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佩玉(许斌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文化部登场,我希望…… 十位表演艺术工作者的心声

文化部的眼里要看得见前人、今人和后人

飞人集社剧团艺术总监

石佩玉:可以广建小剧场,为在地表演艺术扎根吗?

最近,剧团主动安排了一趟台湾巡回演出。计划规划了将近一年,行政人员打电话至各地县市中心寻找两百人席次以下的场地。全台湾打一轮,好不容易找到六个。原来,台湾的小型场地居然这么稀少。每一个县市都有一座上千人座位席的文化中心,却没有两百人座位席的小型实验剧场。

听说,大团队到文化中心演出时都可以票房全满,这表示艺文推广的确开始在各地开花结果。但是,这毕竟是外地来的演出,不是在地人的创作,小型展演空间就是用来鼓励在地创作的。试想,如果当地艺术家或深具潜力的创作者希望作品发表,谁有办法可以随便花大钱上大舞台?他要如何「练习」更完整表达在地文化?于是只好远赴他乡如台北或美国或欧洲,于是文化出走。

文化来自在地生活提炼,表演艺术则是文化的结晶,而小型演出空间更是孕育在地创作的摇篮,只可惜现况是,被官员以「观众人数太少效益太低」而一笔删除,甚至让民间苦撑的小型空间自生自灭。

文化部,有可能从中央角度于各地兴建空间,深度培养文化,做「在地表演艺术扎根」的动作吗?

 

剧场工作者、花莲冉而山剧场核心团员

吴思锋:地方不只需要文化预算

地方不只需要文化预算,如果预算不能透过有效、透明的机制,找到适当的人、适当的活动模式让它发挥作用,文化环境的孕育仍然遥遥无期。例如我所居住的花莲,地方政府依然以兴盖硬体为主要的方向,却忘了软体才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

过去以来,文化局虽然利用既有馆舍,协助地方团体举办展演,却忽略行政、策展、创作等面向的人才培育举措,乃至进行各种交流,以及补助、行政制度未加完善,使用者付费的习惯亦未于地方被推广,只是将每年展演次数的增加便宜行事地与文化环境的累进划上等号,凡此种种皆对艺文团体在地发展形成不够友善的环境,反而导致本来就极度缺乏艺术行政人员、制作机制的地方艺文团体处处掣肘。

经费并不能够疗愈这些积习已久的病症,「如何有效运用预算」、「建立透明的补助及评鉴机制」是中央必须辅导、扶植地方建置之必要,而非分配预算后便撒手不管。随著文化部预算较之文建会时期的增加(暂且撇去组织改造的内部因素),地方拿出「穷县」、「资源均衡」、「三等国民」等话语扩大竞争资本,强化中央政府亏欠情结的频率铁定愈发高张。文化部作为中央部会,能否在这样的舆论中维持适当的节奏,陪伴地方孕育成熟的文化环境,将是无可回避的试炼。

 

聚光工作坊负责人、技术总监、国家技术发展协会常务理事

李俊余:请尊重并重视剧场幕后工作人员 

我希望文化部成立之后,在大型活动的资金能够清楚画分、简单、透明化,事前公开于网路,包含经费状况、如何提拨,甚至主动告知可补助的项目。政策上,如「提升全民的艺术水平」、「活著就是文化」都过于广泛,我期待文化部能有更详尽的政策拟定。

处于弱势的剧场幕后工作人员,首先必须团结,并相互鼓励。幕后技术工作大多由freelancer组成,生活品质不稳定,权益也无法受到保护,进而产生流动率高与剥削等问题,我期待政府能与民间组织,如台湾技术剧场协会(TATT)一同辅助工会的成立与运作。并协助进行基本劳工调查,建立认证制度,以适当发开市场与人才安置。此外,我也希望有专门为表演艺术界举办的大型奖项,尤其针对剧场设计和幕后技术选拔优秀者,有鼓励便有进步的动力。

面对文化场馆的建设,以台北为例,我认为盖愈多愈好!幕后工作人员便不须因应演出的性质而临时、通宵搭台。定目剧也应以台湾本土文化的戏剧舞蹈为主。并且,更需有管理单位将服务观众置于一切之上,目前政府将此委外给民间单位承包,我希望不要因产值无法增加而逐年削减预算,这对委外单位与观众都是一种损失。

