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NSO与中华棒球队的类比是张飞打岳飞,史拉特金在美国的地位与洋基队总教练也不可等同论之。但当史拉特金驱使NSO爆发雄浑的力道时,坐在台下的本人,脑中却不断浮现著这样不伦不类的比喻……。
史拉特金与英雄的生涯
1/4 台北国家音乐厅
雷欧纳.史拉特金最为人称道者,莫过于以廿年时间,一手将圣路易交响从地方乐团带进美国五大的丰功伟业,其成就颇似拉图之于伯明罕。恰巧三个月前甫率皇家爱乐来台,此番又单刀赴会君临NSO,耳福不浅的观众正好借此检证,到底是史拉特金点石成金,还是NSO来个凤凰三点头。
开场暖身,令人眼睛一亮
以海顿《第67号交响曲》作为开场的暖身,史拉特金与NSO的表现就令人眼睛一亮。乐团很快进入状况,指挥在音色的处理与乐句的工整上也可圈可点,一扫那些对于美式指挥有著豪迈粗犷又不拘小节的无稽成见。但尽管分寸拿捏得当,第三乐章两位首席的独奏琴瑟和鸣,我依然怅然若失于史拉特金的节奏处理。海顿老爹的亲切幽默,虽然在指挥家掏出两百块钱犒赏两位首席时令人莞尔,但这也就是整首曲子最令人发噱的段落了——当然,我指的不是钱太少……。
至于辛德密特的《韦伯主题变奏曲》如果处理不佳,会成为一场指挥、乐团、观众三输的灾难。有赖NSO给予无私的协助与支持,老史武器顺手了,这首自家后院的音乐挥洒起来更是游刃有余。号称“orchestra builder”的史拉特金,虽然无法一夕之间翻转整个乐团的DNA,但在造型与句法上已经做了最大程度的努力。作为火力展示,NSO在此的表现当仁不让。
体力不继,虽败犹荣
下半场《英雄的生涯》无疑是重头戏,但全曲近五分之四的时间,史拉特金与NSO的杰出表现却不断加深我那个不伦不类的联想感:以棒球来形容NSO自赫比希接手之后的状况,当年简文彬所奠定“small ball”圭臬,似乎开始朝“grand slam”转型。巧的是与球场如出一辙:小球的各种精致战术,丰富了球赛的内容,也极有效率地;但是一棒扫出球场外的全垒打,却最让观众热血沸腾!史拉特金的督军信任中心打者(三棒:无所不能的木管部,四棒:一棒击沈对手的铜管部)、尊重王牌投手(吴庭毓的独奏多么一夫当关)、强调牛棚分工(坚守岗位,绝不妥协的内声部)、相信正面「胜负」的运动家精神(在演奏与诠释上绝不偷机取巧)……。这些观念绝非只有大联盟或洋基队的总教练才能带给中华队,但当本国籍的教练有著「输此一场,即无死所」的沈重包袱时,很多其实单纯的娱乐竞技成分,其实就不那么好说了……。
那最后五分之一的时间呢——也跟真正的中华队一样,在临门一脚的当口,中心打者频挥大棒追打坏球(炮声)、牛棚崩盘(和声乱了),或许根本的原因一样是体力不继,最终的结果一样是虽败犹荣。但所有的观众一定有那么五分之四的时间,真的以为我们的棒球队……呃,我们的NSO,是世界的第一流阵容。
对了,其实史拉特金自己就是个棒球迷,还曾经提过台湾的少棒队:「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