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演艺术是诉诸为特定时空之现场性的感官体验,在宣传期进行前导体验活动便是各团队时常运用的方式,透过讲座、示范演出、开放排练、见面签名会等,与可能的观众面对面交流,虽然行销成本增加,但重点仍与观众「关系的经营」,让活动作为彼此认识的介面。人,到底还是得一个一个把感情博出来。
这年头剧场节目类型多元、产量甚多近乎爆炸(尤其在台北),各家剧团最苦恼莫过如何宣传推票。既然表演艺术的特性终究诉诸为特定时空之现场性的感官体验,在宣传期进行前导体验活动便成为众家招亲的方式。近年表演团队使用的方法不脱几种:讲座、示范演出、开放排练、见面签名会等。对大部分团队而言,因此花费的时间、人力与金钱成本相对增加,甚至无法等比估算效益,但比起在网路上寄发电子报或经营Facebook,能够实际与(可能的)观众面对面交流对话,感觉还是踏实得多。
说/跳给可能的观众听
相较于攻进企业行号办讲座,走进校园课堂的门槛较低。通过大学通识中心、艺文中心、艺文相关科系或单一课程教师的协助,中小型团队通常能顺利接触大学生族群,互动效果比在书店或咖啡店普遍较好。譬如,示范演出对骉舞剧场艺术总监陈武康来说,是最直白有力的宣传方式,「舞蹈很难用说的,不如直接跳给你看」,很多时候作品概念与想法,只消身体直接诠释,便让在座者一目了然。近距离身体能量能即场触动、交换的温度,亦多过宣传影像或文宣品所表意的。「舞蹈在观演关系上的本质是很欲望的」,身体自己是最好的广告与扬声器。
创作者跑校园也是动见体剧团的家常便饭,制作经理张乃惠分析,平均每档制作从校园推广回收的订单几乎占总票房一半以上。面对这样的「成效」,虽有助掌握宣传行销过程之于特定族群的语言设定,一方面也透露出中小型剧团「多数是大学生观众」的族群限制与困境。以台南人剧团长期举办宣传讲座的经验为例,艺术总监吕柏伸对其推票效用存疑,「事实上,一个人很难因为听了讲座就来买票,比例极微」,更何况学生会流动离开校园,每一次面对的都还是新面孔。直到现在因应大型制作下预算买通路广告,经常都令人有「有去无回」的焦虑。其重点仍在与观众「关系的经营」,及让活动作为彼此认识的介面。人,到底还是得一个一个把感情博出来。
目击排练场效益可期
那么「观众,你们到底是谁」,剧团开放排练场,让感兴趣的人自己走进来,是否就能更直接对话,甚至进一步「交往」?经常受邀出席开放排练的部落客吉米布兰卡,喜爱也肯定参与排练场的观看经验与效果,以观众的立场,更好奇半成品状态或创作生产过程。虽无从得知看完排练所写的推荐文实际对售票的帮助程度,但至少自己乐在其中。但从爱看戏的观众变成剧团的「朋友」,尺度如何拿捏却也是种问题。相对关系不若以往单纯,有了人情压力,却也是长期参与看排活动衍生的困扰。团队与观众的人际关系,自也是一门艺术。观众成为团队长期赞助者的案例亦多在有,只是更仰赖的乃是「缘分」这种事情。
多数团队或许都同意,除了「粉丝」这个选项外,「口耳相传」确实是在问卷中比例最高的「吸引你前来观赏演出的原因」。换个角度看,表演艺术的「体验(/互动)行销」或许真正「奏效」的时机,是发生在剧场内,看表演的当下。两难的是,前戏做多不一定好,赌注又不能全压在亮底牌那一刻。故,经验模式无法复制,亦几乎不存在成功法则可SOP。那么艺术行政工作者,或可暂且抛开工具书,关于观众,每一次都是新的练习。
Case Study:台湾国际艺术节《台北爸爸纽约妈妈》
虽起用明星演员,但人力飞行剧团制作人张宝慧在行销自家作品时,相信的乃是作品论。以《台北爸爸纽约妈妈》制作意图为例,仍须扣住作品「如何与观者生命连结与对话」为核心进行企宣发想,因此带著原著作校园演讲时,除了说故事与读剧表演外,更多关注的焦点乃是受众当下生命处境的互动。通常集体演讲后,剧团人员会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或在作品议题上对话。甚至因此成了脸书好友,自己也变成一个像辅导老师的角色。当然讲者如何掌握现场气氛,如何针对特定场合与族群设计不同的演说脚本是不可或缺的技术环节,但真正与人交往为心态前提(取代「要他买票」)更为关键。
对张宝慧来说,明星的粉丝追的是人不是戏,到底不会留下来成为自己的观众,除非作品真正触动到他们。由此主张延伸,宣传期无论是讲座或见面签名会等每一次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场合,甚至到开演那一刻,观众穿越前台走进剧场的过程,观察他们的心情状态乃至穿著风格,及前台人员如何建构舒服的对话环境等,都是做功课的机会。无论大小型制作或行销策略,重要的是手工感与人情味。(林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