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部的揭牌典礼上,总统马英九与文化部长龙应台,和与会文化界贵宾一起拉下红色布幕,宣告文化部正式成立。(文化部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文化部登场,我希望……

关于文化部,你该知道的八件事!

文化部挂牌成立了,可是对大多数人来说,从文建会变身文化部,到底有什么不同,相信还是雾煞煞。本刊特地整理出提纲挈领的「八件事」,让大家知道,文化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文化部挂牌成立了,可是对大多数人来说,从文建会变身文化部,到底有什么不同,相信还是雾煞煞。本刊特地整理出提纲挈领的「八件事」,让大家知道,文化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 从「文建会」到「文化部」,改的不只是名字!

二○一二年五月廿一日,中华民国文化部正式揭牌成立。尽管大环境不景气、社会氛围焦虑,从文化建设委员会升格而来的文化部,仍然成为瞩目焦点。

从文建会走到文化部,事实上花费了廿四年的时间。一九八一年文建会成立后,原本被期待协调、统筹散落于各部会的文化事务,却因编制人力、预算不足,政治生态长期将文化边缘化的现实,使文建会逐渐成为执行业务的单位,无法有效进行跨部会协调、拟定文化政策。

八八年时,政府首次抛出文化部组织的第一版架构,引起艺文界广泛讨论,此后却历经多次搁置、重提,例如,○二年时曾想改制「文化体育部」;○四年时有「文化及观光部」的提议,这些参考英国、法国、韩国等国文化主管机关的提议,分别在艺文界、体育界、观光界的争议下撤销。

二○一○年,希望精简政府组织,让行政运作更有效率的「行政院组织改造法案」三读通过后,有了法源依据的文化部于两年后正式上路,下辖七个司:综合规划司、文化资源司、文创发展司、影视及流行音乐发展司、人文及出版司、艺术发展司、文化交流司。

既然要精简组织,文化部也就整并了原先的文建会业务,和新闻局掌管的出版、流行音乐、电影、广播电视产业;原由行政院研考会负责的政府出版品业务;原归教育部管辖的文化、展演馆所。

从文建会升格为负有专责的文化部,代表的是为整体文化政策打地基、定方向,藉文化强化国家竞争力。具体地说,就是让「文化」从弱势 和其它部会平起平坐的地位,或是变成首任部长龙应台自许的「柔性强势」!「或许」争取到更多编制和预算,「或许」得到更多跨部会合作。但,为什么说或许……

 

2. 巧妇能为无米炊?预算学问大

要钱、要人,是首任文化部长上任后面对的最大难题。民国百年《梦想家》事件后,大众对文化预算怎么编、怎么花,前所未有地关注。马英九竞选第一任总统时提出「文化预算占总预算百分之四」,因观光并入文化部的前提未成立而没兑现。

二○一一年,文化预算占总预算的1.57%,较前一年度多0.06%,这个数字离龙应台在○八年时发表的「台湾未来,一块三毛?四大问就教于总统候选人」中所期待的「文化部的年度预算要从0.38%提升到2%」,还有一段距离。

文化部上路,第一年预算编列一百六十点八亿,距离理想两百亿,也还一段距离。有距离的还包括人力编列,政府配置1 ,247人,预算编完,还差172位人力。马英九总统在文化部挂牌当天说,龙应台善为巧妇无米炊,在文化局长任内募款能力强;但文化部因法令限制,不能向民间募款,龙应台坦言,对争取预算「有不好的预感」。

对于开源,过去龙应台曾倡议,将彩券盈余的百分之十用在文化项目。但依现行法规,此收入应用在社会福利和国民医疗保健上,能否纳入文化,尚须争取修法。

目前,下年度文化预算还在编列中,对表演艺术界来说,关注的不只是未来资源能否提升?如何分配?更重要的是「经费使用情况能否透明化」,无论是还在检调侦查阶段的《梦想家》,或是未来的专案活动,都应清楚公开提拨内容。

 

3. 跨出去、合起来:文化部发挥效能的关键

过去,文建会最为人诟病的缺失是,无法有效协调、统筹跨部会的文化事务。待升格为准文化部,汉宝德、朱宗庆等艺文人士曾为文表示,以相同的「部」层级沟通其他部,恐将更难进行协调、干预其他部辖下的文化业务。

对文化部是否延续文建会时「弱势部会」的宿命,艺文界普遍持观望态度,原因无他,台湾政治圈长期以来漠视文化,唯有关乎选情等政治利益时,才登高一呼,挟文化站台,大吃文化豆腐。