最后,我最想要强调的就是:请尊重并重视剧场幕后工作人员。很多进入到剧场工作的年轻人和我一样,喜欢这份工作本身并没有错,过去或许不被理解,但我希望付出能有相同收获,不只要有合理的价钱,也希望拥有同样的价值。(整理  施彦如)

 

资深剧场行政

李慧娜:文化部的眼里要看得见前人、今人和后人

我希望,文化部真的就是文化部,不是「文化经纪公司」、不是「文化活动中心」、不是「文化创意产业公司」、不是「文化买办」、不是「文化建筑公司」、不是「文化金主」……喔不,或许「文化金主」是个不错的想法;那,我希望,文化部能做个有观点、有远见、有方法、有胆识、有行动力的「金主」。我希望文化部眼中的「文化」不只是产业,更不只是商业,不要只把产能和产值的数据作为价值评断的唯一指标,我希望文化部的眼里要有「人」,要看得见前人、今人和后人。最后,在庞大国家机器的各部会当中,我希望「文化部」心中要有自信,要大声说话。

 

【文化部Log】站长

周力德:对文化部,平常心看待就好

我希望表演艺术界对文化部不要有太高的期待,以免有太大的失落。龙应台在二○○八年初发表过一文〈台湾未来,一块三毛?〉她摊开二○○八年中央政府总预算,发现如果总预算是一百块,文化只占了一块三毛。她说:「在二○○八年,我们交给政府的每一百块钱里面有廿块是拿去买武器、扩军备的,只有不到十二块用来发展经济,十一块半放在教育,五块多钱发展科学,一块三毛钱分给文化发展。真的,就是一块三。」

四年后,当年的旁观者进入体制成了当局者,但我摊开二○一二年中央政府总预算,发现她的文章可改写如下:「在二○一二年,我们交给政府的每一百块钱里面有十六块是拿去买武器、扩军备的,十四块用来发展经济,十二块多放在教育,五块多发展科学,一块五毛钱分给文化发展。真的,就是一块五。」四年来,国防可以减少四块,经济可以增加两块,但文化只能从一块三到一块五,多两毛而已;「文化立国」喊得震天价响,但政府面对文化、思考文化、挹注文化,并无结构性的改变。

在结构依旧、思维不变的大环境里,未来的表演艺术界不会因为文化部而带来太多正面效益,当然,也不会有太多负面冲击,因此对文化部,平常心看待就好。献给燃烧热情任劳任怨的表演艺术工作者一句话:欢喜做,甘愿受。

 

艺术行政

平:艺术教育,要放眼未来也要回顾过去

由于常需要去欧洲参加艺术节,我发现欧洲教育单位每年都有预算来支持学生看表演艺术节目。学校会安排观赏节目的类型与数量,即使学生是被规定前来欣赏,但他也会根据每次观赏后的经验,认识自己的喜好,渐渐培养艺术欣赏的习惯。在美术馆等视觉艺术的机关,同样也是有各种年龄层的学生参与。观众的年龄层总是非常广的。

这样的艺术教育从何而来?我认为成人的年龄层相当重要,当大人有此概念后,能影响下一代。国外剧场设有推广部门,专门进行「继续教育」的工作,有计划地长期培养观众。国内目前两厅院有类似的活动,如在暑期举办青少年营队,演出前的节目导聆,艺术宅急配,给与专业人士也有「大师工作坊」等等。其他剧院针对亲子或儿童观众,也有延伸活动。文建会一直将「增加艺文欣赏人口」为目标,教育部也有艺术教育网,如果各部分资源能更有效地整合,让艺术学习在萌芽后继续落实于欣赏活动中,才有扎实的影响。而执行这些艺术学习活动的经验,非常需要有记录和研究,认识不同年龄层的各种的学习模式,以利推广活动经验的累积。

持续学习对于专业人士的「充电」也很重要。各类专案除了事前研究,文化部在专案过后也要积极整理综合性的讨论。每个单位透过经验分享,从中认识到其他的经验,也可以看到其他的可能性。资源或平台都有了,能够如何有效运用,扩展学习的全面化,将眼光放远「未来」的培养,与回顾「过去」历史的经验,才是对于艺术教育推广的全面建立。(采访 邹欣宁  整理 施彦如)

 

