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璟如(陈敏佳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文化部登场,我希望…… 国家文艺奖得主/资深剧场服装设计师

林璟如:请调整心态、真正了解文化艺术

老实讲,从文建会改成文化部,没有人知道差别何在。想请问政府的是,文化部的诞生,能为台湾的艺文环境开启另一新的阶段吗?在台湾的情况往往是,组织层级愈高、愈容易变成一头巨大的怪兽。文建会转型为文化部后,组织架构似乎升格了,但若是依旧以公务员心态行事,或只处于政治游戏的操弄,我只有更多的忧虑。

我非常希望,这些官员、公务承办人员能真正理解,文化艺术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这些年高呼的文创产业,在思维上就有问题。文化艺术和娱乐产业是不同的,政府应该提供艺术创作的环境与资源,让文化深度扎根后,再找出具有产业潜力的创意,协助他们产业化。然而,政府却以产业可行性来评估、筛选文化艺术,这是本末倒置。我们将会为这样的文化现象,付出很惨痛的代价。产业的未来,在于文化的根要够稳,如何能使文化更深入生活,才是国家要考量的社会利益。

以前团队的资源不足,演出得要「求爷爷告奶奶」,但是大家一心想要耕耘台湾的文化艺术,目标一致。现在好像很蓬勃、资源变多了,可是团队的心力反而得放在抢资源上,否则难以经营。这个现象反映的其实是,补助机制不健全、环境更形艰困。

例如,各地方都有闲置的蚊子馆,大型的表演场馆也陆续建设,表演团队却还是苦于寻找演出场地、排队等档期,造成不均衡的发展怪象。即使有像「艺响空间」的释出方案,仍嫌不足,因为那样的空间只能勉强作为办公室,而团队最欠缺的是大小适中的排练场。这一切症结点便在于,政府是否有用心了解表演艺术团队的需求为何?很显然,政府和表演艺术团队两边的对话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

太多团队直到演出前一两个月,都还不知道是否会有补助,好不容易等到结果公布,却只是区区一两万的机票费用补助,然而真正让团队捉襟见肘的是制作费短缺。或者是,许多小团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口碑,以此为基础的系列作品,却因为没有获得补助,而一切变成零。无法延续与发展,对小团来说是很大的伤害。补助机制半调子,让人不禁发问,评审的机制为何?到底是依照什么标准决定补助对象和金额?补助机制让人无所适从,不知未来在哪;我觉得这是政府和表演团队之间,非常大的信任危机,尤其这一两年,信任已濒临崩盘。

这些问题就像是一个生态的「霉菌」,点状地散布在表面,但影响深远。我赞成补助可以逐年递减,让团队培养成本概念。但是年轻的小团就像刚出生的「小芽苗」,特别需要照顾,等到长成小树,再适度地放任。既然资源有限,政府更加要思考中间的平衡何在,规划阶段性且长远的补助机制。我内心最深的期许,就是让小芽苗拥有可以茁壮的环境,因为未来在他们身上。

艺文工作者在台湾是没有保障的,守法缴税、没有加班费、没有退休金,而政府拿人民税金,还不应该多为我们做事吗?!公家单位总是在消化预算,追根究柢,还是由于人的心态不对,再高的预算都只是浪费。我对文化部的建言只有:「请先调整心态、了解文化艺术」,升格为文化部,我祝祷与期待文化领导人的格局和胸襟,也能远大辽阔。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