龙应台在五月廿四日的首次政策展望记者会上,列出未来文化部将跨出合作的部会与沟通内容,包括有许多法规待与内政部协商修改;十一个海外交流驻点,需仰赖外交部(和过去新闻局部署)资源;由于台湾历史环境,许多古迹建物隶属国防部,未来文化部需和国防部推动联合资产保存与开放;需要陆委会共同推动与中国文化产业、艺文活动的交流;此外还有财政部、教育部、法务部、经济部、交通部、侨委会……

跨部会协调,要有娴熟专业的文化事务官,如何在过程中降低沟通成本,也是一门学问。龙应台在台北市文化局长任内,曾花三年半时间协调各处室,在实施公共工程时注重树木的维护与保存。我们是否能期待,她有同样能耐,为百年树人的文化事业与其他部会持续斡旋?

 

4. 「文化公民权」需要的「蝴蝶效应」

文化均富、社区总体营造、文化公民权、文化下乡……从文建会成立至今,这些政策标语多所转变,核心精神大同小异,诉求都是让文化普及于全国各区域,不让文化生活、艺术活动成为都会居民的特定权益。

文化部上路,推出的施政方向也首推「泥土化」,并参照《天下杂志》的「319乡」专题概念,定出「7835文化发展」,意指将文化深入推进全国7,835个村落乡镇。龙应台强调,施行上和过往的最大不同,在于文化部不再被动等待地方机构申请,而是主动寻找「领头羊」的角色,协助其串连零散的团体,发挥整体力量。

龙应台也以艺文团体下乡巡演为例,未来将把电影并入其中,针对偏乡学童民众巡回放映。此蓝图规模更宏大的,在于将「泥土化」和「国际化」结合,协助各地方政府与国际姐妹市进行文化交流,例如,让台东与拉丁美洲的原住民艺术家进行原住民艺术交流。

文化部的目标固然充满理想性,施行上却有众多问题必须克服。最关键的,在于无论村落或地方政府,领头羊都需要一定的文化专才,以表演团队巡回各县市乡镇的经验,最常诟病的就是没有专业人才居中协调、沟通,例如,剧团寻求进驻场所,却遇到地方政府无负责专人而不了了之的状况。

龙应台深知人对推动文化的重要性,也曾期许文化部养出一群上位者怎么换,都能稳健经营的文化事务官员,然除了中央事务官,也须督导、强化地方文化基层人员的任用,将是未来让文化在7,835个村落生根最需要的「翅膀」。

 

5. 归谁管,学问大:附属文化部的表演艺术场馆

国家历史博物馆、国立国父纪念馆、国立中正纪念堂管理处、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国立中正文化中心等五个文化馆所,已于文化部上任后从教育部改隶文化部。目前文化部总计掌管十九个附属机关,如何统筹各场馆文化资源?

龙应台提出,「这些附属机构在我们整合成文化部之前,比较各行其是,比较没有一个为总体的发展计划去同心协力」,未来将为此十九个场馆规划总体目标。

在这些场馆中,引起表演艺术界关注的,首推目前正搁置在立院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设置条例」草案,亦即文化部五月十六日发布的组织架构图中「国家表演艺术院(原中正文化中心)」。

资深评论人王墨林认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设置的条例仍有许多模糊地带,例如除了两厅院和卫武营剧院,其他兴建中的士林台北艺术中心、台中大都会歌剧院等,是否也归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管?而掌握全国表演艺术事务和资源分配,是否会让国家表演艺术中心成为超级权力中心,又该如何避免资源过度集中的问题?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夏学理认为,既为「国家」层级,就该设想要达到怎样的高度,并据此立法设定明确的管辖范围、权责和监督机关。朱宗庆和简文彬也发表文章表示,场馆艺术总监的权责必须更清楚订出,法令和制度问题如不清楚周全,上路后恐问题重重。对一般大众来说,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相关法令牵涉到的,是未来观赏内容的品质与走向,个中学问岂不大?

 

6. 文化部=文创产业的推手?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于二○一○年三读通过,比照工研院幕僚、智库角色的「财团法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院」(简称「文创院」)也即将成立,文化部亦设立「文创发展司」,负责文创政策与法规的订定,以文化创意创价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已不言而喻。

然而,是否所有的文化创意都需「创价」?是否只有能创价的文化创意才被政府机构和法规认可,进而予以扶植鼓励?更具体地问,文化部的文创发展司、文创院和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国艺会)未来如何分工?

