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剧场大师彼得.布鲁克新作《十一与十二》,自去年底在巴黎首演后,今年二月转往伦敦开始国际巡演。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演出的该剧,剧情是关于西非于一九三○年代法国殖民时曾实际发生的宗教纷争,布鲁克透过这出剧探讨深刻的宗教议题,也探讨生命与死亡、时间与结束,并强调戏剧能给每个观者不同的体验。
一大块橘红色的布、几块木头就能构成彼得.布鲁克看似简单却深邃的舞台世界,正可谓「一粒沙窥世界、一朵花见天堂」。剧场导演彼得.布鲁克的舞台新作《十一与十二》11 and 12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演出,虽然评价两面,但将近一个月的档期几近座无虚席,观众无不被吸引进入布鲁克简约却无穷无尽的剧场世界。
布鲁克的新作是今年巴比肯艺术中心「bite」系列重要压轴之作,「bite」旨在介绍给观众最新最好的艺文作品,这些作品以创新的方式来结合舞蹈、戏剧与音乐,每年均有不少叫好叫座的佳作。巴比肯bite从二○○五年就持续推出布鲁克的新作,今年更是共同委制《十一与十二》的三个单位之一,因此该作去年底在巴黎北方剧院(Thêàtre des Bouffes du Nord)首演后,今年二月转往伦敦开始国际巡演的旅程。
重现宗教纷争,简约形式诠释
高龄八十六岁的彼得.布鲁克虽是英国导演,早年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合作多出莎剧,但一九七四年即将工作驻点转往巴黎的北方剧院,与布鲁克合作的演员也来自世界各地,这次的演出团队就包括来自非洲、美国、欧洲及巴勒斯坦的演员,音乐则由长期与布鲁克合作的日本音乐家Toshi Tsuchitori配乐。
这出剧是关于西非于一九三○年代法国殖民时曾实际发生的宗教纷争,当时非洲伊斯兰苏菲教派领袖提尔诺.波卡(Tiero Bokar)深陷祈祷的次数到底是十一次还是十二次的争议,结果引发教徒间的憎恨与杀戮,甚至在法国殖民政府的介入下产生严重的冲突。当波卡试图解决这个争议转而支持祈祷次数不同的另一派领袖时,反而被信徒放逐,最后孤独而死。
这个故事由西非作家Amadou Hampâté Bâ于一九五七年写成书,布鲁克为了搬上舞台筹备多年,请剧作家Marie-Hélène Estienne改编,再由自己担任导演。
布鲁克透过这出剧探讨深刻的宗教议题,也探讨生命与死亡、时间与结束,并强调戏剧能给每个观者不同的体验。虽然主题看似复杂,但布鲁克却能以简单的形式、充满哲理与静思的台词来诠释这些内容。简单的舞台设计呼应布鲁克近年更趋简约的戏剧形式,舞台上平铺在地上的一块布可以是西非的沙漠,卷起来由两人抬著又变成行驶在河上的小船。七个男性演员担任主要角色,但需要演出女性配角时,男演员简单把围巾包住头,透过娇媚的神态语调,马上就能反串出性别倒置的幽默。
剧情言古讽今,点滴由小见大
布鲁克的舞台即使呈现冲突的场面,仍然显得冷静持重。布鲁克浓缩了西非八十几年前的宗教争议,呈现在舞台上,但在二十一世纪的当前来看却丝毫不显突兀,戏剧中对暴力的质疑,对人与人之间容忍的局限,即使是当代依然呼应著历史洪流中层出不穷的相似纷争,而剧中对法国殖民西非时期的反讽嘲弄,在今日的法国首演更凸显其意义。但英国的剧评对布鲁克的新作却不尽然照单全收,评价十分两极,有的剧评喜爱布鲁克简洁的形式与近乎冥想的沈静,部分剧评则认为这出剧太过沈闷、教条。
我个人倒是非常喜爱布鲁克老先生的新作,尤其是简单的舞台有不少巧思让人称奇,舞台上造型简单的两根树枝,底部却配备了滑轮方便移动。几块木头竖著摆是装饰,横著摆就成为椅子,简约实用。而布鲁克的主题看似教条,但小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对,大至呼应以巴冲突、中东战争都有深远的警世意涵。而巴比肯艺术中心配合《十一与十二》的演出也推出布鲁克的老电影专题,因为机会难得,我也顺道回味了布鲁克一九六○年的旧片《Seven Days…Seven Nights (Moderato Cantabile)》,看到了早年珍妮.摩露与杨波.贝蒙的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