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观主义精选集》探索了批判性乐观的概念,也企图揭示乐观主义者在当下社会脉络的角色。(Phile Deprez 摄 2011台北艺术节 提供)
戏剧

在剧场,我们思辨

《乐观主义精选集》 加入本地观众意见

一个从MSN、电子邮件往返,一路延烧到剧场的辩论战局,也即将烧到台北的舞台——《乐观主义精选集》是两个作家亲上火线的思辨剧场,包含了演讲、苏格拉底式的哲思对话,和观众的互动。这部作品探索了批判性乐观的概念,也企图揭示乐观主义者在当下社会脉络的角色。从二○○九年演出以来,剧场的演出融入了来自许多人士多元的辩论观点,这回台北演出,当然也加入了本地观众的意见。

一个从MSN、电子邮件往返,一路延烧到剧场的辩论战局,也即将烧到台北的舞台——《乐观主义精选集》是两个作家亲上火线的思辨剧场,包含了演讲、苏格拉底式的哲思对话,和观众的互动。这部作品探索了批判性乐观的概念,也企图揭示乐观主义者在当下社会脉络的角色。从二○○九年演出以来,剧场的演出融入了来自许多人士多元的辩论观点,这回台北演出,当然也加入了本地观众的意见。

台北艺术节《乐观主义精选集》

8/5~6  19:30

8/7  14:30

台北 松山文创园区1号仓库

INFO  02-25289580转196

乐观的人不批评,就表示不思考吗?悲观的人不积极,就表示能力有障碍吗?悲观主义已经是布尔乔亚社会的闪亮配件,而乐观主义只会不要命地粉饰太平?乐观与悲观到底有没有交集?二○○○年,比利时作家彼得.谛.拜斯(Pieter de Buysser)和加拿大作家杰克柏.任(Jacob Wren)首次相遇,性格迥异的两人虽有一见如故的绝佳默契,却各拥大相迳庭的世界观,简言之,彼得是一位乐观主义者,而杰克柏是一位悲观主义者。这场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之间的唇枪舌战,一路从MSN、电子邮件往返,延烧到剧场,他们的战局也陆续加入世界各地不同阶层人士的意见,于是,一个作家亲上火线的思辨剧场《乐观主义精选集》An Anthology of Optimism就从二○○九年开始,走过全球卅多个城市,带给观众不同的思考与启发。

一场融合多元观点的趣味学术辩论会

与其说《乐观主义精选集》是一场演出,不如说它是一场学术辩论会,包含了演讲、苏格拉底式的哲思对话,和观众的互动。这部作品探索了批判性乐观的概念,也企图揭示乐观主义者在当下社会脉络的角色。彼得说:「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乐观主义的意涵。」对他而言,西方社会所拥有的安逸及舒适的环境反而为民众带来悲观的态度:「我们居住在富裕的西方世界,但同时也居住在悲观的国度中。」彼得形容自己乐观却又批判的性格,反之,杰克柏则为极度悲观。彼得强调:「我觉得如果我同时扮演乐观者和悲观者的角色,会让这部戏失败。所以必须让这两个冲突角色对立,但我们更期待去发现一个道德立场,使我们能了解两者的必要性。」

「虽然杰克柏和我个性非常不同,但是我们对于政治和表演艺术的观点却很相似。」发想过程中,杰克柏和彼得首先定义什么是乐观,试图区分乐观的性质,以及评量一个人乐观或不乐观的标准是什么?接著,为了探索这两者不同的哲学态度,他们向全世界知名的思想家、艺术家、政治家发出一百廿九封信件,询问他们对乐观主义的看法,信件被翻译成不同语言,发送到世界各地,在卅三封回复的信件中,形式包含了照片、短讯、物件、影片或音乐,种种回应的方式,都代表了各自的意识形态倾向和社会阶级。这些材料,也成了杰克柏和彼得在舞台上谈论乐观主义时所使用的素材。

杰克柏和彼得认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回信,也没有这样的必要,但为了让这出戏的讨论能够更客观,也避免自己对乐观主义有先入为主的意见,他们亲自出马访问了一些人。「我们想要去接触一些平时和我们完全无关的人们,像是高阶主管或是资深的政客。」在问题的设计上,他们也怕大家不想回答或懒得回复,导致随便编造一个答案,因此在回答问题的格式上面非常宽松。「对某些人而言,一句话或是一张图片就能充分表达意见,但对某些人而言则觉得不够。」这次,《乐观主义精选集》在台北上演,杰克柏和彼得也将加入本地观众的意见和观点,彼得说:「不论在何处演出,我们都会因地制宜,加入当地观点与喜好,但是我们还是有一个普世的的主题存在。」

观众同时是观察者也是参与者

《乐观主义精选集》的形式很简单,没有演员,没有繁复的调度,没有漩目的舞台,只有杰克柏和彼得分别代表正反立场的双方,透过投影画面、手绘字卡、公共辩论等手法,以活泼轻快的基调、娱乐性的花招和嬉笑怒骂,来呈现这场辩论,让议题在舞台上活过来。对于这出戏,更重要的是,观众的积极参与。杰克柏和彼得引导台下的观众进入讨论,观众将同时扮演观察者(observer)和参与者(contributor)的角色,进行一场探索乐观主义的旅程。经过近百场的演出,两人是否在潜移默化中也改变了对方的态度,彼得笑著回答:「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对方都很不顺眼,但是现在我们的感情愈来愈好了。」

 

 

广告图片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理性论辩、积极参与的论坛剧场

论坛乃是议论时事的地方,政客、律 师、哲学家齐聚一堂针对公众议题交换意见:那是讲究修辞、珍惜理性辩论的时代。论坛剧场(Forum Theatre)是巴西籍剧场大师奥古斯都.波瓦(Augusto Boal)的剧场体系「受压迫者剧场」(Theatre of the Oppressed)中有名的一个形式,名为论坛,但并不是以口语的方式进行论坛,而是以演出的形式进行探索。演出中,有一关键人物「丑客」 (Joker)会在演出时数度中断戏剧的演出,鼓励并邀请观众上舞台取代主角(此时观众成为演出者,波瓦为突显观众越界成为演员的这个行动,给这个行动者 一个新的名称「观演者」)演出,以表达自己对这事件的意见。

论坛剧场的设计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的空间;观众在戏剧演出过程中不再是与 剧情无关的旁观者,观众有机会提出对主角言语或行为的建议,因而使得观演者成为影响剧情发展的行动者。在论坛剧场「丑客」负责倒带式地重复演出(每个关键 点至少三次)同一问题,让不同的观演者表达意见,强调的就是「找寻所有可能」的方法和态度。《乐观主义精选集》虽不标榜论坛剧场,但其精神与手法,可视为 与论坛剧场的理念有不谋而合之处。(廖俊逞)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