十方乐集艺术总监

徐伯年:希望以尊重的态度和良好的政策辅助艺术创作者

面对文化部成立的讯息,我们一方面有所期待,但更多的是担忧无法发挥理想的作用。事实上,当前的政策考量常跟选票相关,在总统四年任期中,可能任命三至五个文建会主委,每个主委又希望在他们的任期内,做到老板和选民都可以看到的政绩。在这样的条件下,所有能做的就只有急功近利的事物。而讽刺的是,文化的累积却是无法立竿见影的,倘若维持一样的价值观与思维,那么升格与否便没有太大的差异了。

作为一个主管文化艺术事务的主要部门,必当明白艺术工作者有各种不同的属性。以十方乐集的经营为例,乐团的取向是严肃音乐,作纯艺术的创作、研发与演出。虽是非常冷僻的小众文化,却是精致艺术的开展。纵使走在金字塔尖端,但作为先锋者,它扮演的是「种树予后人乘凉」的角色。然而近年「文化创意产业」的推行,选择性地强调某个文化产品往规格化、工业化、商业化的发展。如此一来,普罗大众的共鸣愈大,团队便愈一窝蜂往底层修正,于是市场导向的创作产生排挤,导致精致艺术便在这效应中被牺牲殆尽,这不该是文化决策人所乐见的结果!

经费的短缺使得一线的表演者过著游牧般没有保障的生活,无奈他们却是在台湾最具有创造力和能量的一群。但是文化部成立后显然要照顾的范围更广阔,日后将有更充裕的经费?或者反而被稀释掉?都是未知的问题。不过在这之前,这个机构的心态上必须调整,不能认为自己具有资源分配者的崇高地位、掌有权力,而迫使艺术工作者为政治、为市场服务。期待未来的文化部能够以尊重的态度和良好的政策辅助艺术创作者,让团队能自由无虞地拓展最大的想像。(整理  李秋玫)

 

戏剧工作者

傅裕惠:请补助支持创作者,而非支持经营模式!

多年参与补助单位(特别是公部门)的送案、评审和评鉴的作业流程,总会磨平我有限的精力和想像,我个人最感挫折和忧心的便是这类补助制度,间接都在鼓励少数一、两种剧团经营和制作模式;例如,商业化。有时候我会担心,这不过是一群少数人玩的一种游戏,市场没有扩展、行销不够多元、跨业经营不够大胆,制作人没有远见和视野!虽然我无意全盘否认这种评鉴标准的客观性,只是,还有没有别的管道?能包容别种创意生成的可能性?或者,有没有足够的规划,能让不同的审查眼光相互检验和对照呢?

美国旧金山湾区一位剧场导演和剧团经营咨商蕾贝卡.诺维(Rebecca Novick),以她多年投入创团经营和观摩生态的经验,针对美国近廿来的补助环境,在美国艺文补助联盟(GIA)去年春的期刊报导中指出,有愈来愈多的年轻艺术家在经济不景气的压力下,另觅「出路」。其中几项建议跟台湾小剧场目前的发展特色相当类似,例如美国纽约的ERS(Elevator Repair Serice)便是以机动聘雇专职人才的模式,持续经营;也有一个例子值得台湾效法、且我个人相当跃跃欲试的方式,就是美国13p剧团。这个剧团是由十三位剧作家组成,特色是轮流由编剧自己担任艺术总监,执行自己作品的制作,全团十三人共同投资参与,看起来很像另类「标会」;最有趣的是,这个团声称在完成十三出制作之后,就会毫不留恋地自行解散。

公部门文化单位对于艺文生态的责任,在于开发和保护;唯有创造各类创作模式的生存空间,台湾艺文创作才有多元的可能性。公部门不应将补助责任转嫁给生态环境中的评审与学者——毕竟,台湾戏剧圈甚至艺文圈子相当窄小,彼此之间存在著相当微妙的影响和互动。此外,也应避免以各种评鉴数字来论断创作者该不该受到补助,而是该开辟补助管道、发表空间和创作场域,让民间的奖项、竞赛和市场(或观众),来淘汰和筛选艺术创作者,或说,来留住属于特定族群的艺术家。眼见愈来愈多补助和策展单位,都在玩同样的经营游戏,消耗著几乎同样一批的创作者,搞得他们没有时间喘息,大家究竟是在补助创作者?还是在补助某种经营模式呢?

