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十想要以传统的音乐为定位,并将自己的理念推广到国际。(许斌 摄)
艺号人物 People 十鼓击乐团团长谢十

打造鼓声传创的梦想园区

今年初以《鼓之岛》专辑入围葛莱美奖「最佳传统世界音乐专辑」的十鼓击乐团,是个浑身是劲的表演团队,来自南台湾的他们以磅礡鼓声打动听众,而打造这个团队的灵魂人物,正是谢十。从小习鼓、天赋早慧的他,不只是想把鼓打得比谁都好,更想藉著鼓声,将自己的理念传播到世界上。为此他租下台南仁德废弃糖厂,在荒烟蔓草中打造了十鼓文化园区,要让传统的鼓声,在创新的面貌下深入人心。

今年初以《鼓之岛》专辑入围葛莱美奖「最佳传统世界音乐专辑」的十鼓击乐团,是个浑身是劲的表演团队,来自南台湾的他们以磅礡鼓声打动听众,而打造这个团队的灵魂人物,正是谢十。从小习鼓、天赋早慧的他,不只是想把鼓打得比谁都好,更想藉著鼓声,将自己的理念传播到世界上。为此他租下台南仁德废弃糖厂,在荒烟蔓草中打造了十鼓文化园区,要让传统的鼓声,在创新的面貌下深入人心。

农历年前,傍晚的中正纪念堂广场下起了大雨,户外演出的打击乐团却一点也不在意,团员愈打愈起劲,不仅动作架势到位,连心情也丝毫不受影响──这个浑身是劲的团队,就是以《鼓之岛》专辑入围葛莱美奖「最佳传统世界音乐专辑」的十鼓击乐团,而创团的灵魂人物,就是这位年轻的团长——谢十。

出身道士家庭  三、四岁就当职业乐手

出生在一个不凡的家庭里,谢十的父亲是受人敬重的道长,住家前面就是父亲主持的「三清宫」。身为老么的他在母亲肚子里就已经常听北管艺人来家里演奏。浸淫在这样的环境里,锣鼓唢呐声对他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古典乐」。到了他三岁时,有天帮父亲伴奏的鼓手请假,小小年纪的谢十听著父亲作法会,却疑惑怎么只有法铃的声音。不假思索的他于是爬到鼓边,随著父亲的节奏有模有样地敲打起来。在发现他的天赋之后,父亲就开始训练他打鼓,就这样,谢十与鼓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三、四岁就开始被培训成职业乐手,这样「超龄」的民间艺人恐怕古今中外也找不到太多例子。

「读书是我的副业,打鼓才是我的专业。」每天的生活除了上课,回家就是帮父亲打鼓。但享受演奏鼓声的快感,却也不是那么地轻松。只要「佛诞日」一到就是连演两个礼拜,最高纪录从凌晨两点一直演到晚上十点。尤其檀香味满室萦绕,更让他常常呛得眼泪直流。到了国小三、四年级,叛逆期就来了!一路跟著父亲打鼓,到了这个年纪算算也打了六、七年,正值爱玩的年纪,抓青蛙、玩水、尪仔标的诱惑总是比工作大得多,因此他有机会就往外跑。但父亲更聪明,不必亲自到处寻找小孩,只要在鼓面上重打三下「咚,咚咚!」便是召唤他们回来的信号,连续三通鼓没有回到家便要挨打!所以溜出去玩时,他仍旧随时竖著耳朵聆听鼓声。而这三下的鼓声,成了孩子们与父亲之间的通关密语。

父亲命名睿智深远  人生沈浮重拾鼓棒

谢十眼中的父亲是为非常有智慧的宗教家,浑身充满著能量,专门帮忙信众们解除各种疑难杂症。长年受托替婴儿命名,而帮自己孩子取的名字也不同凡响。哥哥名为谢一,老么出生后等于又添了男丁,因此横的一再加竖的一等于十,「X轴加上Y轴就代表著寰宇、代表一切。」连命名都这么深谋远虑,不得不佩服这位长者的睿智。

但不久后剧变发生了,父亲在他小六时意外身亡,对他来说打击很大,也表示著叛逆期的结束。犹记得父亲教他们只要阵头经过,就要马上敲锣打鼓迎宾,阵头就会将整团带到庙口前面,变成神明跟神明相互致意的嘉年华会。但当时打鼓的小谢十心里却暗暗地认为世界上没有人的鼓打得比自己厉害,「我只要一听,就能够模仿对方的鼓点,并且可以打得比他还好。」不管是宋江阵、跳鼓阵、龙阵、醒狮团,他总是用对方的招数打败他!那段时光埋下的底子,奠定了他日后创作的宝贵基础,然而随著父亲骤逝,风光热闹的童年似乎也就这么地消逝了。

