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雅精致音乐的养成教育过程中,是绝对需要自我要求、对音乐品质也绝对不容妥协的,就算对待孩子们艰困的环境需要宽容与谅解,但对音乐本身,完美演出的标准绝没有降低的可能性。
海飞兹在一九三九年,曾经主演了一部电影They Shall Have Music,这部电影描述一个小提琴家,透过自己的琴艺与名声,帮助了一个因教育缴不出学费的贫苦少年音乐、导致经济危机的音乐学院,在电影中,海飞兹自己演自己。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而一九九九年由韦斯.克拉文(Wes Craven)执导的电影《心灵真爱》Music of the Heart,一样是描述一群音乐家,以他们的琴艺与名声,帮助了一个因经济危机即将被封杀的音乐教育,这部电影描述的故事倒是真有其人其事。
挑战「精致文化只适合中上层白领」的概念
由梅莉.史翠普饰演的罗贝塔,用了五十把小提琴,在全美国治安最差、最贫穷的东哈林地区的小学,成功地组织了一个弦乐团,在她成功的教育之下,乐团一届又一届地延续了十年,没想到十年后,教育部竟删除了这所小学跟艺术有关的预算,以至于罗贝塔只好透过在音乐界已经非常成功的国际知名音乐家,邀他们跟东哈林小学乐团联合举办演奏会,以筹募经费,因著这群音乐家慨然相助,使这场音乐会在鼎鼎有名的卡内基音乐厅举行,这真实故事也因此扬名国际。
当罗贝塔教育东哈林孩子们小提琴时,她要面对的挑战,是东哈林区的文化——东哈林人不相信自己。就是他们自己提出来:小提琴适合黑人大量集中的地区?要这些在贫穷犯罪之地成长的孩子们学小提琴,是否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在没经济水平也缺乏精致文化素养、家庭问题又层出不穷的东哈林,学拉小提琴可以成功?
罗贝塔此举,彻底挑战了优雅精致文化只有在中上阶层白领阶级的家庭中才会发生的固著观念。
电影叙事中最感人的一段是,当罗贝塔到卡内基音乐厅勘察场地的时候,音乐厅的音乐总监跟罗贝塔说:妳若仔细聆听,会听见柴科夫斯基在一八九一年指挥的开幕演奏会,妳还会听见拉赫玛尼诺夫、海飞兹、霍佐斯基的音乐在墙壁间回旋。但是,募款演奏会那天,环绕全场的乐音,却非作古之人,更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马克.欧康纳、麦克.特利、查尔斯.怀尔二世、安诺德.斯坦哈德特、凯伦.布利格兹、伊兹哈克.帕尔曼、伊萨克.史坦、珊卓.帕克、黛安.门罗、约夏.贝尔、强纳森.费德曼,他们一齐演奏巴赫的《D小调协奏曲》,与作古之人盘旋墙间的美妙乐音,一齐奋斗著东哈林小孩学古典音乐的权力。
用对音乐的严苛,表达一视同仁彻底平等
主持人说:「这是一场独一无二的演奏会」,这句话意味的不只是因为音乐家如此知名、优异与众多,也是因为在他们之前的演奏,是来自东哈林区的小学的弦乐团,他们共同透过音乐会跟全美呼吁:让音乐教育的权利也普及到东哈林,因为尽管他们贫穷、黑人众多、家庭破碎、甚至父亲有家庭暴力、社区又不时发生枪击事件……,但是当他们奋斗著艰辛的人生之时,他们仍旧渴望、也需要、更有权力接受精致音乐教育、享受音乐的感动。
不过,这整个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身为优雅精致音乐的教育者,身处东哈林,罗贝塔必须不时地同步处理学生们的家庭问题,在这方面,她对孩子们是充满同情、同理心的,但面对音乐本身,她却有某种严苛的要求,小提琴练习过程中所需要的节制、刻苦、精准、勤快,她一点也不含糊,她最常说的话是:「你们拉的音让我想吐!」即使遇到家长反弹,她也不妥协,因为她知道,要获得美的感动,必须要付上代价,尽管她不相信只有白人、有钱人、中上阶层的高雅人士才能懂得优雅精致音乐的美,尽管她坚持音乐的感动是不分贫富贵贱阶级种族,但是,这不表示面对不同的阶层,音乐的品质就可以有不同的要求,要获得音乐的感动,一定得付上代价。
在这部分电影叙事的著重强调,相当清楚地呈现出,在优雅精致音乐的养成教育过程中,是绝对需要自我要求、对音乐品质也绝对不容妥协的,就算对待孩子们艰困的环境需要宽容与谅解,但对音乐本身,完美演出的标准绝没有降低的可能性。当家长们抱怨她过于严苛没有「爱的教育」之际,她正是用面对音乐的严苛标准,证明自己对不同阶层、不同文化区域的人,是一视同仁彻底平等的——因为,她相信他们可以达到这些要求。
陈韵琳
心灵小憩艺文专业网站企划总监
IC之音广播艺文节目主持
自由作家,著有《冷莹莹》、《两把钥匙》、
《假想敌》、《走出框框的人生》、《过招》、《虚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