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成了政治人物的工具,「或」才是我们这些死老百姓的真正感受;前者努力地定义边界、煽动对立;后者虽然常被迷惑,但也具备跨越边界寻求「或」许有更多元自由天空的飞翔能力。
这建国百年的光辉十月,为了应景庆生,要介绍的甲骨文当然是「国」。
上图从左至右是甲骨文、金文、小篆、繁体和简体,一幅「国」字演进史。一开始,是一根武器,守卫著一方小地;接著,小地旁筑起围墙,画出边界;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把这「国」的边界在方块字的空间里尽可能地画到最大,从此,就成了现在用的繁体「国」的前身。边界,一向是战争重要的场所和理由,像北纬38度线、柏林围墙、钓鱼台、最近的南沙群岛到小学男女并坐的课桌,这界线,要划在哪里?之后,只要想离开这边界搞独立,想重新划界线的,就是叛国,就是异议分子。所以,「国」的重点是边界,里面的字可以随便换:武则天曾换成「武」;最有名的是太平天国所规定,墙里坐著一位君王的「囯」;也有逆向思考的「囻」(该不会是民国的合体字吧);其他有换成空间元素,像「圀」、「囶」、「囗」……「国」的写法居然可以多达四十多种。
与日本有关的「国」
为何「国」简体是「国」?在一九二八年《简易字说》里搜录的三百多个简体字中,「国」的简写是以「囯」出现,理由是「但已沿用很久」(注1)。至于中共「窃据」大陆后的国字简化才出现的「国」(注2),有一说法是郭沫若或周恩来建议的,因为「囯」字里面为王,不适合以人民为主的建国理念,不如改成平时写成像王的斜玉旁,包含美玉的「国」,感觉挺有文化。(注3)巧合的是,日本也有汉字简化运动,而且早一步,在二战结束后的一九四六年,首先以去除战前和战时日本以天皇为中心的意识形态为由,先颁布不再使用「囯」,在一九四八年时改为「国」。玉和王在日本文化也有某种亲戚关系,看它们的将棋就知道(注4)。不晓得是不是因为周恩来和郭沫若的背景都与日本有密切的关联,所以有种神秘的感应,做了相同的决定。或许大陆领导人公布后才发现居然跟日本鬼子一样,但改来改去又太麻烦,扰民,所以,从毛泽东到胡锦涛,索性自己写「国」时都写成繁体的「国」(注5)。
一直很尴尬的「国」
如同我们生活中所体验,「国」字的处境一直以来都是尴尬极了。有次翻到美国知名中国史学家费正清的一套《剑桥中国史》,其中第十二本是《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我想说不知下卷是从一九四九年迁台后写到哪一年,结果第十三本是《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之后的第十四、十五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82)》,意思是,中华民国史只有卅八年,在建国百年的当刻,好不尴尬。一下中华民国、一下两国论、一下台湾国、一下一百年、一下卅八年,或这样或那样,所以,「国」当初的甲骨文,就变成了或许、或者、不确定的「或」,而「或」在古代也与迷惑的「惑」相通。于是,「国」成了政治人物的工具,「或」才是我们这些死老百姓的真正感受;前者努力地定义边界、煽动对立;后者虽然常被迷惑,但也具备跨越边界寻求「或」许有更多元自由天空的飞翔能力。
一款「国」字的设计史,背后淌著一条由「官方」与「民间」巨大鸿沟所形成的河流,里头流满不知名死老百姓湍急的血汗,奔向未来,永不枯竭。
注:
- 不要怀疑,汉字简化不是共产党的专利,从民国初年五四运动的学者们为了教育普及的理想就已经开始搞了,蔡元培、朱自清、巴金、老舍都是拥护者。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实施汉字简化,但在1936年宣布暂缓实行,之后因战争爆发而整个停顿。政府迁台后,罗家伦也曾大力鼓吹汉字简化,但被当时的大老们批判「为匪宣传」,于是不了了之。
- 据说,国这字也曾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不要小看这个改变,当你查繁体字典时,王属于玉部。但当你查简体字典时,多了个王部,之前所有玉部的字全投靠了王部,可怜的玉部只剩寥寥几字。
- 日本将棋有点像中国象棋,因为一山不容二虎,一个棋盘上不能有两个王,所以先手方的王称为「玉将」。
- 事实上,1977年大陆在二次汉字简化里曾把国改成囗,但之后整个二次简化运动都拿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