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C艺评奖」的活动网页。(香港艺术发展局 提供)
香港

艺发局主办「艺评奖」 奖金丰富嘉许优秀艺评

香港艺术发展局为了推动艺评发展,除了于去年推出「艺评启导计划」外,今年则推出「ADC艺评奖」,期望借此发掘新一代的艺评人,而令人眼睛一亮的是金奖得主将获奖金港币五万元,远远高于一般艺评稿酬。

香港艺术发展局为了推动艺评发展,除了于去年推出「艺评启导计划」外,今年则推出「ADC艺评奖」,期望借此发掘新一代的艺评人,而令人眼睛一亮的是金奖得主将获奖金港币五万元,远远高于一般艺评稿酬。

香港表演艺术活动繁多愈演愈烈,但评论的发展却似乎远追不上。由艺术发展局资助的评论刊物《文化现场》于去年停办后,英文文化评论杂志《瞄》亦不再出版纸面刊物,转战网上媒体看来是生存的另一出路,但对应的阅读环境却已然不同,其渗透性和持续性尚有待发展。

至于《信报》文化版在去年开始定期刊出长篇艺评,并邀约重量级作者如邓树荣、卢伟力、邓小宇、杨春江等参与,这本令业界有所期待,虽然未能成为艺评新秀的发表场域,但也可见高素质艺评的持续刊出,的确对表演艺术文化的健全发展有著关键作用。然而以报刊毕竟以营运为前提,广告和艺评之间的平衡实在难以拿捏,艺评生存空间的挑战成了「永恒」的文化课题。

艺评启导计划  分三项推动艺评发展

艺发局在二○一一年初推出「艺评启导计划」邀请书,分别就「导赏及培训活动」、「网上发表平台」及「优秀艺评文章奖励计划」邀约合适的团体承办,三个项目资助额上限约港币六十万。项目之间的有机连系本来是艺评发展长远策略的呈现,即使资助期限离「长远」是颇有距离,但也不失为一个开端。

最后,项目落在三个不同团体手上:「夸啦啦艺术集汇」和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策划「艺术评论证书」课程、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筹办「艺PO」网上发表计划(www.iatc.com.hk/criticspo/)、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则主办「影评有度征文比赛」。资助政策要以「公平」为前提无可厚非,但组织之间各有行事时间表和推广策略,自然也让合作关系未必能顺利产生,项目之间的有机性未能尽然彰显在所难免,而所谓计划的「持续性」就更难以发展。

艺评奖金丰厚  气势先声夺人

既然「持续性」是艺评发展的关键,艺发局对此是否又另有看法?今年该局没有推出第二阶段的「艺评启导计划」邀请书,却迎来了「ADC艺评奖」(www.criticsprize.hk/)。网页说明这是艺发局「首个以奖励和嘉许优秀的艺评人,促进香港艺评水平的提升和发展而设的奖项,期望借此发掘新一代的艺评人……」,而最引来艺评界讨论和令一众艺文作者跃跃欲试参与的,是丰富的「艺评奖」奖金。

金奖得主将获奖金港币五万元,以参赛文章须为中文,而字数不可超过三千五百字来说,金奖文章每字价值接近十五元,比一般获刊登的艺评文章每字约零点八至一元——以有资助的「艺PO」为例——来说,是香港鲜见对艺评的「重视」(艺评组主席林沛理语),即使同由艺发局每年主办的「艺术发展奖」,当中也只有「新秀奖」得主可获奖金两万元;受资助的「影评有度征文比赛」,首奖亦不过六千元。

因此消息一出,已引发甚多声音,暂且不论这奖是否真如林沛理所言,能「肯定有助发掘香港的艺评写作人才与提升艺评写作的水平」,但必有先声夺人之势。然而这未知能否每年举办的奖项,是否和艺评的现实生态接轨,参与者是否有志艺评或只是因奖金吸引,都引伸更多有关艺评持续发展的思考。声势以外,这奖能否真正面对艺评范式转移所面对的挑战,仍是一道未解问题。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