 

注:GIA Reader, Vol 22, No 1(Spring 2011)

 

无独有偶工作室剧团行政经理

曾丽真:盼整合各种地方剧场推广计划

文建会近年来投入经费于剧场推广计划,包括媒合团队驻馆、活化县市文化中心剧场营运等,然而却没有统一的管理政策,有时甚至相互抵触。例如,无独有偶为文建会扶植团队之一,依规定每年要自办数场售票公演,不过当我们到地方文化中心演出时,却遇到文化中心正在举办免费活动(活化县市文化中心剧场营运),即使我们的演出再精采,也无法吸引观众付费进场观赏。因此,我认为剧场活化计划可与扶植团队高品质的演出结合,提早安排时程,更能将各项计划整合,免于让各团队单打独斗。

二○○九年文建会开始执行媒合团队驻馆的计划,补助团队仓储、行政,也释放在地闲置场馆供团队利用。无独有偶连续三年申请此计划,至花莲推广偶戏、展演及教学,民众反应热烈。第二年,我们试图找文建会管辖的花莲酒厂合作,却因场馆委外经营制度,一年一签,因此管理者不愿提早安排场地的使用。今年决定找花莲文化局合作,却找不到合作窗口,驻馆计划只能夭折。

还有,各地场馆管理人员素质及设备维护情形落差颇大,有些管理人剧场专业素养不足,场馆设备平时欠缺维修。我认为,派专业的人进驻场馆是必要的;文化部成立后,希望能安排这些剧场管理及技术人员定期参加专业训练课程,才能和表演团队沟通。

另外,我建议未来举办表演艺术活动时,要限制招标厂商的背景,以专业剧场者优先,避免商业利益扼杀艺术价值。并且期望文化部能整合辖下的各个推广计划,养成观众进入专业剧场的付费习惯,保障专业的演出团队。(采访 邹欣宁 整理 柯乔龄)

 

资深舞台管理者

杨淑雯:培养剧场管理与技术人才迫在眉梢!

未来几年台湾从头到尾陆续会有十个场地会落成,设备一个比一个先进,甚至先进到将会造成国内表演艺术舞台设计及技术的大转型。但是一直没有听到政府对未来的剧院管理人员有怎样的准备动作。殊不知盖硬体固然不容易,但营运管理的软实力,才是让整个剧院散发光芒的原因所在。

在四月廿日的《文汇报》有篇关于西九文化区将临,香港政府对艺术行政人员的培养计划(注1);三月十六日大陆的《光明报》也有篇管理人才短缺的报导(注2),提到未来几年大陆将有十家左右大剧院建成并交付使用,剧院管理人才相对短缺,因此国家大剧院将设立高级剧院管理人才培训奖学金计划,预计五年内培养三至四百位剧院管理人才。

对应于香港、大陆对管理未来新剧院群的准备,台湾做了什么?在文化部成立之际,我深深期许:

1. 重新思考剧场管理人员之聘用方式与位阶:在目前「文化中心」体制之下,受限与科、处级别的人员人数限制,剧院的管理人员数目明显不足。除了人数不足之外,现下的聘用管道:年约聘、招标企业营运、基金会管理等,不是招收不到对的人,就是对的人无法生根。

2. 薪资架构要调整,除了学历之外,期许专业聘用资格能纳入给俸考量。

3. 现行及未来高级及中级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对一般公务人员要给予剧场专业知识,对剧场人要授与体系运作管理概念及做法。

4. 简化采购程序及公文流程:技术剧场有其专业安全考量,因此高低价差不应该是最主要决定思考。最底价得标者,往往提高了剧院安全的危险性。

剧场是个非常复杂综合性的机构,除了一般事务性部门,场地维护机电部门、还有需要特别专业的舞台、灯光、音响技术人员,更不用说他们常要面对的非常特殊的艺术创作者。文化艺术管理及技术管理人才是比剧场硬体设施更需要重视的,他们才能真正地让死的建筑活了过来,并且发挥功能,让观众得到艺术文化的养分。这样的人才的培育养成计划迫在眉梢!!

 

注:

1.《文汇报》报导全文详见:paper.wenweipo.com/2012/04/20/OT1204200001.htm#mood

2.《光明报》报导全文详见:news.xinmin.cn/rollnews/2012/03/16/14053506.html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