierstück XII《钢琴曲12号》

钢琴

1983改写,出自《星期四》

51½

1981

 Klavierstück XIII《钢琴曲13号》

钢琴

Luzifers Traum,出自《星期六》

57-2/3

1984

Klavierstück XIV《钢琴曲14号》

钢琴

出自《星期一》

61-2/3

1991

Klavierstück XV《钢琴曲15号》

钢琴

出自《星期二》

63½

1995

 Klavierstück XVI《钢琴曲16号》

钢琴、12/8/2轨录音带、电子键盘ad lib

出自《星期五》

69*

1995

Helikopter-Streichquartett《直升机弦乐四重奏》

弦乐四重奏、四架直升机、影音传输器材

《星期三》第三景

7-1/2 ex. 64

1994-1999

Klavierstück XVII《钢琴曲17号》

电钢琴

出自《星期五》

73-2/3

2004

Klavierstück XVIII《钢琴曲18号》

电钢琴

出自《星期日》

76

2000

Engel-Prozession《天使队伍》

无伴奏合唱

出自《星期日》

80

2001,2003

Klavierstück XIX《钢琴曲19号》

合成器与录音带

出自《星期日》

81起

2004-2007

Klang《声响》、Die 24 Stunden des Tages 《一天的廿四小时》、I-XXI

人声、乐器、电子

 

歌剧Licht《光》(1978-2003)

作品编号

创作年代/首演时间

作品名

48-50

1978-81/1981

Donnerstag 《星期四》

51–54

1981-83/1984

Samstag 《星期六》

55–59

1984-88/1988

Montag 《星期一》

47, 60–61

1977, 1987–91/1993

Dienstag《星期二》

62–64

1991-94/1996

Freitag《星期五》

65–71

1993–98

Mittwoch《星期三》

75-80

1998-2003

Sonnatag《星期日》

感谢谢隆广教授、蔡永凯先生协助制作本作品精选表!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