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天后西薇.姬兰七月初在沙德勒之井剧院,推出新制作《六千哩外》,包含了她与威廉.佛塞合作的〈重组Rearray〉与马兹.艾克为她量身打造的独舞〈再见Bye〉。由于三月日本大地震发生时,正值姬兰与佛塞工作排练新舞,于是她将此次演出命名为《六千哩外》,以向日本致意。
当代舞蹈巨星西薇.姬兰(Sylvie Guillem),七月初在伦敦的沙德勒之井剧院(Sadler’s Wells)演出与威廉.佛塞(William Forsythe)合作的〈重组〉,以及另一支由马兹.艾克(Mats Ek)为她量身打造的独舞〈再见〉。三月的日本大地震发生时,正是西薇.姬兰与佛塞两人的工作期。为了向日本致意,姬兰将此次演出命名为《六千哩外》,并于首演夜展开募款。两支新作一推出,票房便迅速爆满,一票难求。七月演出甫落幕,向隅的舞迷已迫不及待地抢购九月加演的票券。
明灭灯光中 〈重组〉精采动作
戏称自己身材像支芦笋的西薇.姬兰,以一双长腿与高超的技巧,常为人津津乐道。她勇于突破,不仅芭蕾,也乐于挑战现代舞。姬兰曾与林怀民、英国编舞家阿喀郎.汗(Akram Khan)合作,演出《圣兽》Sacred Monsters。一九六五年出生于巴黎,十九岁时由纽瑞耶夫钦点,成为巴黎歌剧院舞团史上最年轻的首席舞者。一九八八年后她将事业重心转至伦敦,担任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客席舞者,并常获邀与世界各大知名舞团共同演出。
〈重组〉作品名副其实,观众的眼睛必须迅速在黑暗与光亮中转换,明灭间重组的舞蹈动作,仿佛在极短的时间内,紧凑地观看数十张幻灯片。姬兰与巴黎歌剧院时期的搭档尼可拉.赫喜(Nicolas Le Riche)共同演出双人舞。两人穿著T恤与长裤,配上大卫.莫若(David Morrow)的现代音乐作品,企图将古典芭蕾的元素切开、组合、再切开,并重新排列。在黑暗的观众席中张开双眼,看著极简的舞台,观众亦只能屏气凝神,并不约而同地在舞码结束时,喘口大气。
在风格迥异的〈重组〉与〈再见〉之间,安排了由季里安(Jiří Kylián)编舞,奥瑞丽.凯拉(Aurélie Cayla)与小㞍健太(Kenta Kojiri)演出的作品〈廿七分五十二秒27’52”〉,此作品以它本身长度为名,在舞蹈动作中带有暴力与冲突感。全黑的舞台地板上,舞者数次甩动地上的黑色塑胶布,并用它包覆自己。舞至中途,女舞者凯拉脱去上衣,两人著同色的长裤,半裸而舞。
〈再见〉与影像互动 俏皮可爱
相较于〈重组〉,以贝多芬第卅二号钢琴奏鸣曲为配乐的〈再见〉,则显得轻快许多。灯光设计以圆形、矩形投射在地板上,以灯光的变化来呼应音乐的转折。舞台也巧妙地运用投影,让西薇.姬兰的身体与影像互动,显得十分可爱。姬兰身著紫色格纹上衣、芥末色裙子,舞步轻巧,与音乐一气呵成;无论是跳跃或是旋转,举手投足间,看著她的舞姿,宛若小女孩般的俏皮。姬兰更在舞台上不只一次表演倒立,陶醉其中。舞毕,观众便迫不及待地鼓掌、吹口哨,更有人以脚蹬地,大声叫好。
英国各报舞评亦不吝于给予西薇.姬兰肯定,除此之外,评论家亦不约而同地提及她的年纪,即便已经四十六岁,可以确定的是:她仍就是舞台上闪亮的舞蹈巨星。在节目手册的专访中,姬兰透露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中,仍旧挤出时间来照顾身体。她说:「比起年轻时,我现在的确更注意我的身体,因为我不要它让我失望。每回身体发出警讯,我都会停下来,并且聆听它。我的身体当然跟廿年前不一样了,但它并不差。」从此次的精采演出,更可印证此言不虚。
相关网站:www.sadlerswells.com/show/Sylvie-Guill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