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导演罗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芭蕾舞天后西薇.姬兰(Sylvie Guillem),编舞家罗素.马利分特(Russel Maliphant),三大表演巨星在柏林的「欧洲戏剧季」(Spielzeit Europa)同台演出性别辩证大作《德翁女形》Eonnagata,加上舞台服装是时尚鬼才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亲自量身订做,让《德翁女形》成为柏林剧场界人人期待的大作。
这出今年初在英国「沙德勒井剧院」(Sadler’s Wells)首演的作品,观众可以欣赏到罗伯.勒帕吉与两大当代舞蹈界传奇共舞的奇异跨界组合,以及西薇.姬兰用浓厚的法语腔调英文及法文在台上背词演戏的场面。勒帕吉又导又演的全才已经众所皆知,这次他减重十公斤,上台跳舞,为他层次丰富的剧场履历多添上一个惊叹号。
取材历史,演绎雌雄
《德翁女形》Eonnagata的剧名为Eon与Onnagata的组合。Eon代表德翁骑士Chevalier d'Eon(1728-1810),是历史上雌雄难辨的知名人物;Onnagata则是日文的「女形」,为歌舞伎里头男扮女装的角色扮演程式,勒帕吉把两个名词结合,用舞蹈剧场的形式剖开这页历史性别传奇。
德翁骑士一生性别模糊,先以男性的身分生活,被法王路易十五指派到俄国去当间谍,则是以女装身分接近当时的伊莉莎白女皇(1709-1762),后来又被指派到英国以使节的身分行间谍之实,一七七七年他回到法国,他要求皇室界定他为女性,路易十六下令他从此以女装现身,开启了他的女性生活。他晚年潦倒,在伦敦死去之前,没人能断定他真实的性别,直到他死后被医生检验尸体,才断定生理上他一直是个男人。这页性别传奇也让性学家艾利斯(Henry Havelock Ellis)创造了Eonism一词,为「跨性别」的早年研究词汇。日本也曾以此题材,拍摄电视动画。
这么一个丰富的题材,勒帕吉用九十分钟说尽德翁骑士的一生,勒帕吉、姬兰、马利分特分别代表德翁骑士的各种面相,外型阳刚的马利分特代表男性,柔美的姬兰代表女性,勒帕吉则是在男女之间游走,扮演德翁骑士的不同时期面貌,企图创造男/女二元对立之外更多的性别讨论空间。
节奏缓慢,缺乏新意
《德翁女形》是典型的勒帕吉作品,舞台视觉绝美,舞台调度灵活。亚历山大.麦昆设计的服装为表演加分不少,精致的和服、外露的鲸骨裙、十八世纪古装却又有日本风味的舞衣,每件衣服都具有大胆的戏剧性,让舞衣也成为跨性别、跨文化的符号,是时尚界与表演艺术结合的成功例子。麦可.哈尔斯(Michael Hulls)设计的灯光非常具有诗意,流畅地创造舞台表演空间的戏剧张力。勒帕吉也展现了知名的调度能力,他善用舞台上的任何道具,借用影子戏、歌舞伎的概念,让这个曲折的性别传奇大题材能够在九十分钟里头演完。
但是整出表演节奏缓慢昏沉,性别的辩证也少了惊喜。也许是为了配合勒帕吉,马利分特编排的舞蹈并无创新,姬兰也无从发挥她惊人的舞技。姬兰不仅要跳舞、耍刀,还担任说书人及演戏,这些跨界表演都是观众所非常期待的,但在《德翁女形》里头并没有令人惊喜的发挥。柏林的剧评也都丝毫不留情地批评,各界对三大巨星的组合,有不少失望之词。
不过看过此剧的人大概都会同意,表演的结尾拯救了整出表演。勒帕吉扮演的晚年德翁骑士,在镜子前召唤他内在的男(马利分特)与女(姬兰),舞台上的一面镜子,就创造出了三位表演者消失、凝望、陪衬、反差、漂浮的剧场幻觉,戏剧张力非常强烈。最后勒帕吉躺在舞台中央的解剖台上,呼应德翁骑士死后受医生检查的真实历史,任姬兰与马利分特拿著刀检视他的躯体。剧尾,解剖台上的一盏钟摆晃动的灯在慢慢离开舞台的姬兰与马利分特上左右来回探照,直到两位舞者消失,结束主角雌雄莫辨的一生,这个结尾简单却有力道,完全不负勒帕吉的大师名声。
《德翁女形》也再次证明,巨星聚首、题材特殊、跨界跨文化跨性别,并不能保证能满足观众的热烈期待。《德翁女形》像个未完成的大作,等待三位巨星来日修改增删,让这场雌雄辩证更紧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