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遇在维雷特公园」系列中的周末演出控场DJ们。(© DR)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相遇在维雷特公园」 展现边缘文化力量

位在巴黎东北郊的维雷特公园是个大型开放空间,园区提供多个大小不同的展演场地。处于城郊的地缘关系,使其文化功能性著重在青年都会文化。为期十二天的「相遇在维雷特公园」系列活动,包括戏剧、舞蹈、嘻哈、Rap、歌曲以及混合以上所有表演形式的演出,标榜都会文化性格,关怀社会次文化;加上克里奥尔工厂(Kreyol Factory)的大型文件展览,呈现广布于加勒比海和印度洋的克里奥尔文化,充分显示维雷特位在城市边缘,对抗中心主流文化的特性。

位在巴黎东北郊的维雷特公园是个大型开放空间,园区提供多个大小不同的展演场地。处于城郊的地缘关系,使其文化功能性著重在青年都会文化。为期十二天的「相遇在维雷特公园」系列活动,包括戏剧、舞蹈、嘻哈、Rap、歌曲以及混合以上所有表演形式的演出,标榜都会文化性格,关怀社会次文化;加上克里奥尔工厂(Kreyol Factory)的大型文件展览,呈现广布于加勒比海和印度洋的克里奥尔文化,充分显示维雷特位在城市边缘,对抗中心主流文化的特性。

「相遇在维雷特公园」多重空间系列展演活动四月十五日展开,由戏剧类节目启动,演至四月二十六日。观众可在周三及周四晚上于七点和八点半连看二场表演,戏剧表现回异的二出戏,上下短兵相接的情况下,文本和形式表现力度立现。

机场小孩》呈现跨国生活儿童面貌

我以来自第戎市(Dijon)的企图剧场《我们是一个法国》We Are La France和瑞士Stefan Kaegi与Lola Arias联合编导的《机场小孩》Airport Kids二剧为例详细介绍。《机场小孩》创造「第三文化」的概念,以跨国生活的小孩为故事主题,他们跟著巴西、中国、印度、加拿大、法国、俄罗斯、摩洛哥、安哥拉父母亲,因父母工作关系或难民、收养孤儿身分而居住在瑞士洛桑。他们的生活语言是英语、法语,在家又得学习父母亲的母语。他们没有所谓母国文化,自行发展新种文化。传统的「家」概念对他们来说很淡漠,童年时跟著在跨国公司工作的父母不断搬家,每次搬家便得与旧日朋友、喜欢的人说再见,讲另一种语言,重新过活。舞台上是一格格货柜,和机场输送行李带。每个孩子住在装设有摄影机的货柜箱里,如同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透过网路摄影机与另一遥远国度的亲人、朋友沟通,舞台上另设布幕显示他们在货柜箱里的谈话和活动。

这批八至十四岁的小朋友演员讲著他们个人经验、共同的故事,真挚动人。他们有机会在世界的中心长大,早熟,然而统计数据也显示,他们患忧郁症及自杀比例较常人高。我们看到克莉斯堤娜书架上有四本字典:俄英、英英、法英、法法,她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是人人讲同一种语言,她甚至试著在俄英法三种语言中,自创一种新的语言。小不点茱丽亚的法国和加拿大籍的父母亲在瑞士的乐团工作相识结缘,她身边围绕著父母到世界各地巡演带回的纪念物。小茱丽亚也经常旅行,大人在她身上挂著三本护照,一个人飞去加拿大看奶奶。这些孩子们的理想住家是在海中飘动的、没有国籍的岛屿。对他们来说,国界没有意义。在童言童语中,孩子们表达出各自家庭差异,但是他们自觉是相同、属同一文化。

当巴西信天主教的艾琳和摩洛哥穆斯林巫萨玛互问神在哪里?「不知道,我们一起祈祷来问问。」二个孩子各自在自己的箱子里,以从家庭文化学来的祈祷语言,同时颂念。画面是纯然的生活化,台下观众感受到的却是重击的力道。

我们是一个法国》说教意味浓厚

相形之下,企图剧场《我们是一个法国》一剧则以凛冽的讽刺对白直指主题,控诉现代社会消费文化。一个母亲以小孩整天盯著萤幕和游乐器,询问心理医师该怎么办。医师把所有社会行为与国际市场行销网络连结在一起,开场演出形式尚带新鲜感。然而第二段,两位演员直视观众,条例指出现代人受制约的生活型态,有说教意味。此剧演出空间小,导演采用最阳春直接的叙述方式,却不免让人怀疑,以居高临下姿态,把概念硬塞给观众,在台上台下面对面、甚至有机会眼睛对眼睛的互动下,一句句控诉重重压至观众席,抗拒感油然而生。接著,剧本使命感高大,其表达形式却难有效传达主旨意念。

「相遇在维雷特公园」跨越二周末,二个周五、周六皆有嘻哈舞汇演,自下午五点开始,一个晚上接连四个团体热闹演出。园区内「野蛮歌舞会」周六晚上十一点半办「嘻哈之夜」,二个周六各有三个DJ控场音乐演出,让周末更逍遥。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