龙应台表示,具美学价值、追求原创性和卓越性的创作,由国艺会补助奖励,并将可能产业化的作品转介到文创司。文创司则针对这类文化内容,建构经纪平台、交易授权、文创咖啡厅(参考美国Kickstarter的创业平台)等中介体系。

国艺会执行长陈锦诚则在日前表演艺术联盟举办的「国艺会的创新思维」座谈中表示,未来一旦国艺会的资源变得有限,奖励策略上将不再「惠而普」,将以金字塔结构分配补助资源,「假设基层有一百个、第二层十五个、顶端五个」,经费均分三等份分配,而具有国家竞争力、「能站上国际舞台让台湾被看见」的团队,便是位居顶端者。

对艺文工作者来说,上述扶植鼓励办法,未对追求美学、原创却不获市场青睐的创作给予明确的保障,对鼓励多元、原创作品是一大隐忧;而如何避免日后艺术创作者以商业思考引领创作,或是某些团体假艺术之名行获利之实,也都是值得商榷之处。另一方面,「产值化」虽加强投资方与生产者连结,对于国内艺文工作者的薪资、社会福利、保障等等基本权益却只字未提。以文化官员最爱援引的文化大国法国为例,除了政府有效扩大表演艺术市场,「表演艺术工作者薪资给付制度」更确保工作者的稳定成长;反观国内艺文表演工作者(特别是艺术行政、幕后技术人员)的流动率如此之高,怎可能撑起「产业」所需的从业人口?

 

7. 谁才是「始作俑者」?艺术教育与人才培育

无论文化创意是否产业化,生产者/创作人才是个中核心。文化部施政规划报告会上,龙应台表示,「对创意的人口,我们有的思维是,为了要培植创意的人才,而去做所有挹资,而不是倒过来去看说,你这种创意是有产值的,我才愿意投资,因此,在讲产值化之前,我想要先说,对于创意人才的培育我们会有整套的整合办法出来。」

如今整合办法出炉仍需漫长时间,然而,国内早对艺术人才的培育多所讨论。在文化部成立之前,邱坤良、朱宗庆等人都曾为文针对「高等艺术教育机构」是否从教育部改归文化部管辖进行探讨。

然而,即便将艺术大学改隶文化部,让高等教育人才获更集中专业的训练,却仍无法解决中小学直到现今仍未改善的艺术教育问题。师资人才不足、九年一贯教育新制无助降低升学压力等因素,让艺术教育始终未能在中小学真正「泥土化」。而培养艺术专才的艺术才能班,也因缺乏完善、长期、阶段性的计划,耗费不少学习成本。举例来说,舞蹈班的学生因无完整配套的教学规划,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导致每升学到下一阶段,教师都需「从头教起」。

另一方面,政府对已育成人才也缺乏奖励其继续发展、成为专业工作者的办法。例如,许多义务役国家都有艺术家培育方案,若有在国际级竞赛中获得奖项等成就,可免服兵役等,对舞者等有「黄金期」的表演工作者来说,不致造成训练中断,也有助于继续深造。

如何取得教育部密切合作,把艺术实质普及于全国学生,将是文化部在推广艺术教育上的艰巨考验。

 

8. 国家竞争力的筹码:文化部与国际交流

文化部设置「文化交流司」,意在进行全球文化布局,内容涵括「推展影视音及出版产业国际通路」、「建立博物馆跨域连结」、「推展线上多语文台湾文化『工具箱』」、「培训国际文化事务人才」等。

龙应台以「文化工具箱」为例,假设台湾参与国际电影节,可主动提供主办单位一包含策展内容、主题规划、已授权放映影片和邀请影人清单等全面性的工具箱,有助增进国际城市对台湾艺术创作更进一步的认识,也易于开展日后的合作关系。

以「司」层级拟定国际文化交流方向,展现了文化部高度企图。文化不只对内有播育之责,也肩负对外展现国力的重任,这点从国艺会未来计划重点扶植「能站上国际舞台」的金字塔顶端团队,亦可见一斑。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运作上,文化部将以高达百分之五十的经费投入两岸交流,龙应台也抛出「两岸文化前瞻论坛」,期待与北京就文化思维、政策进行讨论与沟通。

在民间交流早已如火如荼进行之际,这样的论坛能否成行、又能否延展出更具体的协商内容,例如,国内表演团队前往中国演出,经常面临演出经纪公司品质参差、缺乏保障等千头万绪的问题,就看文化部的下一步,如何细腻布局、具体实践。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