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以风格化的亚洲身体与意象美学,处理跨文化议题的EX-亚洲剧团,将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最后一部作品《百年复苏》搬上台湾舞台,这也是该团第一次搬演西方文本。导演江谭佳彦以意象化的调度手法,打破一般对「写实」的刻板想像。
EX-亚洲剧团《百年复苏》
9/1~3 19:30 9/2~3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INFO 037-277960
一八九九年,有「现代戏剧之父」之称的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最后一部作品《百年复苏》When We Dead Awaken首度上演。虽然易卜生的作品多以写实主义著称,但他晚年的剧作扬弃写实主义,大量运用象征和隐喻笔法,对后代非写实戏剧的影响,更为深远,《百年复苏》便是其重要代表作之一。相隔百年,向来擅以风格化的亚洲身体与意象语汇,处理跨文化议题的EX-亚洲剧团,将此剧搬上台湾舞台,这也是该团第一次搬演西方文本。制作人林浿安表示,在易卜生晚期的作品中,剧中人物的对话铺陈逐渐失去现实感,不难发现象征主义美学逐渐成形。然而令人好奇的是,东方传统剧场的表演美学,如何对应于西方经典的象征性语言?
写实不只外在 写意铺陈内心
《百年复苏》被喻为是易卜生五十年艺术生涯的自传告白,故事主轴围绕著艺术家在面对社会现实与创作理念之间的拉扯。在面对创作生涯的颠峰时,为了保持绝佳的状态,艺术家开始妥协于世俗的眼光,毅然离开带给他创作灵感的缪思女神。最后,尽管双脚踏在山峰回头眺望人生,却发现生命竟如同棉絮般虚无飘渺。印度籍的导演江谭佳彦(Jayanta)表示,定居台湾之前,曾经尝试过不同国家的文本,身为创作者,并不特别偏好东方或亚洲的题材。对他而言,本剧所蕴藏的哲理性内省——身为当代的艺术创作者,如何在社会价值和创作理念取得平衡,以及如何运用自己的观点重新诠释这出戏,才是他感兴趣的地方。
江谭佳彦以意象化的调度手法,打破一般对「写实」的刻板想像。「真正的写实主义并不等同于外在的一个状态,还包括脑袋心智的运作,所以在导演手法上,除了当下发生的事件之外,观众也能看到剧中主角脑袋的想法或幻影。写实的层次除了外在物质性的事物,若是将人内心的想法具象化,才会让写实的意义更加完整。」改编后的文本,取舍了部分角色,集中叙事轴线,并不偏离易卜生原著。演员在排练初期,接受日本传统舞踊的训练,借此唤起演员身体展演的潜能,在姿态、节奏、空间走位上增添更多层次的质感。
东西文化交会 营造特殊氛围
西方经典在超越时代的肌理之后,该怎么从更宽广的视域,深掘艺术家所处的社会结构,展开对自我的反思?EX-亚洲剧团以跨文化的角度,在东西方文化的交会下,为《百年复苏》这部戏营造了特殊的氛围,也让西方文本的当代诠释有了独特的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