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看起来老掉牙,却也是大哉问。由皇家歌剧院与《每日电讯报》合办的公共论坛,针对此议题邀来导演、作曲家、作家与舞者等发言,同时透过网路转播让网友参与发言。从对「菁英」的定义,到如何让这些艺术更亲民,参与者各抒己见,颇为热闹!
「歌剧和芭蕾算是菁英吗?」(Are opera and ballet elitist?)这既是个大哉问,也是个老问题。皇家歌剧院与《每日电讯报》The Telegraph合办公共论坛,以圆桌会议的方式,邀请艺术家和观众一起来抒发己见。由《每日电讯报》艺术主编克普顿(Sarah Crompton)主持,来宾包括导演米契(Katie Mitchell)、作曲家特纳吉(Mark-Anthony Turnage)、作家瑟米琪(Dreda Say Mitchell)和皇家芭蕾的演出首席艾维斯(Gary Avis),开放一百五十名观众入场自由提问,同时安排网路转播,让网友也可以利用推特,即时回应。
老掉牙的讨论也有新意
在论坛开始前,记者到皇家歌剧院所在的科芬园随机访问路人、店员、小贩,受访者给予许多不同的答案,如「不,芭蕾并不专属于菁英。现在的观众很多元,并非每个人都打扮得像参加晚宴。」或「我认为只有上流阶级家庭,才会享受芭蕾与歌剧。」还有受访者表示根本没这回事,流行音乐演唱会的票价比这个贵多了。有网友质疑,这个命题本身就很有问题,「菁英」一词指的是艺术形式本身?还是参与的听众?抑或是歌剧伶人及芭蕾舞者?每个表演者都是经过严格训练才能站在台上,为观众带来世界级的表演,称呼优秀的演出者为「菁英」,并不为过;更何况,「菁英」就错了吗?
这论辩或许看来老掉牙而不值一哂;但英国政府艺术补助连年删减,各团体经营不易,先前英格兰国家剧院又传出有财务状况,或许正是重新审视这个问题的好时机。论坛中,除了圆桌成员就其接触歌剧、芭蕾的经验各抒己见,也邀请皇家芭蕾的驻团艺术家史嘉勒(Liam Scarlett)与两位舞者现场排练新作品《糖果屋》,短短约两分钟长度的表演,重复排练四五次来修改动作,让观众看到芭蕾作品慢慢琢磨的过程。随后,成军三年的皇家歌剧院青年歌剧团(Youth Opera Company),也由指挥带领,在现场排练歌剧段落。约廿来位九至十二岁的团员,在引导下作肢体训练并演唱,举手投足间非常享受,技巧也不含糊。
除了大量投入资源在教育推广计划,英国的几家歌剧院的门票定价策略,已经刻意提供低价票给民众,例如皇家歌剧院有四成的票券在四十英镑以下(约台币一千八百元),比足球赛或流行音乐演唱会的门票还便宜,却没人说足球「菁英」。除了票价之外,还有什么原因,让歌剧给人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呢?
如何让歌剧与芭蕾更亲民?
论坛中,观众和成员也企图对这问题提供答案:歌剧所使用的语言、唱法,让人觉得难以亲近,相对而言,倒是芭蕾比较容易欣赏;歌剧院本身富丽堂皇,使人仰之弥高,却不想也不敢踏进去。对经营者而言,这同时也再度提示:在题材和形式上的创新,也是吸引新观众的方法。除了歌剧院本身提供的教育推广活动,让学童和家庭能到厅内一窥究竟之外,更重要的是将相关的艺术欣赏活动带入学校既有的课程,培养学童的兴趣,即便未来他们不见得会成为艺术家,也能喜爱歌剧或芭蕾。
论坛结束时,网路上的讨论才正热烈。与会成员突发奇想,建议下回主办单位别光只是找人问问题,最好能够一并赠送票券,让受访者有「观赏前」和「观赏后」的心得对照,会更有趣。好主意,何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