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手之死》中大量运用的声光效果,拳击般的肢体动作、带有时代背景的流行歌曲及综艺化的媒体,除了在某方面符合了我们对于西班牙「热情奔放」的想像(尽管这个题材是如此的沉重),却也暗示了我们每个人都是悲剧的共犯。在热闹的欢庆气氛中,国家用国族英雄主义拢络人民,人民也乐于以英雄崇拜回报……
世界之窗-西班牙动物实验室剧团《拳击手之死》
9/22~9/25 台北 国家戏剧院
两厅院的「世界之窗—西葡系列」刚好举办于建国百年,主视觉中色彩缤纷的Hola!Ola!不但加添了点节庆气息,也让我们马上想起伊比利半岛情感浓郁的热情奔放,几乎令人忘却这两个国家曾有的辉煌历史、与她们沉重的现在。手风琴、吉他、佛朗明哥、充满力度的剧场肢体,再加上总是带著抑扬顿挫夸张语调的语言:从诸多文宣品看来,「世界之窗」仿佛为台湾诸多艺文爱好者提供了对于异文化的想像!直到《拳击手之死》落幕的那一刻,才发现这部戏根本不是那色彩缤纷又热情奔放的文化猎奇,它才是建国百年这一年来所发生的诸多「百年庆祝之艺文活动」中,最血腥、最诚实、最深刻的注脚。
西班牙与台湾的巧妙交会
《拳击手之死》在九月来到台北,正好进入百年庆典活动的高峰——正如同西班牙与台湾这两个遥远的国家总是巧妙地交会一样。她曾经称霸海上,如今却在欧盟中面临边缘化的危机;回教徒、天主教徒、流浪的吉普赛人,都曾经把这块土地当作自己的家;她的边境也同样地有著一群自认为不等同于西班牙的人,混乱的国族认同夹杂著自卑与自大。擅长与各种不同形式之艺术媒介互动的动物实验室剧团,在舞台上搭建了一座拳击台,在拳击赛中具象地呈现了这些挣扎。
分做十二回合的拳击赛,用倒叙手法描绘了曾经的「西班牙之光」——拳王乌坦的一生,第一回合就从他跳楼自杀开始说起。也许因为他的人生本身就是由「落魄—荣耀—落魄」的对称结构组成,在情感的延续上同样能感受到乌坦一生的顺叙推演。乌坦晚年落魄时一心只想找到与佛朗哥的那张合照,以及他早年落魄时怀抱希望的奋斗,对比之间尽是无奈。
每个人都是悲剧的共犯
《拳击手之死》是一出结合艺术、运动、国族认同的制作,它也证明了政客收编运动、艺术时常挂在嘴边的:「政治归政治,艺术归艺术,体育归体育」之不可行。乌坦尽管被视为西班牙的荣耀,他却是来自急欲脱离西班牙政府的巴斯克(Basque)地区——贫穷、边缘化。他一心只想为了自己而出人头地,但国家利用了他,给了他想要的,却要他背负起不属于自己的荣耀,最终被荣耀所压垮。这也是全剧中最震撼的一幕——尽管《拳击手之死》将原先小剧场形式的演出搬上了国家戏剧院的大舞台,削弱不少表演的能量,但当乌坦举起闪耀著七彩光芒的那颗球时,却直射入全场每一个角落;而没入一整个国家荣耀光芒底下的,是巴斯克的搬石人乌坦,是来自(同样寻求独立的)加泰隆尼亚那群帮助西班牙拿到二○一○年足球世界杯冠军的巴萨球员,是当年返国后民众列队欢迎、但廿年后乏人问津的原乡部落红叶少棒队。因为他们曾经什么都没有、曾经不被认同,所以他们更愿意努力抓住任何一次的机会,也许有一天会成为大英雄,然后或许有一天,被那不属于自己的荣耀给压垮。
《拳击手之死》中大量运用的声光效果,拳击般的肢体动作、带有时代背景的流行歌曲及综艺化的媒体,除了在某方面符合了我们对于西班牙「热情奔放」的想像(尽管这个题材是如此的沉重),却也暗示了我们每个人都是悲剧的共犯。在热闹的欢庆气氛中,国家用国族英雄主义拢络人民,人民也乐于以英雄崇拜回报——这是整体大众文化所堆叠出来的氛围,媒体、新闻事件、运动比赛、流行音乐,每一个环节彼此强化,建构了不存在的国族想像,就像乌坦所举起的那颗球不会自己发光。它的光芒虽然夺目,却都来自它方。
他们到底是被什么给压垮?
剧情的最后,回溯到乌坦生命的源头——他的父亲。失和的父子关系,也暗示了父系传承的国族结构与对于威权的反抗。全剧最后就收尾在父亲之死:第一回合从死亡开始,第十二回合以死亡作收,仿佛暗示著这是一场命中注定不会赢的拳击赛。乌坦的父亲与人打赌他能让十六人次连续跳到他的身上,打破过去十五人次的纪录,最后他真的撑过去十五人次,却在第十六跳时气绝身亡。若将头尾的死亡互相连结,那么乌坦(以及许多被国家所利用的人们)到底是被什么给压垮?是为了自己而争一口气?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要比别的国家强?最后乌坦的父亲倒在地上,那些在旁边吆喝鼓动的友人们匆忙逃离现场——他是被利用完的运动员、艺术家,逃走的是我们、是国家。
走出剧院,我又看到了建国百年庆典一片旗海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