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 Columns

文的双重含意:优美和掩饰,在生活中常可以相互置换,就像是服装设计所需要的专业:优美,同时掩饰。以此类推,文字是用来表达意义的真实,同时,为了掩饰真实的意义;文明是人类进步的美好,同时,为了掩饰人类贪婪的进步。

文的双重含意:优美和掩饰,在生活中常可以相互置换,就像是服装设计所需要的专业:优美,同时掩饰。以此类推,文字是用来表达意义的真实,同时,为了掩饰真实的意义;文明是人类进步的美好,同时,为了掩饰人类贪婪的进步。

文,其实就是现在的「刺青」,是指刻在人胸部上的花「纹」。这一个美化的工作进而延伸为修饰、优美和遮盖的意义,像是文学、文明、文过……等。「文」内的图案也被涂掉变成现在的文,失去了视觉的义涵,「纹」也代替了当初文的位置,这忽然让我想到,曾经在台南看过一间很Cool的店名「纹身梵谷」,真不知老板会刺出哪一种图案?

但这甲骨文图上的人是死的?是活的?则有不同的说法:活的说法,不管是举原住民、艺人、贝克汉为例子,或是问问周围的朋友,都很容易理解,也Google得到;至于死的,有一说是在商周时期葬礼中,象征性放血的仪式,让死者的灵魂随血液流出,以便超生投胎,同时也是美化尸体的步骤之一,像是电影《送行者》里的礼仪师帮尸体化妆一样。

优美,同时掩饰

文的双重含意:优美和掩饰,在生活中常可以相互置换,就像是服装设计所需要的专业:优美,同时掩饰。以此类推,文字是用来表达意义的真实,同时,为了掩饰真实的意义;文明是人类进步的美好,同时,为了掩饰人类贪婪的进步。这不是对或错,Yes or No的问题,也不是讽刺性的对句。在戏剧中(或是生活中),一件事,一段关系,一个角色,甚至一个动作的出现,势必会同时出现两股力量相互拉扯,否则,海洋将失去潮汐、月亮没有圆缺、命运也不会有起伏,想想,这将是多么贫乏的生命情境。

最近在网路上又重新四处转贴一篇文青的符合条件问卷(注1),其中不乏一些蛮摆烂的条件,例如:「文青不会大笑」、「文青不吃便当」、「文青的头发不能打薄」。相对于这犬儒式的问卷,在百度百科里对文青则充满批判性的解释:「文青作为一个名词,意指一切思考基点被文本叙事、被自己的空想和幻觉、被审美喜悦和道德温情扭曲、架空、置换了真实的身体感受性、历史感/现实感以及思维逻辑性的人,他们被眼花撩乱的能指符号诱引、欺骗,整天飘在云里雾里梦里,没有常识,不能或者不愿睁开自己的眼睛观察既往的正在发生的事实。……文青不是从生活中提炼观点以再观察再思考生活、文艺,而是从文艺中提炼观点以再观察再思考生活、文艺,结果,生活被扭曲,文艺则变得更富魅惑。」后面还有一句尤其激昂:「文青不是学科的概念,也不是年龄的概念,而是精神类型学的概念……」先不管这是否符合现今对「文青」(注2)的定义,内容倒是许多部分对于正从事剧场工作、戏剧教育、戏剧科系出身,或甚至是整个媒体社会处境下的人们有诸多的提醒。与其把注意力放在区分「文青」、「假文青」、「反文青」、「伪文青」以及「自己是不是文青?」这些鸡毛蒜皮的资讯式认同焦虑(注3),不如想想百度文青定义里的文字,例如:「被道德温情扭曲了真实的身体感受性」之类的说法。

「文」,还是「不文」?

如同「文」双义拉扯的个性,相对于对文青的批评,许多借由贴上「文青」标签以嘲笑某人念一些其他人看不懂的书的行为,则根本是文化大革命红卫兵的翻版,一种反智与无知的真诚表演、一只狂妄与自卑的合体兽。

经济学家J.M. Keynes说过:「厌恶理论,或声称没有理论更得心应手的经济学者们,其实只是受制于某种陈旧的理论。」这不只适用于经济领域,也可以适用于艺文领域,Terry Eagleton就曾在《文学理论导读》的前言中提到:「敌视理论,往往意味著反对他人的理论,同时,对自己理论的健忘。」许多害怕念太多书会损害了直觉或是情感或什么淳朴质地的人,其实是弄错了焦点,焦点不在念太多书,而在害怕和懒惰。

这里借一个寓言作为结尾:我们都知道狮子比驯兽师强壮,驯兽师当然也知道,但问题是,狮子不知道。

 

注:

  1. 这问卷最早好像开始于2008年。
  2. 有一说法是「文青」这词始于1960年代欧美,指质疑传统社会价值,具有理想、有批判性、有社会使命的叛逆青年。
  3. 这区分的行为似乎正符合百度百科对文青的定义。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