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靴子的猫》中,猫骗巨人变成狮子的场面虽然简单却很刺激。(照片提供 New Victory剧场)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纽约:舞台奇幻动人 岂在科技高低、预算大小?

勒帕吉为大都会歌剧院制作的《莱茵黄金》及Gotham Chamber Opera在New Victory儿童剧场演出的《穿靴子的猫》,以不同的手法及天差地远的预算,巧妙展现了剧场化现实为想像的魔力。前者创造了大都会史上最大的布景“The Machine”,歌手还要吊钢丝唱歌,演得战战兢兢;后者则是以傀儡上阵,操偶者与歌者同台,却依然展现奇幻魅力。

勒帕吉为大都会歌剧院制作的《莱茵黄金》及Gotham Chamber Opera在New Victory儿童剧场演出的《穿靴子的猫》,以不同的手法及天差地远的预算,巧妙展现了剧场化现实为想像的魔力。前者创造了大都会史上最大的布景“The Machine”,歌手还要吊钢丝唱歌,演得战战兢兢;后者则是以傀儡上阵,操偶者与歌者同台,却依然展现奇幻魅力。

如何制造舞台幻觉,让观众可以身在剧场,心游天外,是剧场创作者的一大挑战。当然不见得所有作品都要把观众带到一个平常不可能到的地方,有些表演,需要的反而是距离感与客观性。但如果作品的内容就充满幻想性,那偷天换日、移花接木的手法自然是作品成功的一大关键。

纽约舞台最近就有两个演出,以不同的手法及天差地远的预算,巧妙展现了剧场化现实为想像的魔力:勒帕吉(Robert Lepage)为大都会歌剧院制作的《莱茵黄金》及Gotham Chamber Opera在New Victory儿童剧场演出的《穿靴子的猫》Puss in Boots

“The Machine”打造《指环》奇观布景

大都会歌剧院的新《尼贝龙指环》是纽约表演艺术本季盛事,《莱茵黄金》是九月季度开锣演出,两年内《女武神》、《齐格飞》和《诸神黄昏》接续上场。勒帕吉的《指环》是高科技,舞台投影可随歌手声音现场与电脑感应而变化,这个技术两年前还先在《浮士德的天谴》里试用。

勒帕吉和布景设计Carl Fillion给四部曲设计了一个单一的布景,廿四根长铝板由一根中轴串起来,靠舞台两侧翼两座廿六英呎高的塔架著。廿四根铝板并排起来有近六十英呎,可以盖满舞台,还可以在舞台间移动做不同形状位置的变化。竖起来变成一大块投影板,当Wotan和Loge进入地底时,整块板平著吊起来,铝板随中轴参差起伏就成楼梯,引入底下的Nibelheim国。

这个变化运用最成功的地方,是《黄金》的开头与结尾。当布幕在降E大调的合弦中升起时,铝板慢慢翻上竖起,莱因河女儿吊了钢丝悬在投影成深蓝色的铝板前,投影的气泡随著歌声缓缓上升,真仿佛身在河底。

结尾时雷雨一过,七彩的光在钢板上闪烁,愈闪愈密愈闪愈艳,突然间中央几片铝板打开,吊了钢丝的替身缓缓跨过彩虹桥走入Valhalla。

这个大都会史上最大的布景,甚至有个名字,叫作“The Machine”,为了支撑四十五吨重的“The Machine”,必须在舞台下加装三根钢梁。如此大手笔,所费自然不赀。这个《指环》的预算,流传的数字从一千六百万到四千万都有,即使以大都会来说,也算昂贵。

然而此制作的致命伤似乎也在此,勒帕吉可能太过著迷于高科技和“The Machine”可以表现的效果,钢丝、替身满场飞,真正的歌手反而对“The Machine”有点畏手畏脚,仿佛就怕踏错一步会触动什么机关造成不可挽救的错误,因此戏剧冲突所在的贪痴爱怨等角色人性反倒不能尽显。

《靴猫》傀儡上阵更添想像空间

相比之下,小成本低科技的《靴猫》,剧场感就更为整合流畅。

《靴猫》是廿世纪初西班牙作曲家Xavier Montsalvatge的歌剧,故事取自格林童话,聪明的猫扮成剑客,用巧计让国王以为自己裁缝匠的主人是个王子,招为驸马爷。

《靴猫》是出儿童歌剧,只有七十分钟,制作也顺应儿童的喜好,很有卡通性,非人的角色都以傀儡担任,手法借用自日本的木偶剧「文乐」(Bunraku),一身黑的操纵者一起上台,饰唱猫的歌手也跟在猫傀儡旁。虽然所有「机关」都在观众眼前清楚呈现,却让人看得投入,导演Moisés Kaufman与傀儡导演Mark Down利用这层疏离感,激发观众的想像,与演出者一起来营造童话的世界。

两出戏里都有「变形」场面,但效果全不一样。当《指环》里Logo骗Alberich变成一条龙时,只见Alberich滑进舞台侧翼,一股乾冰后,舞台两侧窜出龙头和龙尾,所有的高科技、灯光、投影都没派上用场,而且龙的样子简直就是店里卖的3D拼图的放大,全无奇幻效果。但在《靴猫》里,被激的坏巨人变成狮子时,观众活生生看到分开操纵的四肢身体和头,如何一个个换上换下拼出一头猛狮,似乎没有什么神秘性,但刺激和兴奋感一点不减。

当然,《莱茵黄金》只是《指环》第一且最短的一部,在熟悉了“The Machine”的可能和限制后,制作团队还有机会更加细致刻划人物性格和互动。正所谓人要用科技,而不能受限于科技,就好像勒帕吉才在台湾演出过的《众声喧哗》里,也有一个可以改变形状功能的布景,但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反倒是小男孩Jeremy在摇动的车厢里一边玩追迷藏一边长大的零科技场景。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纪念大师-张岫云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