认真读书是对父亲最大的回馈,但从小成绩名列前茅的他却在考高中时跌了一大跤。原来是因为考作文时,题目没看清楚,将范例上所写的题目误以为是考试题目,整篇文章方向完全错误,最后当然是以零分计算!但是与第一志愿失之交臂的失落却是一个转机,因为从台南二中国乐社偶然听到鼓声,唤起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情感。进入社团里,当然没有人打得赢他,可是他却同时他发觉了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我这么有天分的人,居然一点也看不懂乐谱?」没有打击老师、没有理论基础的他,只好听从学长的建议转敲扬琴。虽然也学得不错、得过音乐比赛奖项,但却总是感到与自己的个性不吻合。直到有一天听到一场音乐会,影响了他一辈子。

打鼓不只要最好  还要让将理念推广到国际

「我还记得当时的演奏家是阎学敏,看到他的表演我饱受惊吓,因为生平第一次惊觉,这样的演出已经不是我PK可以解决的了,他的功力比我好上一百倍以上!原来我是只井底之蛙!」就这样,谢十心里燃出了一个又憨又傻的斗志──「这种事情,不可以有人比我更厉害!」那时为了学鼓跟学校请假,从台南坐火车一路站到台北并且当天往返,只为了到上一小时的课程,半年期间不管多苦都要坚持!但面临升学时,台湾的音乐教育制度让他无所适从,即使到乐团中,打击的地位也不高。全班都交了志愿卡,却只有他选择了先去当兵!没想到另一个冲击在后头,由于当的是一般兵,军中同袍放眼望去,吸毒的、龙凤刺青的、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这是他从不曾体悟到的,也让他终于知道原来世界比想像中的更多样。

十六岁到当兵的企图心只是要成为一个一流的演奏家,但服完兵役、如愿地向海外老师学习后,谢十找到了一个更宽阔的理想。「我最后选择了外文系,因为想要以传统的音乐为定位,并将自己的理念推广到国际!」二十六岁创立了乐团,走自己的路线,「十鼓打击乐团」经过辗转改变终于定型。借用父亲给予的名字「十」,来代表两根鼓棒交叠、汇集十方力量。就这样从澳洲雪梨奥运圣火传递巡演、成立第一个传统打击乐教学中心、上亿载金城、两、三公顿乐器和装备抬上阿里山观日平台、获得金曲奖、结合一八九九人敲击一九五一面鼓获得金氏世界记录、承租糖厂成为文化中心、国外巡演横跨美洲东南亚……十鼓这个民间成立的乐团,经营得辛苦,却也有声有色。

挥汗录制《鼓之岛》  让传统再创新

第一张以台湾传统音乐入围葛莱美奖,谢十回想录音的当时是正直炎热的八月天,在台糖的旧仓库改造的空间录音,乐手们个个汗珠直流,唢呐更是吹到满脸胀红却乏氧气。原本预计四天录完,却只好两天之内杀青。内心明白还是有加强的空间,但「传创」的概念受肯定,谢十内心感到非常欣慰。「传统非常有资产价值,却并不能原封不动地搬上台面,十鼓所要做的不是『传承』,而是『传创』。」谢十想要强调的并不是艺术,而是从传统创新,甚至从生活中找灵感。就像当年上了船,在海上服役、当过舵手,才让他知道郑成功当初是怎么样渡过黑水沟,进而创作〈台湾之门──鹿耳门记〉;〈风驰雷掣〉是听见台风的气派,用板鼓的声音象征甘霖,接著强烈的雷鸣、雷火、雷熄,最后太阳露脸,大自然回复平静地结束。而最受欢迎的〈吹牛鸡〉,是那只在爱吹牛的鸡,在旁边叫到已经影响到他编写教材。从唢呐模仿「嘎嘎咕」的叫声开始发展、还有拍翅膀等等形象。这种可爱单纯、真诚诙谐的感觉,正是园区生活的写照。

以打不死的精神往前走,谢十将旧有的糖厂化身为文化村,从五个学生教起逐渐扩张到目前正在学习的学员有六千人,在十鼓学过的人次也已高达三万人。教学、演出、国际交流同时并行,甚至肢体障碍的学生,在他的训练后逐渐驾驭肢体,更能上台演出。即使他们的演出不是那么完美,甚至谈不上艺术,但却是他们一辈子难得的机会和鼓舞。走近园区,糖厂大烟囱加上了「十鼓」两个大字,昔日的地标是台糖,今日的骄傲是十鼓。老一辈们曾说:「第一憨,种甘蔗给火车蹦!」如今的谢十虽也憨,却深深地为传统打击乐种下了未来的希望。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